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鼓掌的拍法养生方 推拿手法知多少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8-15
在前段时间举行的博鳌论坛“面向未来:中医药的国际化”专场活动上,外交部原部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分会名誉会长李肇星参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场有记者问李肇星,你在参加国际会议时,鼓掌特别卖力,这是为什么?李肇星回答说,参加会议都很累,只能坐着,他就靠鼓掌来锻炼身体,手上有很多穴位,这也是中医之道。李肇星还解释自己和中医的渊源。他说,小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多亏做中医的爷爷相救才活了下来。
 
鼓掌的拍法属于中医推拿手法之一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治中医师叶康介绍说,鼓掌也是拍掌的过程,而推拿手法之一便有拍法。拍法有3个动作要领:
 
1.指实掌虚,利用气体的振荡,虚实结合,要做到拍击声,声声清脆而不甚疼痛;
 
2.拍法要以腕力为主,灵活自如;
 
3.一般拍打3-5次即可,对肌肤感觉迟钝麻木者,可拍打至表皮微红充血为度。
 
除了拍掌之外,还适用肩背、腰骶、股外侧、小腿外侧等部位。拍法的主要功效是行气活血,舒筋通络。对于风湿酸痛、重着麻木、肌肉痉挛等症都有一定的疗效,平时适当使用拍法也能达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效果。
 
开会间隙还可尝试互相拍背健身
 
叶康医师还介绍说,开会的时候除了鼓掌健身之外,会议的间隙,也可以尝试与邻座的参会人员互相拍背健身,前后座、左右座都可以。中医认为,背部脊柱是督脉所在,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共有53个穴位,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捶打可以刺激这些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的功能,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刺激背部的肝俞穴,能治肝、胃、眼病和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刺激胆俞穴,可治胆囊炎、口苦、胁痛等。现代医学也证明,人的背部皮下有大量功能很强的免疫细胞,由于人手平时不容易触及背部,所以这些有用的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捶背时,刺激这些细胞,激活了它们的功能,于是它们就“醒”过来奔向全身各处,投入杀菌和消灭癌细胞的战斗行列。
 
捶背的手法用拍法与击法。拍法,即用虚掌拍打患者的背部;击法,即用虚掌、掌根、掌侧叩击患者的背部。施用手法、动作要求协调、灵巧,着力要有弹性,每分钟60-100次,用单手或双手均可捶背可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确实是简便易行,不花分文的健身法。
 
>>>>相关链接:
 
推拿手法知多少?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人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将大拇指和其他四根指头中任意一根或者几根相对,提拿人体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一拿一放进行交替。具有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功能。
 
3.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4.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人体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等。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
 
5.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人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21nx.com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
 
6.揉法
 
用手指、鱼际、掌根以及手掌在人体中的某一个部位或者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作用。
 
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患者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
 
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
 
10.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人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肚腹疼痛、四肢疼痛等症。
 
11.抖法
 
以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的远端,用力作快速、连续、小幅度的上下颤动。具有通经络、理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
 
12.拍法
 
以手五指微曲,形成空心虚掌,稍用力在病人的患处作拍打动作。常用于颈肩、腰背、四肢,具有疏理气机、活血通络的功能。(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杨璞)
 
 
袁枚是清代著名才子。他活跃诗坛六十余年,存诗四千余首,还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作品。他享年82岁,也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他处世积极,说自己“八十不知老”,洒脱乐观的性格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其养生秘诀值得后人学习。
 
袁枚喜养兰花,他辞掉官职后,在南京的小仓山筑园造林,怡情养性。晚年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最大乐趣,便说是“好花进一觞”。而在众多的花里,袁枚最喜欢的是兰花,他曾在《偶成》里写道:“幽兰花里熏三日,知觉身轻欲上升。”就是说他置身于兰花丛中,有飘飘欲仙、爽心惬意的那种感觉。他对兰花情有独钟,在养花和赏花时,也得到了兰花的熏陶,保持了如兰花一样坚定、高尚的人格魅力。
 
袁枚退隐乡间,主要忙于读书、写作,几十年中硕果累累,他流传于世的《随园诗话》《随园尺牍》《小仓山房文集》等著作,大多是在小仓山的随园中完成的,可见他平时用脑之勤。但他在脑力劳动之余,也注意活动筋骨,做到有动有静。他每天除散步、练拳、舞剑外,还喜欢莳花弄草,修剪果木,躬耕陇亩,在读书间隙不忘做点清扫书斋等事。这些活动,既可创造清洁的环境,又使他劳而不疲,疲而不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饮食上,袁枚爱吃豆腐,整部《随园食单》,他说得最多的便是豆腐,有“蒋侍郎豆腐”“杨中丞豆腐”“张恺豆腐”“庆元豆腐”“芙蓉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冻豆腐”“虾油豆腐”等。今天从科学的角度看,豆腐也是一种良好的养生食品。豆腐富含蛋白质,每天只需要吃半斤豆腐就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蛋白质。豆腐还是一道减肥食品,又具有防癌的功效,对老年人的养生更有帮助。
 
袁枚喜欢爬山、远游等活动。即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放弃爬山运动。64岁高龄时,他写了首《病后作》,诗云:“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他号称自己是“上山不嫌高”,怕只怕山不够高。他在另一首诗里也说,自己一生嗜好很多,许多都慢慢淡忘了,但只有几件事值得回味,其中一件就是“名山扶一杖”,意思是说,就算拄着拐杖,也要坚持爬山登高。由此看来,坚持爬山是袁玫的一项重要的养生之道。
 
袁枚还认为,良好的生活态度,是决定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晚年的他虽然高寿,却始终保持着年轻活泼的心态,甚至以老为喜。他说:“姆母不知丑,西施不知好,我亦将毋同,八十不知老。”姆母和西施分别是历史上有名的丑女和美女,但姆母不认为自己丑,西施也没觉得自己特别漂亮,袁枚说自己就像她们一样,到了80岁也不觉得自己老了。虽然这是他的调侃,但也说出了他的心声。“八十不知老”,说的就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晚年。(山东滕州    古滕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