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调料 原本都是常用的中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1-08
伊尹是厨师界的祖师爷,同时也深明医道,《资治通鉴》云:“伊尹佐汤伐桀,放太甲于桐宫,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古代厨房中常用的调料,原本都是常用的中药,故而伊尹能知味通医。
 
 
“仲尼胡不彻姜食,损智深讥藏戏剧。将以愚民岂其然,半山失喜为动色。拗执谁解镌此老,一时凿说契胸臆。我疑谂之神农书,增壮胃腑良有力。”(宋代郑清之《送新姜与葺芷》)姜是古老的调味品,也常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姜的名称就来自于其医药功效,许慎《说文解字》云:“姜作䕬,云御湿之菜也。”王安石《字说》曰:“䕬能强御百邪,故谓之䕬。”《论语》记载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的食姜嗜好进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苏轼曾见耄耋老僧鹤发童颜,问其长寿妙法,老僧以食姜四十余年答,苏轼因此作诗曰:“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都不老。”李时珍说:“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在民间,也有许多关于姜的养生俗语,如“早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等。
 
“新芽肌理腻,映日净如空。恰似匀妆指,柔尖带浅红。”(宋代刘子翚《子姜》)生姜是姜的新鲜根茎,是常用的发散风寒类解表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胃、脾经,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等的治疗。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清代曹雪芹《螃蟹咏》)生姜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配伍红糖、葱白,可治疗风寒感冒轻症;配伍桂枝羌活,可治疗风寒感冒重症。生姜能温中散寒,配伍高良姜、胡椒等,可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生姜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配伍高良姜、白豆蔻,可治疗胃寒呕吐;配伍半夏,可治疗痰饮呕吐;配伍黄连竹茹、枇杷叶,可治疗胃热呕吐生姜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配伍麻黄杏仁,可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配伍陈皮半夏,可治疗咳嗽痰多色白。此外,生姜还可解鱼蟹、半夏、天南星之毒。
 
“味最辛温力最强,谁知秋热便无姜。热投荣卫俱和暖,生用风寒尽发扬。积冷晒干多速效,唾红炮黑有奇方。好茶一两须同服,赤白从教痢不伤。”(清代赵瑾叔《姜》)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是常用的温里类中药。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的治疗。
 
“自叹管君今老秃,更悲庞叟不团栾。新年辜负如筛饼,炮附煨姜胃尚寒。”(宋代刘克庄《甲寅元月》)干姜辛香燥烈,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配伍人参白术,可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配伍黄芩黄连人参,可治疗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即吐;配伍党参白术甘草等,可治疗中寒水泻。干姜有温中守阳、回阳通脉之功,与附子相须为用,可治疗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干姜善温肺散寒化饮,配伍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可治疗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
 
肉桂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屈原《离骚》)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又名菌桂、牡桂、桂、辣桂等。屈原喜食肉桂,常用其指代自己高尚的品德。肉桂号称“百药之长”,名称亦来源于其药用价值,陆佃《埤雅》云:“桂犹圭也,宣导百药,为之先聘通使,如执圭之使也。”肉桂和姜都是古代常用的辛香调料,相传伊尹曾借烹调讲述治国的道理:“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后世遂姜桂并称,用以指代调料,如宋代邵雍《问调鼎》:“请将调鼎问于君,调鼎功夫敢预闻。只有盐梅难尽善,岂无姜桂助为辛。”姜和肉桂均味道辛辣,故用其形容人的本性刚直,如近代郭象升《题王荆公诗集》:“杈枒肺腑时时触,悱恻风怀岁岁迁。谁识年来姜桂性,又回诗好到临川。”姜桂还是良药的代名词,如宋代杨万里《胡英彦得欧阳公二帖》:“两公察膏盲,与世作姜桂。挟山初作难,破竹忽乘势。”
 
“憔悴谁能赋大招,会将菌桂杂申椒。巷南邻里频相过,水北山人讵可邀。”(宋代谢薖《次韵无逸兄见寄》)肉桂是常用的温里类中药,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冲任虚寒、寒凝血滞之痛经经闭、寒湿痹痛、阴疽流注、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的治疗。《神农本草经》将肉桂列为上品,载其:“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唐代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肉桂能补火助阳、益阳消阴,配伍附子、熟地、山茱萸等,可治疗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腰膝冷痛、滑精遗尿、夜尿频多。肉桂能散寒止痛,配伍附子、薤白,可治疗寒邪内侵之胸痹疼痛;配伍高良姜、干姜等,可治疗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配伍吴茱萸、小茴香,可治疗寒疝腹痛。肉桂能行气血、通经脉、散寒止痛,配伍当归川芎、小茴香等,可治疗寒凝血滞之闭经痛经;配伍独活、桑寄生、杜仲等,可治疗风湿痹痛。肉桂有引火归元之效,配伍山茱萸五味子、牡蛎等,可治疗元阳亏虚、虚阳上浮之眩晕目赤、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
 
花椒
 
“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钩纤挂玉葱条。楼西别起长春殿,香壁红泥透蜀椒。”(宋代王珪《宫词》)花椒是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传统以产于四川者为佳,称蜀椒、川椒、巴椒等;产于陕西者亦佳,称秦椒。花椒味道辛麻,也是传统的调味品,《诗经·椒聊》曰:“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用花椒比兴女子多子多福,后世皇后所住之地,用花椒和泥粉刷墙壁,称椒房殿,“椒房”遂成为皇后的代称。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宋代刘子翚《花椒》)花椒是常用的温里类中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的治疗。《本草纲目》载:“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明代于谦《拟吴侬曲》)花椒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配伍生姜、白豆蔻等,可治疗胃寒冷痛、呕吐;配伍干姜人参等,可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配伍砂仁、肉豆蔻等,可治疗夏伤湿冷、泄泻不止。花椒有杀蛔之功,常配伍乌梅干姜黄柏等使用。花椒有杀虫止痒之功,配伍吴茱萸、蛇床子、陈茶水煎熏洗,可治疗妇人阴痒;配伍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煎汤外洗,可治疗湿疹瘙痒。
 
胡椒
 
“人生幻化水沤同,来也应空去也空。八百胡椒枉遗臭,一双琴鹤愧清风。”(明代张诩《廉吏祠》)胡椒原产印度,味道辛辣似椒,故名胡椒。胡椒口感辛辣,气味芳香,能解除牛羊肉的腥膻之味,东西方均喜欢食用,有“香料之王”的美誉。古代胡椒价格昂贵,唐朝宰相元载专权跋扈,唐代宗将其赐死,抄没家产时,仅胡椒就有八百石,后世将其视为贪墨的典型,称其遗臭万世。胡椒也是常用的温里类中药,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的功效,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的治疗。
 
“结实重番小更繁,中原无地可移根。自从鼎鼐调和去,姜桂纷纷不共论。”(明代王恭《咏胡椒》)胡椒能温中散寒止痛,配伍高良姜、荜茇,可治疗胃寒脘腹冷痛、呕吐;配伍吴茱萸、白术,可治疗脾胃虚寒之泄泻;与半夏、姜汁为丸服用,可治疗反胃、不欲饮食。胡椒能下气行滞消痰,与荜茇为末服用,可治疗痰气郁滞、痰蒙清窍的癫痫痰多。
 
茴香
 
“邻家争插红紫归,诗人独行嗅芳草。丛边幽蠹更不凡,蝴蝶纷纷逐花老。”(宋代黄庭坚《茴香》)小茴香和大茴香也是常用的温里类中药。小茴香是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痛经、少腹冷痛、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的治疗。大茴香又名八角茴香、八角,是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的治疗。
 
此外,温里类中药丁香、高良姜、荜茇,芳香化湿类中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等也是厨房常用调料。它们大多辛香燥热,能除湿健脾、温中散寒止痛,掩盖食品的腥臊之味,增进食欲。但因其辛香燥烈,有伤阴动火之弊,故用量宜少。(黄新生)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