中医的“疰夏”如何防治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09-03-31

问:每到夏季,我就会出现饮食减少、全身疲倦、四肢发软、时发低热等症状,夏天过去后才会慢慢恢复。中医说这是“疰夏”。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应该如何防治? 邵阳市 董志锷

答:“疰夏”并非指某个单一的疾病,而是指夏三月中,经体质和传媒的相互影响,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病象、病体不尽相同的若干病状。造成这些症状的病因尚不清楚,应该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气温、湿度等因素)不相适应的结果。“疰夏”最常见的表现类型有风热、暑湿两种:

1.风热型。病人身热较重,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口渴欲饮,咽喉干痛,头痛咳嗽,痰黏而黄,鼻塞或流黄浊涕,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濡数。可选用以下方法调治养护。

(a)薄荷粥。鲜薄荷30克(或干品10克),洗净加清水煮5分钟,去渣取汁。继取粳米60克熬成粥,加入薄荷汁后再稍煮,再加冰糖调化。早晚分食。能疏风解表,清利头目。

(b)银花饮。取银花30克、IU楂 10克,人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3分钟后取药汁,添水适量再烧沸3分钟后取汁。将两次所取药汁合并,加人蜂蜜250克,充分搅拌均匀。随量饮用。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2.暑湿型。病人身热,微恶风寒,汗少,肢体酸重疼痛,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恶心,小便短黄,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可选用以下方法调治养护。

(a)香薷饮。取香薷10克、厚朴5克,均剪碎。取白扁豆8克,炒黄后捣碎。三味共人保温杯中,人沸水,盖严保温冲泡一小时,然后代茶频饮。能解表清暑,健脾利湿。

(b)藿佩饮。取扁豆花、藿香、佩兰、银花各9克,共人砂锅,加水适量,水沸后再煎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适量调化。每日一剂,分3次饮服,连服5日。可清暑化湿解表。

(c)香薷扁豆汤。取香薷10克、白扁豆12克(炒黄捣碎)、陈皮6克、荷叶8克,共煎煮沸10分钟后过滤,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不拘时频饮,连用5日。能清暑祛湿解表。

炎夏养生的主导思想是长身体、长气力、长精神,与此相应,则须注意防止过量消耗体力。要做到不贪凉,不贪食,不贪睡。檐下、过道、穿隙等处,不可纳凉,以防“贼风中人”。不要用冷水浇头以凉。头部是诸阳总汇之处,最忌冷凉刺激。田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王明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