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性的悖论与平性中药药味物质的研究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2-12
自 《神农本草经》 (简称 《本经》 )提出药有 “寒 热温凉四气” 以来, 中药四气 (也称 “四性” )作为药 性理论的内容一直为后世所宗, 直至今日。 《本经》 序例只列寒热温凉, 但具体药物的药性, 不仅有标 注寒、 热、 温、 凉药性的, 也有标注 “平” 性的。 《本 经》药性内容的前后不一致, 给后世药性内容的众说 纷纭埋下了伏笔。 如 “平不入性观” [1-3] ; “平宜入性 观” [4-5] ; “平性双向观” [6] ; “三性说” [7] ; “五性说” [8] 等。 其中, 平性是引发对四气产生不同认识的根源。 笔者在梳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粗浅之见 以就正于同道。

中药平性“平而有性”

“平而有性” 是指平性是中药四气的内容之一, 是独立于寒热温凉药性的客观存在。 东汉时期问世的 《本经》 , 序例中言: “药有酸咸 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及有毒无毒” [9] 。 虽然在序例中只提到寒热温凉四气, 但其所载药物 365种, 药性为平性者122种, 表明在汉代已经认识到 平性中药药性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 魏晋时期, 梁代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记载: “又案诸药, 一种虽主数病, 而性理亦有偏着……今以朱点为热, 墨点为冷, 无点者是平, 以省于烦注也” [10] , 这种将 中药的平性与寒、 热药性并列的标示方式, 首次明 确了平性作为寒热等同的药性, 也是后世 “三性说” 的肇始。 唐代《唐六典 ·尚药奉御》 : “必辨其五味、 三性、 七情” 。 后又自注曰: “三性, 谓寒温平” [11] 。 首 次明确中药四气内涵就是寒、 温、 平三方面。 宋金元 时期, 李东垣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总赋中记载寒性 药68种、 热性药60种、 温性药54种、 平性药68种, 并 言: “性分寒热温平, 味主抑扬……详论药性, 平和唯在” [12] 。 将药性明确为寒、 热、 温、 平, 并收载了多 数的平性药。 明清时期, 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绪 论中言: “五性焉, 寒、 热、 温、 凉、 平” [8] 。 首次提出 了五性分类法, 开创了 “五性说” 之先河。 当代, 有学 者对唐及以前所选录的本草记载的药物进行统计, 平性药物占24.36%, 位居第一 [13] 。 邓家刚教授 [14] 首 次提出并验证了反映平性药药性本质特征的理论假 说, 即 “平性药是一类独立存在的, 具有双向适用、 条件显性的药性特征” 。 张廷模教授 [15] 认为: 平性药 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平性药性也是应该独立存在的; 主张 “三性说” , 认为从药物本质上讲, 将药性分为 寒、 热、 平3类更为合理。 现行《中药学》教材虽然仍 以 “四性” (四气)命名, 但都认为平性是四性中独 立而不可缺少的内容; 并且收载了数量可观的平性 中药。 通过对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 所收载的药材和饮片进行统计, 发现其所载药物618 种, 寒性药263种, 占42.6%; 热性药216种, 占35%; 平性药133种, 占21.5% [16] 。 大量平性药的收载亦说明 平性的客观存在。

由以上平性药的发展源流可知, 平性作为四气中 独立的药性内容, 从古至今有较为一致的认识。 故曰 “平而有性” 。

中药平性“有性无功”

四气具有清热、 祛寒两方面的作用, 寒凉药性 用于治疗热证, 温热药性用于治疗寒证, 作为四气内 容的平性, 既不能清热、 也不能祛寒, 以此而言, 中 药平性 “有性无功” 。 《本经》 中记载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 表明就四气作用而言, 平性没有明确 的指向性。 我们对《本经》 中关于平性药的应用情况 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122种平性药中, 适应症 寒热不明者63种, 寒热均宜者30种, 明确适用于热证 者18种, 明确适用于寒证者11种。 其中, 不乏古今认 识不同者, 如 “黄芩: 味苦平 (今: 寒) , 主诸热黄疽, 肠澼, 泄利, 逐水, 下血闭, 恶创恒蚀, 火疡” ; “狗 脊: 味苦平(今: 温) , 主腰背强关机, 缓急, 周痹, 寒湿, 膝痛, 颇利老人” 。 由此说明: ①平性药主要 适用治疗疾病不属寒证、 热证者; ②疾病寒热夹杂、 或寒、 或热, 取平性药治疗的是寒、 热以外的其他证 候; 如 “蛇蜕, 味咸平。 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 瘈疭、 瘨疾, 寒热, 肠痔, 虫毒, 蛇痫” 。 “萆薢, 味苦平。 主 腰背痛, 强骨节, 风寒湿, 周痹, 恶创不瘳, 热气” 。 “秦艽, 味苦平。 主寒热邪气, 寒湿, 风痹, 肢节痛, 下水, 利小便。 生山谷” 。 因此 “平而无用” 是指对寒 证、 热证无治疗作用。 苗彦霞 [17] 结合一药两性及对平 性中药进行总结分析, 得出平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 后对人体寒热变化无影响作用的特性, 也说明了平 性本身对人体寒证、 热证无治疗作用。 故而, 中药平 性是客观存在的, 但有其名而无其用。

中药平性“以味为用”

平性对寒热无明确的治疗作用, 但平性药在临 床应用中有着广泛而丰富的治疗内容。 平性药治疗 作用的基础是五味, 故曰: “以味为用” 。 《素问·脏气法时论》最早概括了五味与功效的 关系: “辛散、 酸收、 甘缓、 苦坚、 咸软” [18] 。 清代汪昂 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说: “凡药酸者能涩能 收, 苦者能泻能燥能坚, 甘者能补能和能缓, 辛者能 散能润能横行, 咸者能下能软坚, 淡者能利窍能渗 泄, 此五味之用也” [19] 。 临床用药既可以取其性, 也 可以取其味。 正如清代徐灵胎所言: “凡药之用, 或 取其气, 或取其味, 或取其色, 或取其形……各以其 偏盛而即资之疗疾, 故能补偏就弊, 调和脏腑, 深求 其理, 可自得之” [20] 。 多数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是五味。 如解表 药以辛味发散表邪, 泻下药以苦味泻下通便, 理气药 和活血化瘀药以辛味消散气滞血瘀, 祛风湿药以辛、 苦味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止咳平喘药以苦泄缓解或 制止咳嗽和喘息, 补虚药以甘味补虚扶弱, 利水渗湿 以甘、 淡味通利水道、 渗泄水湿, 芳香化湿药以苦燥 之性化湿运脾, 收涩药以酸、 涩味收敛固涩、 固精止 遗等 [21] 。 常惟智 [22] 认为药味与功效有一定的离合关 系, 但也肯定了药味是功效的基础, 且五味是对药物 功效在某种程度上的归纳。 如桑寄生药性为平, 以味 辛、 苦而祛风湿, 以味甘而补肝肾、 强筋骨, 从而用于 治疗痹症、 腰膝酸软、 筋骨无力等证。 牛膝性为平, 以味甘、 酸而补肝肾、 强筋骨, 以味苦而引火下行、 利 水通淋, 从而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证、 肝阳上亢证、 迫 血妄行证等。 平性药丰富而广泛的治疗作用, 是以其 五味所表达的作用为基础的。 以此说明, 平性本身对 寒热无治疗作用, 但平性药通过药味可以有丰富的 治疗作用。

基于以上本草考证和文献分析, 并对药性研 究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我们提 出 “平性的悖论” 学术观点: 即中药平性“平而有 性” “有性无功” “以味为用” 。

基于“平性的悖论”观点的平性中药药味物质 研究思路

中药有3个基本方面: 属性、 功能和物质。 因此, 现代关于药性的研究主要有属性研究、 功用研究以及物质研究。 其中属性是中药物质形态质的反映, 功 能是中药物质形态效应的表现。 因此, 阐明了物质就 可以明了属性, 阐明了物质就可以认识功能。 可见, 物质基础的认知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 问题 [23] 。

在药性物质研究过程中, 我们提出中药 “性效同 源” 的学术观点, 建立了 “病症-效应-生物样本分析” 的系统方法。 通过该方法首先获得对中药功效物质的 认识, 然后根据 “性效同源” 的观点认识药性物质。 针 对中药性味混杂的难题, 只能选择 “同源异用” 中药 如鲜地黄、 生地黄和熟地黄, 生姜、 干姜和炮姜等药 组开展研究。 以期通过这类同源异用中药, 在化学物 质种类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中, 反映性、 味的相同与差 异, 从而对具体的性、 味物质获得认知。 在实践中证明 了这一学术观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4-26] 。 由于中药同源异用品种数量有限, 客观上限制 了我们利用上述方法广泛的开展药性物质研究。 因 此, 我们迫切寻求在现实条件下开展中药药性物质 研究的新角度。 中药 “平性的悖论” 学术观点, 是在 这一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 思考而形成的。 如前所 述, 平性药中, “平” 性本身是无作用的, 平性中药只 有 “味” 这一类关键药性。 因此, 选择平性中药开展 “味” 的物质研究, 就可以回避中药性、 味组合的混 杂性, 使复杂问题单纯化, 从而为开展中药 “味” 的 物质研究扫除了障碍, 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药 性物质的研究开辟了途径。

结语

针对古今对平性存在的争议, 通过整理本草著 作和检索现代文献, 并结合当今药性研究工作中所 面临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的问题, 提出 “平性的悖论” 学术观点。 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意义: ① “平性的 悖论” 观点的提出, 对平性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 即平性 “平而有性” “有性无功” 。 ②在开展平性药 药性研究时, 可以忽视 “性” , 只针对 “味” 进行探讨, “以味为用” 。 ③基于 “平性的悖论” 观点, 开展平性 中药 “味” 的研究, 可回避药性物质研究中性、 味物 质混杂和交叉等问题, 获得对药味物质的认识。 ④平 性药占20%-30%, 通过对平性药药味的研究, 可以 系统开展对五味物质的研究, 从而积累研究成果, 为 五味理论的现代诠释奠定基础。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李玲玲 崔瑛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