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配对临床应用 名医经验方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6-26
防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因“防己如险健之人,幸灾 乐祸,能首为乱阶,若善用之,亦可御敌。”而得名。味苦辛而性寒,归 膀胱、肺经。主要功效为,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本品辛以散风,苦 以泄湿,寒能清热,善走下行,既能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经络止痛,又能 泄脏腑之水湿而消水肿,故有祛风湿止痛,利水退肿之功效。凡风湿 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等均可应用。此外,《名医别录》谓本 品能“散痈肿恶结,诸莴疥癣虫疮”。

现代药理研究本品含有多种生物碱,汉防己含汉防己甲素(汉防 己碱)及汉防己乙素、汉防己丙素、汉防己B6、黄酮甙、酚类、有机酸、 挥发油等。汉防己有明显的镇痛、解热、消炎、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 抗癌、抗矽肺、抗过敏、平喘、松弛横纹肌等多种作用。木防已有解热、 消炎、降血压作用。汉、木防己均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汉防己甲素, 对体外培养的人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具有逆转作用,对阿霉素或长春 新碱耐药株人癌细胞有逆转抗药性作用,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体外证 明有某些抗菌、抗真菌作用。汉防己煎剂、流浸膏及汉防己总碱、甲 素、乙素、丙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对循环系统有显著的降压 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降压时心收缩力仅有短暂的削弱,心率及 传导无显著变化,其降压原理是它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与拟M一样作 用,以及抑制了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中枢所致;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轻 微的舒张作用,高浓度则收缩之;对横纹肌也有松弛作厢;因而可用作 中药麻醉的辅助剂。

防己

防己——秦艽

【配对奥妙】防己苦寒泄降,利水清热,兼可祛风,善泻下焦血分 湿热,为利水祛风,通络止痛之品;秦艽辛散苦泄,长于祛风胜湿,舒筋 和血,止痹痛,且能清湿热,常用于周身骨节疼痛,风湿热痹。二者相 伍,防己佐秦艽疏泄湿热,增强其通湿热,散热结,舒筋络,利关节之 功。

【临床应用】 1.风寒湿邪为患,腰腿肌肉拘挛疼痛,关节肿胀不 利,或兼发热,或兼小便不利等湿热痹证。

2.湿热黄疸之湿偏胜者。

【用量用法】防己:5~10克;秦艽:6~12克。

【名医经验】 高学敏 秦艽善祛风湿通络止痛,为治痹证常用 药,风湿痹证,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随证配伍应用。其性微寒,兼有清 热作用,故痹证属热者尤为适宜,可配防己、赤芍、丹皮、络石藤等。 (《中药学》)

【使用禁忌】汉防己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素虚、阴虚、无湿热 者慎用。



防己——黄芪

【配对奥妙】防己辛苦性寒,辛以散风,苦以泄湿,寒以清热,善 走下行,泻下焦血分湿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行水。二者相使配 对,防己以降为要,黄芪以升为主,二药一补一泻,一升一降,益气升提 与降泄通行并行,外宣内达,通行诸经,降泄而不耗正,共奏益气利水 消肿之功。另防己可祛风除湿,得黄芪为引,又可走表行水。

【临床应用】1.风水,症见发病急骤,发热恶风,面目四肢浮肿, 小便不利。

2.湿痹为患,肢体沉重、麻木、关节痹痛等。

3.慢性肾炎,心脏病水肿诸症,证属气虚湿盛者。

【用量用法】防己:6~10克;黄芪:10~15克。

【名医经验】 1.熊魁梧用此对药治疗肾虚水泛之局部黑斑,尤 其是目眶周围黑斑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86,(5):197)2.张海峰 用二药加入爵床子20~40克(为末冲服),对消除水肿、蛋白尿有较 好疗效,一般服用十余剂可见效。(《新中医》1986,(4):6)

3.张纲钢 治疗肾积水合并绿脓杆菌感染,用黄芪30克,防已12 克,金荞麦20克,乌梅15克等为主组方,水煎服,每日l剂。(《常用 中草药新用途手册》)

4.高学敏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用《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其小 防己、桂枝、甘草、生地,数倍于常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发热,关 节疼痛而肿,或有汗,或口渴,脉象数,结果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 效7例。(《中药学》摘自《新中医》198l,(12):36)

5.李汉章 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甘遂乌头汤(甘遂2克, (研末清晨至腹米汤送下),汉防已各15克,黄芪、白芍各30克,制川 乌、制革乌、麻黄各10克,独活、秦艽、伸筋草、乌梢蛇各20克,鸡血藤 25克,大枣5枚。随证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1~3个月为一个疗 程,治疗关节肿大38例,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北京中 医》1988,(6):33)

【使用禁忌】防己苦寒,易伤胃气,脾胃素虚及阴伤者慎用;脾肾 阳虚型水肿忌用。



防己——泽兰

【配对奥妙】防己苦辛而寒,功能利水消肿,祛风通络;泽兰苦辛 而微温,善舒肝脾之郁,以活』0L祛瘀行水,具有散邪通经而不伤正的特 点,为妇科常用药。二者伍用,利水消肿之效增强,且不伤正,又有行 血通络之功效。

【临床应用】妇女经期、产后小便淋沥,腹痛,身面浮肿,以及肝 硬化腹水等。

【用量用法】防已:5~10克;泽兰:6~12克。

【名医经验】1.王焘 防己与泽兰等份共制散剂服用,治产后水 肿。(《外台秘要》)。

2.高学敏泽兰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消肿,对淤血阻滞,水瘀互结 之水肿尤为适宜。如治产后小便淋漓,身面浮肿,可配防己同用。 (《中药学》)

【使用禁忌】血虚及无瘀滞者慎用。



防己——葶苈子

【配对奥妙】防己与葶苈子,二者均苦辛而寒,利水消肿。然防 己长于去下焦湿邪,葶苈子长于清泻肺气,行水消肿。二药合用,上下 二焦同治,相得益彰,共奏清泻肺热,开上源,利下窍,行水消肿之功。

【临床应用】痰湿水饮证,咳喘胸闷痰多,水肿尿少。

【用量用法】防己:5~10克;葶苈子:10~15克。

【名医经验】 1.赵锡武 二药配伍,泻肺行水,有极妙之处,用于 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水饮上凌心肺,症见咳喘心悸,下肢 浮肿,或兼腹水者,有一定的疗效。(《巾医杂志》(8):16,1980)

2.李永新 治疗肝硬化腹水,以己椒苈黄丸(以防己、葶苈子为 主)加减,治疗此病22例,腹水消退20例,2例无效。(《I}】西医结合杂 志》1983,3(3):158)

【使用禁忌】二药配伍后,其性泄利易伤正,只宜于实证,故凡肺 虚喘咳、脾虚肿满,膀胱气虚,小便不利者,均当忌用。



防己——防风

【配对奥妙】防己宣通上下,祛风除湿,宣壅滞,通经络;防风辛 廿温而升散,祛风胜湿,通血淋,升清而调肠胃。二药合用,疏通宣行, 相得益彰,内宣外达,宣行表里水湿之功益增。

【临床应用】水肿风湿壅滞肌肤经络,周身上下水肿。

【用量用法】防己:6~10克;防风:5~10克。

【名医经验】 1.肖森茂 等急慢性。纾炎、肾病综合征之水肿,有 风湿之邪留滞肌肤关节者,用之较宜,对消除水肿、蛋白尿有裨益。 (《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

2.贾王海 等以防己、防风、羌活、秦艽、桂枝、当归各10克,水煎 服,治疗风湿痹痛、肩背酸痛。(《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第一版,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3,268)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阴虚者慎用。



防己——生地

【配对奥妙】 防己辛苦性寒,寒以清热,苦以泄邪,辛以通窍;生 地黄甘苦性寒,寒与防己相合,以清心中之热;苦与防己相合,以泄邪 定狂而和心;甘与防己辛相用,养阴生津而凉血清虚热,二药合用,养 心清热,清心而不伤阳。

【临床应用】 心虚热发狂证。发狂而精神萎沉,善动妄行而困 乏,视物模糊而似鬼状,无人则独语不休,而见人则止,无寒热,舌淡 红,脉虚。

【用量用法】防己:6~10克;生地:30~50克。

【名医经验】 1.张仲景 防己地黄汤,以防己一分,生地黄二:斤, 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体,无寒热, 其脉浮。(《金匮要略》)。

2.高学敏用《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加减,防己、生地、桂枝、防 风、甘草,数倍于常用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症见发热,关节疼痛而 肿,或有汗,或口渴,脉象数。结果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 (《中药学》)

【使用禁忌】防己苦寒伤胃,生地甘寒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食 少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防己——茯苓

【配对奥妙】 防己苦寒降泄,善走下行,降泄以利湿,走行以散 水,疗水肿尤为专长;茯苓淡渗健脾利水。与防已相合,健脾利水消肿 作用得以增强。

【临床应用】脾虚水泛,四肢浮肿沉重,手足不温,体倦身困,四 肢肌肉跳动,甚至面目浮肿,按之凹陷,腹满腹胀,小便少,肌肤色泽光 亮等症。

【用置用法】 防己:6~lO克;茯苓:15~18克。

【名医经验】1.张仲景 防己茯苓汤,以防已三两,茯苓六两,黄 芪三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水煎温服,治疗皮水为病,四肢肿,肌肉 有轻微跳动者。

2.雷载权等茯苓味甘而淡,甘能补脾,淡能渗透泄,药性平和, 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各类型水肿证。用于皮水,四肢肿,以之与 防己、黄芪、桂枝同用,本品能助防己、桂枝、黄芪以祛四肢肌肤之水 湿。(《中华临床中药学》)

【使用禁忌】 二药合用,其性下行,利水伤阴,故阴不足者慎 用。



防己——椒目

【配对奥妙】 防己辛苦性寒,善走下行,利水饮之邪,清湿热而利 大小便,使水气、湿热之邪从大小便而去,为治水气之要药;椒目利水 而消饮,使水饮之邪从小便出而消胀满。二药配对,辛宣苦降,分消水 饮,导饮下趋。

【临床应用】大肠水结证。腹满,腹中有水声,口干舌燥,但欲饮 水,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赤,或腹痛,或浮肿。

【用量用法】防己:6~10克;椒目:3~5克。

【名医经验】 1.张仲景 己椒苈黄丸方,以防己、椒目、葶苈子、 大黄各一两,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1丸,每日3服,治疗痰饮水走 肠问,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不能上承,浊阴不能下降之腹满,口舌干燥。 (《金匮要略》)

2.李文艳用白术消臌汤(生白术60~90克,防己5~20克,椒 目6~9克,茯苓、泽泻、牛膝各5~20克,大腹皮、车前子各20~30 克,赤芍40~50克,二丑(研末冲服)6~9克,黑大豆30克),每日1 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同时服虫草化瘀散,治疗硬化腹水69例,临 床治愈35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3%,疗 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甘肃中医》,1995(1):19)

【使用禁忌】 防己、椒目均辛苦性寒,易伤脾胃,且椒目有小毒, 故脾胃虚寒及阴虚实火旺者忌用,孕妇慎用。



防己——桂枝

【配对奥妙】木防己苦寒降泄,善走下,利水清热,味辛能散,兼 可祛风,更善泄下焦血分湿热,使水饮之邪从小便而出,为利水祛风通 络止痛之要药;桂枝辛温性宣,善通阳气,走窜通经,能温通经络,除痹 止痛,又能温阳化气,利水除湿。木防己与桂枝相合,二者一苦一辛, 相使相助,既可行水饮而散结气,通阳化饮,消散心下痞坚,使利水消 肿之功倍增,又可增强其祛风除湿、除痹止痛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支饮痞坚,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胸闷而 满,心烦,气喘,心下痞硬而坚,面色黧黑,短气乏力,舌红,苔黄而腻, 脉沉紧。‘2.着痹,即下肢疼痛重着兼有肿胀者。

3.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的痹证。

【用量用法】木防己:6~10克;桂枝:6~10克。

【名医经验】1.张仲景木防己汤,以木防己三两,桂枝二两,人 参四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治疗膈问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 黑,其脉沉紧之证。服药后若痞坚虚软,为水去气行,结聚已散,病即 可愈;若仍痞坚结实,为水停气阻,病情仍多复发,宜木防己汤去石膏 加茯苓芒硝汤主之。(《金匮要略》)。

2.尤怡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合用能行水气而散结气。(《金 匮要略心典》)。

3.鞠文翰 以加味葛根汤(葛根30克,防己30克,桂枝10克,自 芍30克,辛夷、甘草各15克,大枣5枚)治疗1例强直性痉挛性持续 颈斜9个月患者,共服12剂而愈。(《四川中医》1992,(5):40)

4.贾王海等以防己、防风、羌活、秦艽、桂枝、当归各10克,水煎 服,治疗风湿痹痛、肩背酸痛。(《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第一版,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3,268)

【使用禁忌】膈间寒饮者忌用。

【用药指归】

1.防己配对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脚气胫肿、水 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之湿偏胜、肠间水气等方面,围绕“祛风湿止痛, 利水消肿”二大功效展开的。

2.防己有汉防己、木防己之分,二者均有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之 效,用于风湿痹证及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然汉防己主水气,而长于利 水消肿,治下焦湿热,下半身水肿,湿脚气多用;木防己主风气、宣通, 而偏于祛风湿止痛,多用于风湿痹痛及上半身水肿等证。正如《本草 求真》所言:“治风须用木防己,治水须用汉防己”。二者各有偏颇, 时宜鉴别选用。

3.现代临床常用本品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神经性疼痛、矽肺、 肺癌、白血病、急慢性肾炎、四肢浮肿、脚气及真菌所致的皮肤疾病等。

4.本品大苦大寒,易伤胃气,故对于胃气虚弱,饮食不佳,阴虚内 无湿邪滞留者,均不宜使用。若自汗盗汗,口苦舌干,肾虚小便不利, 及胎前产后血虚者,虽有下焦湿热,亦宜忌用。

5.凡水肿、腹水、脚气浮肿之实证,宜生用;若属虚证,则炒制用; 湿热痹痛,应生用;寒湿痹痛,宜炒用或白洒炒用。

6.防己用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震颤、共济失调,四肢瘫痪, 肌肉紧张性增加,四肢麻痹,呼吸抑制,阵孪性惊厥或强直性痉挛,同 时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悸,而后出现木僵和不省人事,最后死于呼 吸麻痹,窒息,心肌受损。防己的中毒剂量为30~90毫克,中毒早期 (20~30分钟),可洗胃、摧吐、导泻。如有惊厥,可缓慢注射苯巴比妥 钠O.1~O.2克;呼吸困难时,可注射呼吸中枢兴奋药,必要时吸氧和 人工呼吸。
Tag标签: 防己(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