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 刺皮针法的刺皮下结构与深浅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4-17
论针刺深浅之“刺皮”

刺皮针法属于 《黄帝内经》五体针法的一种, 是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皮部穴位与 皮部刺法为主的一种针刺手法 [1 ] ,其刺激仅及皮 肤表浅部位,属于 “浅刺法” ,是从古代 “半刺” “毛刺”等刺法发展而来,正如 《灵枢·官针》所 云 :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相比传统针刺, 刺皮法直接刺激表浅经络脉,不会因为针刺过深而 刺伤血管、神经及内脏,针刺深度更加安全合理; 同时刺激皮部更能激发卫气,从而抵御外邪、增强 疗效 。“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皮部在 疾病传变的过程中处于早期阶段,及早治疗可以防 止疾病深入发展。近年来刺皮针法临床研究逐步开 展,本文通过对刺皮针法的理论、操作特色、主治 范围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浅刺法的临床运用提 供理论依据。

1 刺皮针法的理论基础

1. 1 皮部理论

《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到皮部理论,这里指的 是狭义的皮部,即经络在体表的分区。十二皮部为 一身之表,是构成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 皮部也附属于十二经脉,与十二经脉气血相通,因 此,皮部与脏腑也有密切关系。当外邪入侵,病邪 则会经过皮部由经脉深入到脏腑逐层传变。现代研 究表明 [2 ] ,在经皮部治疗疾病时,皮部可能存在 与经络相互联系的物质基础,刺激此物质所产生的 经气可达到抵抗病邪的目的。

1. 2 卫气理论

皮部是卫气存留的部位,有研究认为 [3 ] 浅刺 法的关键就是充分地发挥卫气的作用 。《素问·痹 论》曰 :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 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 。 卫气散布于体表,针刺激皮肤或刺入皮下最能激发 卫气,使卫气聚集到病邪侵入处,驱邪外出而起到 护肌表、抗外邪的作用。

1. 3 五脏理论

《灵枢·官针》中根据五脏应合五体的关系阐 述了五种刺法,即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 输刺,分别对应皮、脉、筋、肉、骨的治疗。其中 半刺法为刺皮针法的代表,曰 “半刺者,浅内而 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 应也” ,指针刺激皮肤后快速出针而不伤肉分,与 肺脏相对应。当肺部发生疾病时,易导致皮肤的相 应表现。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能宣发卫气、输 精于皮毛,故刺皮可通过宣发肺气从而使脏腑功能 旺盛。五体与五脏相合,五脏功能正常是五刺法疗 效保障的条件。

2 刺皮针法的针具

《灵枢·官针》曰 :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 长短大小,备有所麓” ,提出了针刺时选择适合的 针具大小是取得疗效的基本保障 。《黄帝内经》中 记载了九种针具,名曰九针,并详细讲述了九针各 自的形状、用途及理论,其中鑱针、鍉针、锋针、 毫针这四种针具多用于浅刺法。1) 鑱针 : 《灵枢· 官针》曰 : “一曰鑱针,长一寸六分,……头大末 锐,去泻阳气” ,指鑱针头大而针尖锐,用以浅刺 皮肤,多用于邪实于表,可泻肌表阳热。现代皮肤 针由此发展而来。2) 鍉针 : 《灵枢·官针》曰: “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指其 针尖如黍粟粒般微圆,按压经脉不深陷于皮肤,能 护正祛邪。现代又称为推针。3) 锋针 : 《灵枢· 官针》曰 : “刃三隅以发痼疾” , “箭其身,锋其 末,长一寸六分,主泻热出血” ,指出锋针针身呈 圆柱、针尖三面有刃,可治疗顽固旧疾或刺络出血 泄热。现代三棱针由锋针演变而来,可做挑刺、点 刺、散刺之用。4) 毫针 : 《灵枢·官针》曰 : “取 法于毫毛,……尖如蚊虻喙,精以徐往,微以久留 之而养,以取痛痹” ,指其针形纤细如蚊虻的嘴, 轻微刺入皮肉,浅提插而留针,可充养正气,使邪 气散尽。近代皮内针则是由毫针演变而来,操作方 便,可长时间刺激穴位。

3 刺皮针法的刺皮下结构与深浅

已有研究证实,中医学中所述 “皮部”其主 要解剖学位置实为皮肤组织 [4 ] 。从现代解剖学角 度来说 [5 ] ,皮肤组织由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 织层构成; 皮下组织层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 组织及脂肪小叶构成; 皮肤组织中以结缔组织最为 丰富。皮肤厚度约为 0. 5 ~4mm,其中表皮厚度约 为0. 1mm,真皮厚度约为0. 4 ~2. 4mm。刺皮针法 只刺激到皮肤表浅部位,但如何把握深浅的度,至 今仍未有明确的标准。古代医家大多把三分 ( 约 6mm) 作为浅刺之度,并且浅刺法占到了较大的 比例 [6 ] ; 现代研究 [7 ] 根据对人体皮肤的估算,在 四肢、躯干等脂肪层偏少部位,发现针刺三分 ( 约 6mm) 以内时针尖仍位于皮下结缔组织层,而 腹部和臀部等脂肪层明显偏厚部位,针刺深度在五 分 ( 约 10mm) 以内可视为浅刺。也有学者根据皮 肤中最重要的适应性免疫细胞来源于真皮层这一观 点,将皮部浅刺的深度定为真皮层 [8 ] 。

4 刺皮针法衍生出的疗法和操作特色

4. 1 古代刺皮方法

《灵枢·官针》云 :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 二经” ,针对十二经病变的十二刺法 ; “凡刺有五, 以应五脏” ,针对五脏合五体的五种刺法 ; “凡刺 有九,以应九变” ,以不同的刺法应用于性质各异 的病变。其中十二刺中的赞刺、扬刺、浮刺、直针 刺,九刺中的络刺、毛刺、焠刺,五刺中的豹文 刺、半刺均归于刺皮法。而发展到现代,俯 ( 仰) 掌持针法、推法、弩法、抽法、点按法则是刺皮部 常用的针刺手法 [9 ] 。

4. 2 现代刺皮针法的衍生

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刺皮法可以分为经皮刺 激和刺入皮内两类; 根据刺入皮内的深浅,又可划 分为刺入皮内层 ( 表皮、真皮层) 和皮下组织层 ( 即浅筋膜层) 。

4. 2. 1 经皮刺激 1) 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 是长时间刺激穴位的一种方法,依照古代 “静以 久留”的意义,通过长久埋针从而延长针刺效应 时间。耳穴贴压法与其他刺激方法不同,仅作用于 皮肤表面,未刺入皮肤。具体操作是将药物种子或 药丸用胶布固定按压在耳穴上来刺激穴位,采用非 侵入式; 虽然未刺入皮肤,但有着同样的疗效。研 究证明 [10 ] ,耳穴贴压法通过耳穴的刺激及经络的 传导,可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调节内分泌从而 达到止痛的作用。2) 皮肤针疗法。皮肤针疗法是 以多支短针浅刺入人体的针刺方法,属于丛针浅刺 法,其刺激轻微,仅及皮肤。根据所用针具数目不 同,又分为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等。具体操作 是右手握住针柄,运用腕部的力量,使针尖起落呈 垂直方向刺到皮肤后因反作用力而弹起。根据病情 所需,刺激强度可分为轻、中、重度。叩刺速度要 均匀,可局部按经脉循行叩刺,或重点叩刺某些特 定穴、阳性反应点。皮肤针疗法主要适用于各种疼 痛、皮肤病以及脏腑类疾病,如胁痛、皮肤麻木、 失眠、神经性皮炎等 [11 ] 。

4. 2. 2 皮内刺激

1) 皮内层。( 1) 皮内针疗法: 皮内针疗法是 古代毛刺与留针的发展,主要有麦粒型皮内针和图 钉形皮内针两种,其作用是给予皮部持久的刺激。 将麦粒型皮内针沿皮下横刺入皮内,针身埋入0. 5 ~ 1. 0cm,用胶布将留在皮肤外的针柄固定。图钉型 皮内针,又称揿针,可作用于耳穴和体穴两种方 式,穴位垂直刺入,使针柄留在皮肤上,一般可埋 针 1 ~2 天。现代临床观察证实,皮内针在治疗脏 腑病症、头面五官疾病以及经络病方面效果显著, 尤其在治疗痛症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 [12 ] 。 ( 2) 滚 针疗法: 滚针疗法是由梅花针演变而来,属于多针 浅刺法。滚针是在带柄的圆柱筒表面上装置多排钢 针,长 0. 2 ~1. 2mm、每排6 ~ 12 支不等,其刺激 面大、受力均匀,对于皮肤疾患作用更大。使用时 以右手拇、食指控制住针柄中段,其余三指握住针 柄末端在皮肤上轻轻来回呈 “米”字型滚动,使 刺激范围形成一个面。滚针疗法不限定于穴位,而 是刺激经络皮部。研究显示,除了在治疗皮肤疾病如带状疱疹、黄褐斑等效果显著外,治疗腰腿痛、 肢体麻木、偏瘫等也有明显疗效 [13 ] 。 ( 3) 挑刺疗 法: 挑刺法是用三棱针、注射针头或特制针具横刺 刺入相关部位,先挑破 0. 2cm 左右的皮肤,再深 入表皮下挑断皮下组织纤维,以挑尽为止。挑刺法 由九刺中的 “络刺”发展而来 ,“络刺者,刺小络 之血脉也” 。以背俞、夹脊穴、痛点以及神经节段 为主要挑治点,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热症、急症、痛 症,如痤疮、急性咽喉炎、面神经炎等 [14 ] 。

2) 皮下组织层。( 1) 腕踝针、浮针疗法: 腕 踝针疗法是把人体划分为两侧两段六个区,根据病 症所在区域对应选择相应的分区,在腕踝部六个进 针点沿皮下浅筋膜层进行浅刺。针尖与皮肤呈 30° 快速刺入,针刺向病灶,使针体水平进入皮下浅 层,不必捻转; 针后不需要有任何针感,若有酸、 麻、痛、胀等感觉则需调整,留 30min ~ 12h。研 究发现 [15 ] ,腕踝针对于急性痛症、经筋病的治疗 较传统针刺具有显著优势。浮针疗法是由腕踝针疗 法发展而来,运用一次性浮针以痛点为基准,在距 其 4 ~6cm 处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 层进针约 20 ~30mm 后行左右扫散。腕踝针与浮针 疗法均由 “直针刺”发展而来 ,“直针刺者,引皮 乃刺之” 。( 2) 腹针、头皮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以 神龟生物全息影像为特征,构成神阙调控系统。一 般选用 30 ~ 50mm 毫针,刺入深度分为天 ( 浅 刺) 、地 ( 中刺) 、人 ( 深刺) 三部,其中天、地 部属于浅刺法范畴 [16 ] ,是将针具刺入皮下或皮下 组织层。腹针疗法以调整脏腑为主要目的,以慢 性、内伤性疾病为主,进针手法强调轻缓、弱刺 激。头皮针疗法流派众多,或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 础,或以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进行分区,或提出生物 全息论。一般选用 40 ~ 50mm 毫针,针与头皮呈 30°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至腱膜下层感指下阻力 减小时,将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提倡浅 刺、捻转为主、久留针。主要治疗热病、头面五官 疾病等。 ( 3) 浅干针疗法: 干针疗法是以激痛点 为刺激部位,将毫针刺入皮肤下肌筋膜触发点,以 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为主 [17 ] 。浅干针只需要刺 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不刺激肌肉和深筋膜层。早 期干针疗法选择注射器针头作为针具,但因针具较 粗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后期则改用传统毫针。主要 操作方法是找到肌筋膜触发点,在触发点周围,对 着触发点以 15 ~45°角将多根针斜刺入皮下组织呈 扇形针刺进行扫散,留针约 10min,以局部的抽搐 反应作为 “气至病所”的标志。

5 “刺皮”的主治范围

《黄帝内经》曰 :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 ,提 示针刺深度对于疗效有着很大的影响。古代浅刺法 应用范畴较小,而现代对于浅刺法的应用更广泛、 适应症更全面,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 1 脏腑病症

《素问·皮部论》曰: “ ……络脉满则注于经 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 ”皮部与脏腑经络联 系密切,通过皮部的反映可推断出脏腑的病症,所 以浅刺时可通过皮部影响经络系统调节脏腑来发挥 作用。临床研究已证实,腕踝针疗法治疗内科相关 疾病如冠心病、气胸等有效率均在 90% 以上,应 用皮内针治疗不寐也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18 -19 ] 。

5. 2 经络病

“皮者,脉之部也” 。皮部是十二经脉活动的 反映点,刺激皮下层可引发十二皮部经气的产生, 从而使气血经络得以畅通,治疗经络之病邪。如浅 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痹证等,此类 病证多因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诸邪侵 袭,而致面神经受损,或因面神经自身炎症所引 起。浅刺皮下浅表层可濡养卫气,祛邪通络。临床 运用头皮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浅 刺头部穴区可刺激大脑皮层,对机体感觉功能有较 好调节作用 [20 ] 。

5. 3 皮肤科疾病

《外科启玄》提出 ,“人之体者,外有皮部, 中有经络,内有脏腑是也……” 。古代医家已有用 皮部经络理论治疗皮肤病的基础。皮肤病大多因体 内气血阴阳失调所致,所以直接刺激皮下浅表层, 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提高局部新陈 代谢。现代临床上运用浅刺法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良 好的疗效,如用皮肤针叩刺患处治疗斑秃,围刺法 治疗带状疱疹等 [21 ] 。

5. 4 疼痛类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22 ] ,皮下浅表层为疏松结 缔组织聚集区,可作为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感受 器; 当刺激皮下浅表层时,可以使兴奋高速传导, 因此,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腕踝针、浮针对于急性 疼痛如急性腰扭伤、分娩镇痛等,慢性疼痛如肩周 炎、神经性头痛等的诊治有着显著优势,近年在治 疗癌痛、术后痛等领域更是有突破性进展 [23 ] 。

6 总结与展望

根据近年关于浅刺法的文献研究发现,浅刺法 治疗相关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浅刺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但分析发现其中仍有诸多不足,主要与以下 几个因素有关: 1) 刺皮针法的临床研究适应症 少,主要集中在经络病及痛症方面,如面瘫、中风 后遗症、镇痛等,不能完全体现浅刺法治疗范围的 优势; 2) 对刺皮针法的机理已经有相关研究,但 对于治疗不同疾病的机制并没有深入研究; 3) 对 “刺皮”针刺深度没有客观的标准; 4) 缺乏大样 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现有相关文献并不能提供可靠 准确的科学依据。基于此对于未来刺皮针法的研究 应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要着重于机制研 究,深入透彻地了解理论是临床研究的前提保障, 同时也可以使刺皮针法的适应症更广; 而关于浅刺 深度的标准,对目前研究来说仍是一个难点,现代 解剖学虽然看似精准,但是根据中医三因制宜的理 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针刺深度的确定。鉴于浅刺 法适应症广、操作安全简单、疗效持久等特点,若 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研究,则可以更有效地将浅刺 法的优势运用于临床。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邓雪皎 卢春霞 付静陈 苗崔瑾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