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肝郁脾虚肾阳虚吃什么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3-02-19

跪求中医解答

楼主的病灶主要是肝肾阴虚,还有肝脾不和。附子理中丸主要是针对脾肾阳虚以肢冷便溏为主,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

我觉得你应该先吃杞菊地黄丸和二至丸,先来调理肝肾阴虚。等病情有了好转在服用些逍遥散以疏肝健胃。

肝藏血,脾主运化,肝血有赖脾的资生,脾的运化又赖肝的疏泄。如果胃降失和就会影响到脾,脾的运化功能就会减弱。如脾运不健则会出现肝血不足。逍遥散就是疏肝健胃的。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又相互制约。

肝硬化分为几种治疗方法?

早期肝硬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逆转,肝硬化的晚期通常不可逆转,多以对症治疗为主。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原发病病因治疗,停用毒性药物,禁酒,注意营养(包括维生素的补充),处理并发症。适当补充血白蛋白,可用量20~40ml,以5%葡萄糖稀释为5%溶液静点,每周2次。

〈2〉药物治疗

抗脂肪肝药物:胆碱、甲硫氨基酸、肌醇或维生素B6。其它葡萄糖醛酸内酯有解毒作用;维丙胺有促使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抗肝硬化或肝纤维化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降低前胶原MRNA水平和抗炎作用。可用强的松20mg/日或强的松龙10~15mg/日。

对于肝功能严重障碍,一般情况较差者,可用促进代谢的药物,如用ATP20mg,辅酶A50单位,胰岛素12单位及10%氯化钾10ml共同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4周为1个疗程。

2.中医药治疗

〈1〉肝郁脾虚:胁痛走窜,胁下痞块,胸脘痞闷,体倦乏力,纳呆,面色苍白,便溏,舌淡苔薄,脉弦缓。

治法:舒肝健脾,益气和中。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肝脾康胶囊,和络舒肝胶囊。

〈2〉湿热困脾:胁痛,肢体困呆,乏力纳呆,粘腻口苦,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渗湿解毒。

方药:苍白术各10克、厚朴6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茯苓10克、龙胆草10克、鸡骨草10克。

〈3〉气滞血瘀:胸胁胀满,走窜痛疼,右胁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中成药:大黄虫丸。

〈4〉寒湿困脾: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胸腹满闷,神倦乏力,溲短便溏,口干不欲饮,苔白,脉缓滑。

治法:温中运脾,化湿和中。

方药:厚朴10克、白术10克、车前子10克、木瓜10克、木香10克、大腹皮10克、制附子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5〉湿热蕴结:腹大坚满,烦热口苦,尿赤而短,大便秘结,或面目身悉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连6克、黑白丑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茵陈15克、栀子6克、大黄6克、生薏仁10克、赤芍10克。

〈6〉脾肾阳虚:腹部胀满,脘闷纳呆,神疲怯寒,尿少肢肿,腰膝酸软,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

我小时候就经常腹泻,现在也是大便溏稀,冬天四肢不温,非常怕冷,腹部由甚。饭后腹部胀满。神疲乏力,精

问题分析:

脾主运化,阳主温运,腹泻、怕冷、乏力等症状多是由于脾肾阳虚,机体温运不及所致

意见建议:

可口服附子理中丸试试,少食生冷、多运动,祝早日康复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