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先进技术管理 种植区配备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6-27

当前,春播中药材已进入中期管理,药材夏播也已经开始,如何搞好这些药材的田间管理?请看专家的建议:

间苗、定苗:中药材的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播种时常加大播种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虫的幼苗。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灵活掌握,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中耕培土和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期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幼苗长势弱,生长时间长,要进行多次除草。

施肥: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

灌溉与排水: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生长旺盛,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瓜类在开花成熟期,禾本科如薏苡在拔节期,黄芪在幼苗期。耐旱力强的中药材有知母、甘草、红花、黄芪等,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药材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最易遭受旱害,要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根及根茎类的药材,最怕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土壤中水分多气少,根呼吸减弱,影响生育,易死亡,所以,在雨季一定要注意田间排涝。

株形调整:可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通过抑制无效器官生长,促进商品部位发育壮大并提高品质。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杈、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等。生长调节剂也可在药材上试验应用,可以延长地上茎叶寿命,促进地下根及茎生长,打破种子休眠,调控花芽生长等。

其他管理措施:阴生的中药材忌强光直射,要搭棚遮阴,如人参、西洋参等,或是种植高秆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遮阴。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党参、栝楼等需要搭支架。调整播种期、科学肥水管理,可以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性。

病虫害防治:为害叶部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和线虫病;为害茎部的病害有立枯病、枯萎病和菌核病;为害果实和种子的病害有枸杞黑果病和薏苡黑穗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叶蝉、鳞翅目幼虫等。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药效长的农药。(河唐)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中医药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强有力的保证。为树民族品牌、筑质量长城,上海凯宝自创立以来,在不断完善生产工艺的同时还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并和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搭建具有较强研发、生产能力成果转化的高科技平台,开发出以痰热清注射液为代表的一系列疗效确切、质量过硬、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产品,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先进的生产技术能有效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从创立开始,便在设备选型、生产过程控制和检测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的现代化奠定坚不可摧的基石。

采用先进设备,保证生产高度自动化

公司高度重视制药设备技术提升,痰热清生产线严格按照新版药品GMP标准进行设计,坚持选用硬件设备的宗旨,即:关键设备选用世界一流品牌,通用设备选用国内著名品牌。无菌生产环境选用美国PMS公司在线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生产环境中的悬浮粒子,确保环境无菌的符合性;超滤系统选用美国密理博品牌,自动在线监测滤膜超滤前后的完整性,确保热原大分子等物质有效滤除;洗灌封引入三条德国博世联动生产线,灌装精度高、速度快、运行平稳;灯检引入两台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的全自动异物侦检仪,采用卤素光穿透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异物侦检,有效避免人为误差;配液过程采用瑞士梅特勒自动称量系统等,均达国际领先水平。

运用自动化操作,确保质量稳定性

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10年来,投入巨资先后完成了三期中药提取自动化工程的建设,突破传统提取工艺,分别针对痰热清注射液中的每一味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在线控制涵盖中药提取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生产工艺有效的融合到动态多功能提取、真空浓缩、萃取和醇沉等中药制药工艺设备中,同时也对真空系统、溶剂回收等公用系统进行数字化控制,对设备间的物料转移做到了完善而全面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数字化控制有效保证了提取物批次间的稳定性,避免人为操作误差,为提升痰热清注射液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打下坚实基础。

应用指纹图谱技术,提高质量控制先进性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痰热清注射液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首批采用“指纹图谱控制技术” 控制产品质量的现代化中药注射剂,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把过去模糊的质量控制变成可视觉化监测的图谱,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开展药效学研究,可使中药质量与其药效真正结合起来,有助于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指导合理用药,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建立,对于提高中药质量,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采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用于药材基源鉴定

DNA条形码是一短段能够高效鉴定物种的DNA标准区域,这是一种最新的中药材鉴定手段,也是传统鉴定手段的有效补充。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开展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用于药材的基源鉴定,从而从药材源头进行把关,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薛东升 王姣)
 

甘肃陇西县首阳镇菜子坪村农民冯耀平在种植中药材时再也不为种植技术发愁了。现在,村里建成了中药材综合技术服务室和农资小超市,种植什么品种的中药材用什么化肥、农药,一拨打电话,技术人员就会详细解答,农资超市物质丰富,也会满足农户需求。(中国中医药报5月16日)

近几年来,屡有报道,一些中药材采集加工后,疗效不如从前,甚至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相当一部分中药材种植点、种植区、种植基地属于无序种植状态,滥种植、盲目种植、乱扩大种植,不少农民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一些中药材品种不是优良品种,加上缺乏标准化种植技术,导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下降,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不同程度超标。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不同于普通农作物,是否合理、科学种植,事关中药材的质量、效价,马虎不得。国家专门制订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定、品种栽培、采收加工、质量标准做出了相应规定。但一些地方管理流于形式,在抓中药材种植源头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如今,甘肃陇西县针对种植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在5个乡镇的50个村建中药材综合技术室和农资小超市,招聘101名技术推广员随时为种植户服务,这在很大程度有效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中药材是稀缺资源,其种植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要从黄金、石油储备的战略高度来对中药材种植进行规范管理、跟踪指导。各地都要认真反思、整改对中药材资源过度开发、盲目种植的错误行为,不妨像甘肃陇西那样,因地制宜地配备中药材技术推广员,规定其职责、任务及连带责任,别让中药材技术推广员在中药材种植区缺失。要教育指导广大种植户按照中药材的天然属性和生长规律,严格采集和种养方法,让其步入良性种植轨道。

另外,要尽快立法,通过法律来保护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经营,通过法律来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建立濒危中药材自然保护区,通过法律来调控中药材的价格,制定出符合市场经济的中药材价格,使其不因价格过低,而挫伤积极性。对全国各地种植中药材基地进行市场调研、论证评估与检测,对那些不符规范要求的坚决取缔,对符合要求的统一登记造册。定期对采集的中药材质量进行抽样检测,面对大众公布检测结果。逐步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搞好中药材替代品专项研究开发。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销售、服用等诸多环节方面加大督查力度。对外设立中药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举报电话,广大群众对中药材种植各个环节中的违规行为要敢于举报,以“防微杜渐”。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中药材安全,才能确保中药材疗效和公众健康。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