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10-18

  曲某,女,39岁。患者前5日因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静点头孢西丁、双黄连粉针剂,扁桃体脓点已消失;体温白天从39℃降至38℃以下,晚间则有波动,需口服安瑞克才能退热,遂来中医求诊。刻诊:发热38.5℃,周身微微汗出,昼夜连绵不绝,舌红苔略黄,脉浮数。

  因其汗不止,笔者想起《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遂处方。

  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6克(先煎),忍冬藤15克,生姜12克,大枣4枚。1剂。

  服法:嘱分三次温服,一服后喝热粥,盖被取汗,以全身微微出透汗为度,切不可出大汗。若汗出,则停后服。如无汗,二小时后,可服第二次;若再无汗,四小时后服第三次。

  次日下午,患者来电话诉:无发热,汗已止,昨晚睡得安稳,状态良好,但因是第一次服用中药治疗,故而心中没有底,问是否需要服用西药。告知无需其他药物,清淡饮食,避风寒。半月后随访未服用其他药物,一切正常。

  笔者认为,本例取效的关键,在于方证相对应,抓其主证,因而一举而效。同时,也说明经方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实际意义。读经典,做临床,应是每个中医人的座右铭。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