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邪气耗伤肝血肾精 二甲复脉汤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7-24
【 亡阴脱液 】
 
临床表现 形体消瘦,皮肤干皱,唇焦,舌痿,目陷睛迷,齿燥色如枯骨,齿上积垢,或呃逆声微,两颧红赤,手足蠕动,甚或瘈疭,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神昏嗜睡,四肢厥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甚或点滴不出,舌质绛无苔,脉细促或微细欲绝。
 
病机分析 本证是温热邪气耗伤肝血肾精,导致真阴大亏,周身津枯液涸,而成亡阴脱液之危重证候。津枯液涸,肌肤失于濡养,故形体消瘦,皮肤干皱,唇焦。肝开窍于目,肾精上注瞳仁,肝血肾精大亏,目失滋荣,故目眶塌陷,目睛迷离,甚则瞳孔散大。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能滋养于齿,故齿燥而色如枯骨。津液枯竭,胃气败绝而失其降浊之功,浊气上熏,则齿垢积聚。胃气败绝,虚气上逆,则呃逆声微。齿枯积垢与呃逆声微,是先后天俱已败绝之象,临床不可等闲视之。真阴大亏,孤阳无制而上浮,则两颧红赤。肝阴亏则筋失濡养而拘急,遂呈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象,轻则手足蠕动,甚则瘈疭。因其为虚证,抽搐徐缓而无力,与热极生风之实证抽搐频繁有力者表现不同,临床应注意鉴别。津枯液涸,阴血亏损,心阴与心气俱虚,心失所养而拘急挛缩,故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神失所养,则神昏嗜睡。亡阴脱液,经脉枯涸,血涩气滞,脉气不畅,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达于四末,故四肢厥逆。津枯液涸,大肠干燥,则大便秘结;小便乏源,故短赤甚或点滴不出。舌质绛无苔,乃津枯而血稠之兆。脉细促,即细数而结代。细主阴亏,数主内热,结代则为亡阴脱液,津枯血稠,血行艰涩,时行时止之征。脉微细欲绝,则是血液枯竭,脉中空虚之象。因本证乃津枯液涸,周身阴液尽失之危候,故名“亡阴脱液”。
 
治法 滋阴养血,潜阳息风。
 
方药 《温病条辨》二甲复脉汤: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15克,生鳖甲24克。
 
三甲复脉汤:于二甲复脉汤内加生龟板30克。
 
大定风珠: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板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连心)18克,炙甘草12克,鸡子黄(生)2枚,鳖甲(生)12克。
 
喘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心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方解 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三方,均以加减复脉汤为祖方(基本方)加味组成,故《温病条辨》统称为“复脉辈”。此三方皆有滋阴养血,生津增液,潜阳息风之功。但因其药味多寡不同,其主治证亦有轻重之别。
 
若亡阴脱液之证尚轻,初见虚风内动之象,仅手指略有蠕动,宜用二甲复脉汤。以加减复脉汤诸药复其阴,用生牡蛎、生鳖甲二味质地沉重的甲壳药滋阴清热,重镇潜阳,以息虚风。
 
若又见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则宜用三甲复脉汤。于二甲复脉汤中再加质地沉重的甲壳药生龟板,以增其滋阴潜阳之力,并增镇心安神之功。
 
若手足竟至瘈疭,病情危重,则宜用大定风珠救治。其方由三甲复脉汤加五味子、鸡子黄组成。五味子有酸敛之功,敛阴留阳,以防其脱。鸡子黄补脾以交通心肾,并增其滋阴息风之力。若兼见虚喘息微,是肺气将绝之兆,急加人参益气补肺,以固其本。若兼见自汗,是气虚不能敛津,将成阴阳俱亡之势,加龙骨、人参、浮小麦以补气敛汗固脱。若心中憺憺大动,心悸甚重者,是心阴与心气俱大伤之兆,加茯神、人参、浮小麦以补气养心安神。大定风珠中有麦冬、五味子,再加人参即成生脉散,合二方于一剂之中,兼俱滋阴养血,潜阳息风与补气生津,敛阴固脱之功,是挽回阴阳俱亡的急救之方。
 
二甲复脉汤与三甲复脉汤均包含于大定风珠之中。吴鞠通为什么不以大定风珠一方统之,却锱铢必较地仅在一、二味药的取舍之间而制定出三方呢?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病情轻重缓急之需,更主要的是由方中药物的特性所决定的。阿胶、鳖甲、龟板、鸡子黄等药物,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其填阴塞隙,滋补之功自非植物药可比,但却难免腥浊浓腻之弊。正如王孟英所云:“定风珠一派腥浊浓腻,无病人胃弱者亦难下咽,如果厥、哕、欲脱而进此药,是速其危矣。”王氏指出方中药物多“腥浊浓腻”,胃难受纳,确属平正之论,但就此而全盘否定其方,又不免有失公允。因为似此亡阴脱液之重证,除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真阴之外,并无他法可施。吴氏亦知此类药物浊腻难于受纳之弊。因而,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严密审视病情变化,针对症状多寡,不仅认真斟酌药味之加减,而且仔细掂量其剂量之轻重,仅以一、二味药之差而立三方。从剂量上看,二甲复脉汤中生鳖甲用24克;三甲复脉汤中加生龟板30克;大定风珠中加生鸡子黄2枚,而生鳖甲、生龟板均减为12克是既取其药物之功用,又防其量大浊腻之弊端。由此可以看出,吴氏的组方原则是:能减少浊腻之药味,则尽量减味;不得不增加药味,则减其用量。如此谨慎施为,可谓用心良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