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的生物学实质研究的可行性及其研究思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2-25
国家近期已将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重点任务之一。 而 作为中药学核心的中药药性理论也被列为国家重点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医理论专项。 可见在明确研究 目的、 重点内容, 理清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 有步骤 地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系统研究, 是中药现代化研 究的基础与先导, 也是其关键的突破口。

药性的概念

对中药药性的研究首先必须明确药性的概念。 药性一词的提出, 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 “药性有 宜丸者, 宜散者, 宜水煮者, 宜酒渍者, 宜煎膏者, 也 有一物兼宜者, 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并随药性, 不得 违越” , 那时药性主要指的是药物适宜制成的某种 制剂种类的性质。 此后,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 提出: “药性一物, 兼主十余病者, 取其偏长为本” , 将药性表示为一种偏性, 药物与其疗效有关的性质 和性能。 现代对 “药性” 较为统一的认识为: 药性, 即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的统称; 它包括药 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 作用, 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研究中药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 “中药药性理 论” , 其范畴包括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有毒 无毒、 配伍、 禁忌等诸多内容 [1] 。

从中药药性的哲学特性论述研究其生物学实 质可行性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特有的自然哲学观基础 上的, 表现为天人相应的世界观, 阴阳五行的辨证方 法, 取类比相的认识论等诸多方面。 而中药药性理论 也与中医理论一脉相承, 广泛地应用各种自然哲学 的思辨方法认识中药、 解释药理、 指导用药。 我国传 统中药学理论解释系统也就由此而具备了阴阳五行 学说的特质, 以元气论为本体, 在总结和阐释药性的 过程中也自觉地沿用了中医学所常用的思维方式, 如 感性认识、 直觉判断、 类比推理等。 因此其认识特点 具有感性、 直观、 经验性、 概括性。

药物 “气味” 的形成确有最初的事实依据(主体 感受、 药病反应) , 然而这种事实最终要在人的头脑 中形成概念, 概念又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体, 那么此时基于中国文化认识客观事物的本体视域特 点, 就不得不略化其事实依据而采用既定的理论工 具进行概念界定及理论演绎, 在元气论及阴阳五行 学说指引下整合古人认识药物作用的客观经验, 于 是形成了独特的主观形式, 赋予中药以 “四气” 来配 四时, “五味” 以配五行, “气味” 又具阴阳属性。 中药气味学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 的基础之上的。 药物虽然是一种有形之物, 但中医认 为其本体仍然是无形之气, 无形之气到底是通过怎 样的环节和方式构成具体药物形质对中医来说是不 清楚的, 也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药物的具体应用, 中 医就是从药物的具体临床应用过程中感知药物之气 的性质。 也就是说, 元气论只是一种化生论而非构成 论, 单单以其为基础是无法描述出药物的具体的特 殊属性, 只有从应用层面反推才能认识。

所以, 从中药药性形成的哲学层面讲, 中药药性 更注重的是其生物学效应, 因而研究中药药性的生 物学实质是可行的 [2-4] 。

对中药药性研究的思路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 中药药性的生物学实 质研究是可行的, 因此很多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 如 唐仕欢等 [4] 认为应从自然属性——化学成分——生 物效应——效应属性的关联规律中揭示中药药性的 内在本质; 张冰等 [5] 提出 “三要素” 假说; 张廷等 [6] 提出 “病证-效应-血清药物化学分析” 假说; 李丰衣等 [7] 认为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必须与生物学系统结合。 虽 然这些学者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但是, 还有几个 关键问题有待解决, 我们应加强这些研究。

1. 加强药-证模型的研究 中药药性与中医证 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其生物学实质研究中, 是 否建立合适的药-证模型是揭示其生物学实质的关 键。 目前, 中医证候学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如气 虚、 血虚、 脾虚、 肾虚模型成功的例子, 但远不能满足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需要, 因此应加强药-证模型的 研究, 制备适合中医药研究特色的中医证候模型, 促 进中药药性生物学实质研究取得进展。

2. 加强实验和临床相结合的中药药性生物学实 质研究 中药药性最终是指导临床、 服务临床, 因 此应在临床层面解决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 题。 因为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建立既不是来源于药物 化学层面的, 亦不是依靠现代实验手段得出的。 离开 临床研究中药药性所得出的各项研究结果与临床实 践相脱离, 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 相反, 结合临床实 践得出的药性研究结果不仅能有效地服务于临床, 还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其生物学本质。

3. 建立中药药性生物学实质的表征体系 通过 合适的药-证模型, 得出中药药性初步的生物学实 质, 然后再通过实验和临床, 使其生物学实质得以验 证, 以达到对传统药性理论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丰 富和发展传统药性理论。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反复验 证, 建立中药药性生物学实质的表征体系, 进而建立 中药药性的规范标准。

综上, 中药药性的生物学实质研究是可行的。 笔 者认为对其展开研究应加强药-证模型的研究、 加强 实验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 进而建立中药药性生物 学实质的表征体系及规范标准。

参 考 文 献

[1] 鲁耀邦,余娜,潘鸿飞.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南京: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338-342
[2] 王磊,彭劲松,杨云松.中药药性理论的哲学诠析.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3):52-76
[3] 杜文斌,张杰.中药药性理论与古代自然哲学观.辽宁中医杂志, 2004,31(3):253
[4]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 中医杂志,2010,51(4):293-296
[5] 张冰,翟华强,林志健,等.从“三要素”理念探讨中药药性之 核心构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656-657
[6] 张廷,崔瑛,申玲玲.中药药性复杂性与药性物质研究的思考.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3):585-587
[7] 李丰衣,李筠,张琳,等.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 杂志,2009,24(9):1109-1112

【作者】 丁乐; 杨人泽;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