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疾“仁爱用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3-16
“仁爱用药”就是针对不同的患者群采用恰当的用药剂型和用药方法,从而解除其病痛,达到治病用药之目的。再好的医生,多么好的方,再管用的药,如果患者不能用,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说,中医疗疾应重视“仁爱用药”。
 
宣传在“心”
 
好的东西就得宣传,这就像新上市的物品一样。如果我们不去让老百姓知道,那么这件物品就很难让百姓接受,中医药也不例外。我们经过对近几年的中医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看病观察,现在来看中医的大部分是年岁较大的老年人,再者就是那些用西医西药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效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瞧中医,用中医中药治病后效果很好,他们也就相信中医了。为什么有一些老百姓愿意用西药来治病,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太了解中医,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现在生活节奏快,年轻人闲暇时间较少,如果让他们天天来煎中药,他们很难接受。一提到中医用药,不同人有不同的反应。煎药太繁琐了,药味太难闻、太苦了,我可以接受,疗效还是不错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须从“医者应云,云者,说也;患者应随,随者照办也;用者应便,便者,方便也”这方面来考虑。所以说,用药剂型宣传很重要。譬如说,小孩用蜜剂、闲暇的人用汤剂、忙碌的人用免煎剂、急症病人用煎剂或中药针剂、慢性病人用丸剂等,只有这样恰如其分的宣传,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以及普及中医药知识,才能顺利地实现。大家都来宣传中医,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微信、通过QQ聊天、通过电视媒体、通过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在老百姓心中打下用中医中药治病的根基。当然,中医人应是宣传中医药的先行者。
 
剂型在“活”
 
宣传有效了,看中医的人也就多了,但用中药治病的人还是不很多。在大多数患者的心目中,用中药就是喝苦汤汁。我们有办法,那就是仁爱用药。我们根据不同的患者群选用不同的用药方式,让其满意、舒心、快乐地用药,说白了就是要选好中药的用药剂型,中药的剂型其实也很多,有汤剂、散剂、丸剂、酊剂、蜜剂、颗粒剂、搽剂……如果我们将这些剂型灵活神奇地用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习惯的人身上,结果就大不一样了。老年人,尤其是那些退休之人、闲暇人,也就是说对中医感兴趣又有时间的人多用汤剂;对学习工作比较忙的,如学生、军人、中小学教师、出租车司机等人先用中成药或用中药配方颗粒(农本方免煎颗粒冲剂)来治病,效果如还不太理想的话就等患者有时间时再来用汤剂;对爱饮酒的人可用酊剂;对爱饮茶的可用简单的2~3味药(一般用花、叶之类)放在一起当茶饮;对慢性病疗程太长的可用一些散剂等。在选择剂型的这个问题上,中医师应根据病人的种种因素进行斟酌后灵活运用,让病人能接受为度,真正做到仁爱用药。
 
疗效在“好”
 
仁爱用药不是患者自己说了算,而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较为人性化的用药选择。疗效是“魂”。也是中医信任度的基础。如果离开疗效谈中医剂型,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说,选择剂型适宜的根本在于患者的疗效。恰当的剂型又有较好的疗效是医患共同的最佳选择。不管用何种剂型的药,保证疗效好才是最好的。
 
因此,在宣传中医药上用心,在用药剂型重适宜,在用药疗效上下功夫是每个中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考核中医人服务能力的硬指标之一。总之,仁爱用药就是让用药工序“繁”、喝药味道“烦”变成跟平常事一样的“凡”,这就是人性化用药;这就是传承中医、落实中医药服务最为理智的选择;同时这也是中医“三进”的又一妙招。(苏清华)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