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的面部走向,面部的胃经位置图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3-01-07

胃经名词解释

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胃经分布在身体的正面,从眼部下边的承泣穴开始向下走,一直到脚部的厉兑穴,贯穿全身。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合天九之极,应土生金之意,胃属土,45属金,90属金,也可译为经络生穴位之观点),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线。在人体经络当中是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

胃经循行路线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上行到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中,复出环绕口唇,向下左右两脉交会于颏唇沟处,再向后沿口腮后方,出于下颌大迎,沿下颌角上行耳前,经下关,沿发际,到达前额。

面部支脉:从大迎穴前下方走到人迎穴,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膈肌,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支脉:从缺盆向下,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腹部向下到气冲会合,再沿大腿前侧下行,下至髀关,直低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进入足第2趾外侧端。

胫部支脉:从外膝眼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脾经循行路线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隐白)开始,沿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足背皮肤与足掌皮肤交界处),经过足大趾本节后第1跖趾关节上行,到达内踝前面,向上行于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缘(三阴交、漏谷),与足厥阴肝经交叉,行于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向上经过膝关节和大腿内侧前缘(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府舍、腹结、大横);属于脾,联络于胃(腹哀),通过膈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散布于舌下。

胃部的支脉:从胃部分出,向上经过膈肌,流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胃经畅通,返老还童

胃经,顾名思义,主管肠胃功能运行。肠胃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胃经畅通无堵,人不仅胃口好,脸色红润,睡眠质量也高,还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胃经起于面部的承泣穴止于足部的食指历兑穴,走向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足部,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在人体经络当中是分支最多的。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活跃的时间,这个时段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不仅是为了保证营养充足应对一天繁忙的工作,此时也是胃酸分泌旺盛的时段,如果饿久了就有患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的危险!

胃经主治肠鸣腹胀、腹痛、腹水、胃痛、呕吐、口渴、咽喉肿痛,胸部及膝髌等部位疼痛、热病等症状。如果胃经不痛,轻症可以通过精油推拿,精油配伍以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为佳。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