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医病名与中医病证结合探讨中医未来发展之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0-03-05
病名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的概念,代表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因中医病名较多,容易混淆难辨。中医和西医病名命名体系存在差异。由于现代人在古文修养方面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和西医在临床上的结合应用,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成为制约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中西医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科学技术背景下形成的学术思想、学术传统,各有优点,又各有局限,直接借用西医病名、排斥西医病名、固化坚持中医传统病名均不利于中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医病名诊断应在挖掘、传承的基础上,拓展其内涵及外延,最终走向规范化。坚持临证中医和西医病名的双重诊断、病证结合、方证结合、优势治疗的思维模式,才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从而有利于诊疗路径的制定与推广,为中医药走向大众、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使中医药在未来的融合医学中有位有为。
 
1 中医和西医病名诊断概念与应用价值
病名是在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本概念,是对疾病核心的概括,代表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识病”是疾病诊疗最核心的部分[1],对后续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指导作用。如徐灵贻在《医学源流论》中言:“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然而中医和西医病名因理论体系不同,其认识疾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不同,就有不同的疾病名称。
 
中医病名具有浓厚的症状学色彩,多以患者典型的症状或体征命名,如胃痛、黄疸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疾病的部分本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既往常见的中医病名已经不能涵盖现代疾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证候等特征[2]。中医病名对某些疾病的概况过于笼统、模糊,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准确,缺乏独立性和代表性[3]。通过审视中医发展的历程,中医对疾病的认识经历了“症→证→病”的过程,同时中医病名又具有广阔的内涵及外延,如血证包括造血系统病变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还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目前医家共识多倾向于遵循传统继承、临床适应创新等原则对疾病进行命名,形成了“病→证→症”的辨证思维模式。在此模式下,病是本质,证是现象,病统辖证,证从属于病;病名为纲,着眼于疾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揭示疾病的根本矛盾;证候为目,揭示疾病阶段性的主要矛盾。
 
现代医学注重机体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变化,侧重于微观领域研究,多用物理、化学、影像等指标说明疾病的特征。现代医学立足于疾病的形态特征,一旦疾病的诊断成立,疾病的具体部位、客观原因则一目了然,治疗也就有径可寻,更易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容易形成样板,便于传教推广。
 
2 中医和西医治疗思路与疗效评价的区别
中西医的研究对象都是人和疾病,但因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治疗思路和疗效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差异。辨证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是基于病的连续性及特异性、证的阶段性及非特异性。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多强调病证结合、整体论治,既要考虑疾病的纵向特点,又要考虑对疾病的横向认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既考虑病的连续性、特异性,又照顾到证的阶段性、非特异性,辨病是准确辨证的基础和前提,辨证是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和补充。临床只有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才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辨病分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灵魂,辨病是诊断疾病第一步,分证是诊断疾病第二步,辨病分证准确因人、因时、因地制宜[4]。整体观、个体化治疗是中医诊疗思路的出发点,个体症状的改善是中医疗效的落脚点,症是中医疗效评价的关键因素。
 
西医是自然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是按照“观察、假设、求证、结论”的逻辑,借助于自然科学手段研究疾病,其特点是重分析、重局部、重演绎,轻综合、轻归纳、轻整体;还原论、实体论是指导西医诊疗思路的灵魂。在此理论指导下,寻找病灶、研究病理生理、提出治疗方法、寻找攻击的靶点、纠正靶器官病理改变是其治疗的根本宗旨,同一疾病的治疗方案具有高度一致性,具有诊疗指南可循,生化、影像、病理指标体系是其评价的落脚点。
 
3 中西医病名确定发挥中医药在现代疾病中的优势
中西医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科学背景下形成的学术思想、学术传统,各有优点,又各有局限。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中医学病名多以症状命名的诊断具有直观性,但容易出现一病多名或多病同名的现象,临床容易混淆。与中医相比,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更深刻、客观,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西医病名,无疑具有更为丰富、具体、客观的内涵,更接近疾病的本质,这或许是西医病名被广大医师接受的重要因素之一[5]。
 
中医病名应坚持道术并重、求同存异、彰显个性的原则,并参照现代医学的认识,按照符合理论体系、临床实践、逻辑规律、科学原理及命名原则对疾病进行治疗[6],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双重(中西医)诊断,病证结合、方证结合、中西医互补的治疗思路。运用西医病名与中医病证相结合,其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医的诊疗方案,加强中医的标准化,彰显中医药在现代病证中的优势。这种双重诊断模式既坚持了中医的疾病观,又引入了现代医学的认识,有利于中医医疗、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发展,促进中医学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医学接轨。如临床上遇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中医常将其归于“虚劳”范畴,但“虚”即“精气夺则虚”。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将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定义为虚劳,提示用“虚劳”命名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够恰当,因此现在临床用“髓劳病”来命名,髓即病位,劳即病性及病状[2]。通过西医病名与中医病证的结合,既坚持了中医特色,发挥了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作用,也体现了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有利于推动中医临床诊治走向大众化、国际化。
 
4 中医和西医在循证医学方面的探讨
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后,迅速在医学领域广泛传播。循证医学强调严谨科学,其结论是在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等客观对照研究中得出的,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及可靠性,临床医学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7]。
 
中国中医药循证中心的成立,意味着中医药在循证医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中医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经验反过来完善自己的认识,中医是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这与循证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医注重疗效,辨病辨证的最终目的都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疾病状态。在传统医学传承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疗效较好的中药方剂,这些药方是诸位医家对自己毕生经验的总结,且依据丰富,并经后世医家反复验证、改进,这与循证医学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的思路相同。但临床缺乏的是作用机制、疗效评价的客观证据,提供临床证据,最终形成诊疗方案。
 
循证医学重视可重复性,而在临床治疗中,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是保证可重复性的前提。中医病名的规范任务艰巨,在规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原则:从循证医学的外在真实性即实用性考虑,病名规范要合理并符合临床,体现疾病的基本病机,注意病证结合,病证定则,方证结合;从循证医学的内在真实性考虑,每个病名要确定尽量明确的切实可行的诊断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中医的整体观点,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参照西医的诊断技术和病理变化[8]。
 
5 结语与展望
采取西医病名与中医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既发展规范了中医病名,坚持了中医特色,保持了中医病证全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治疗优势,又借鉴吸收了西医病名诊断客观的长处,弥补了中医病名相对于西医病名的不足,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医与国际医学接轨,而且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更有利于病证结合、方证结合研究,使中医从个体化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也有利于制定易操作、便推广的中医诊疗路径。除中医诊断标准在业内推广外,也便于西医学人士系统学习与借鉴。此举不但对中医创新发展、科研临床教学有利,也可推动西医或其他爱好中医药人士了解中医,并为促进其学习中医药经验搭建平台,也是创建中国模式的新医药学的一个可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樊程程,张兰.从消渴慢性并发症病名谈中医病名标准化[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5):1169-1170.
[2]蓝海,侯丽,郎海燕,等.常见血液病的中医分类与命名[J].中医杂志,2019,60(9):750-753,778.
[3]侯丕华,梁贻俊,严艳,等.中医血液病病名刍议[J].中医杂志,2015,56(8):716-718.
[4]曹东义.坚持中医病名,中医才能“卓然而立”[J].中医药通报,2016,15(1):1-2.
[5]苏占清.中医病名将走向何处?[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6):726-730.
[6]向茗,林湘东,何军锋,等.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模式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7):447-449.
[7]张鹏,高静,叶熊,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8):32-35.
[8]刘清泉,程发峰,杨保林.病证结合研究是中医循证医学实现的基础[J].北京中医药,2009,28(2):101-104.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宋亚琳 王志远 程志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Tag标签: 中医(252)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