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淋证治疗方案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4-17

  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为“淋闷”,并有“甚则淋”,“其病淋”等的记载。《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称“淋秘”,该篇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以后历代关于淋证论述较多,大致认为,初起膀胱湿热,气化失司为主要病机,久则由实转虚,以脾肾病变较为突出。现代医学常见于泌尿系感染、结石和肿瘤、前列腺疾病等。

  目前对于淋证的治疗,许多医生采用清热利湿解毒的办法,以大苦寒凉之药治疗。而西医总以炎症来论治,大量使用抗生素,这样用药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湿邪所化之热,但不久病情还会反复发作,因为膀胱湿邪依然存在,人体阳气气化依然被阻滞,使病情缠绵难愈而慢性化。

  此时有些鲁莽的中医,反而认为是下药太轻,力道不够!于是加大苦寒的药物用量,损伤人体的阳气。当人体仅有的这一缕阳气被消耗殆尽,湿邪自然就不会化热,也无法化热了,于是湿从寒化,成为寒湿。一病未除,一病又起,患者可能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

  当病情反复发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当思考治疗方案不对呢?

  清利不忘通阳

  清利法治疗淋证一方面要选择选择高效药物,避免大剂苦寒,也是平时应该留意的。这些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石韦、滑石、蒲公英、黄柏、,忍冬藤、冬瓜子、薏苡仁等药这些药物有较好的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作用而非大苦大寒之品。其中是许多医家推崇临床实践证明:滑石是较好的渗利之品,每遇溺窍涩痛不爽的患者,屡用屡解。《本草纲日》云:“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清溺之窍。”《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滑石“无论汤剂丸散,与脾胃相宜”这此论述,验之临床也是可信的。另一方面,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忽视,如果气化不解,湿热中之湿就无法化解,也是淋证慢性缠绵难愈根本原因之一。所以吴鞠通说:“气化则湿化。”下面一个典型病例可以看出。

  病案1

  患者女,33岁。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年余,经用西药和中药(药名不详)治疗后,病情缓解。此后反复。就诊时见:生尿频尿急,尿时艰涩刺痛、伴小腹胀。诊脉沉弦而数,舌红苔黄腻。查尿:白细胞(++),红细胞(++)。尿液涂片镜检,发现大肠杆菌。彩超示卵巢囊肿,盆腔少量积液。

  此淋证为热邪结于下焦、膀胱气化失职,治以清利下焦湿热,宣通膀胱气机。

  方药:黄柏10克,知母10克,六一散(包) 15克,车前子15克,土茯苓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蒲公英30克,红藤30克,桂枝5克。水煎,一日l剂,分3次温服,以7剂为一疗程。

  二诊:服用7剂后,尿次已减大半,少腹坠胀减轻。脉弦涩,舌红苔白。上方加白茅根30克,泽兰10克,益母草15克。服上方加减一月后,病情基本已愈,查尿常规正常。随访多年患者病情未在反复。

  体会:刘完素《河间六书·淋》说:“淋是小便涩痛,乃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所以本方用李东垣治小便秘涩之滋肾丸,以黄柏、知母苦辛而寒以泻火;桂枝辛甘性温以化气;再加车前子清热利尿从小便出,六一散、土茯苓、蒲公英、红藤、白茅根等泻热降火,利小便而通淋,柴胡、升麻升清散火开郁而解毒,组合成剂,以期达到清热泄湿,膀胱气化得行,使小便利,则淋证自消。而用泽兰、益母草活血去癖通淋是以下需要说明。

  清利勿忘治血

  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云:“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有别,有瘀血积塞溺管者,宜先通”。所以每遇急慢性泌尿感染、结石及前列腺炎等疾患,酌加益母草、泽兰,白茅根、桃仁、红花等药物,可以加速病情治愈。特别是患者久治不愈,瘀血之像明显时更不能因为患者血尿时,过用收涩止血之品,可能闭门留寇,使病情更加复杂。

  清利不远温补

  淋证属热的论述较多,也有属寒属虚的见解。如《景岳全书》云:“淋久不止,及痛涩皆去,而膏淋不已,淋如自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又如《医学心悟》有“冷淋”一证,为“寒气兼闭,水道不行,金匮肾气丸主之”,这些论述,说明温补法治疗淋证也是不可偏废的。

  病案2

  某男,82岁。患者在当地诊断为前列腺癌、肾功能不全。来我院初诊,症见腰部胀痛,纳食欠佳,疲乏无力,尿频、尿涩,稍见形寒肢体冷。苔薄白根腻中心微黄,脉沉细,两手欠温。

  中医诊断为:淋证,证为老年肾阳不足,寒湿内滞,兼有膀胱湿热。治以温补肾阳为主。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处方:黄芪30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当归6克,白花蛇舌草60克,夏枯草30克,桂枝10克,附片(先煎)6克,小茴香6克,茯苓6克,泽泻6克,莪术5克。

  连服15剂,腰腹痛缓解,形寒畏冷明显好转,肾功能接近回复正常。小便通畅。后以此方加减,随访3年来,患者病情比较稳定。

  体会:《景岳全书·淋浊》云:“治淋之大法,.......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提升,虚者宜补,阳虚者宜温补命门。”说明淋证初起实证热证较多,可清可利,病久或苦寒分利太过,则耗伤肾阳,致气化不利,故先温肾益气以恢复气化,继而抓紧时机,予以温补,酌加清利抗癌软坚散结之品。

Tag标签:

上一篇:治梅毒用土茯苓

下一篇:四方治梅毒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