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1-09-18

疰夏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在夏令发病,故名。好发于老年及幼弱儿童。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体质娇嫩,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温热之气而致。由于体质差异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

1.脾胃虚弱型:肢体无力,胸闷不适,懒于说话,纳呆便溏。如迁延日久,患儿会出现身体异常蠃瘦,下肢痿软无力等表现以及苔腻脉虚。

2.暑热炽盛型:身热午后增高,有汗或无汗,口渴喜饮,小便量多,后期身热稽留不退,消瘦,肢体疲乏,精神萎靡,故又称“夏痿”。类似小儿夏季热。其脉大多虚数,舌红。

湿热滞气,暑能伤气;夏季暑湿内阻,往往身无大病,总体表现为疲乏不堪。

治疗脾胃虚弱型处方:黄芪12克,苍术9克,升麻3克,党参15克,白术9克,陈皮6克,神曲9 克,泽泻9克,麦冬9克,当归6克,炙甘草3克,黄柏6克,葛根9克,青皮6 克,五味子3克,大枣5 枚,生姜3片,水煎服。

功能:益气生津,除湿清暑,健脾和胃,振奋中气。该病由长夏被暑热湿气所伤,故用参芪补益被暑热所伤的元气;麦冬保肺气而生津液;当归养血和阴,与麦冬互相配合,扶助正气;二术燥湿健脾;黄柏、泽泻清泄湿热;青皮、陈皮、神曲理气消食和中;升麻、葛根解肌清热而升清气。全方合成扶正祛邪,清暑益气之方剂。

治疗暑热炽盛型处方:西洋参5克,石斛9 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15克,知母6克,甘草3克,粳米15 克,西瓜翠衣30克。功能: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多为暑伤气阴证。即暑热耗伤气津所致之证。医学名家张洁古称:“肺主气,夏热火盛灼金,则肺受伤而气虚。”因此,治疗暑热伤气者,不但宜清其暑,还须益气生津。其中荷梗、石斛、麦冬清热解暑,养阴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西洋参为主药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作用,该方清补合用,既可清耗气伤阴之暑热,又可救因暑热所耗之气阴。小儿夏季热,久热不退,气津不足者,可去苦寒的黄连、知母,加人白薇、蝉蜕、地骨皮滋阴退热;低热反复可加青蒿;热退恶寒者加香薷。

两方均治疰夏疲乏,前方以暑湿内阻,暑伤元气而设;后方为暑伤气阴,暑邪耗津所设,故暑而挟湿者不宜使用。总之,同为清暑益气,但病证表现和治疗均有区别,临床应用时应详审之。其治疗法则各有所异,方可药到病除,早日解除缠绵的疰夏疲乏,平安度过炎热伏天。 (叶乃卫)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