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味苦寒有小毒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4-22

  一声霹雳震空中,气化雷丸栗子同。

  蛊毒积深能辟恶,癫痫狂发为驱风。

  损于女子全无效,益在男儿实有功。

  本草却教读一过,闻名杀尽应声虫。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雷丸味苦寒有小毒,入胃经。得霹雳而生,故名雷丸。大小如栗,状类猪苓而圆。禀竹之余气,兼得地中阴水之气以生。气薄味厚,阴也,降也。李时珍曰:竹之余气所结,犹松根之茯苓。霹雳击物,精气所化。此物生土中,杀虫逐邪,犹之雷斧、雷楔也。功专入胃除热,消积化虫。故凡湿热内郁,癫痫狂走,汗出恶风,虫积殆甚,腹大气胀,虫作人声者,服之即能有效。疏利男子元气,不疏利女子脏气。利丈夫,不利女子,久服令人阴痿。

  同芜荑、使君子、芦荟、五谷虫、胡黄连、青黛,治小儿疳蛔,有神。同槟榔、鹤虱、楝根、贯众、牵牛、锡灰、薏苡根,杀肠胃一切虫。《经验方》下寸白虫:雷丸,水浸去皮,切焙为末。五更初,食炙肉少许,以稀粥饮服一钱匕。须上半月服,虫乃下。范正敏《遁斋闲览》云:杨勔中年得异疾,每发语,腹中有小声应之,久渐声大。有道士见之曰:此应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者治之。读至雷丸,不应,遂顿服数粒而愈。(李绍林)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