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静养两相宜 明白养生健身心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12-18
诗曰:
世间生命人最珍,
运动理念须厘清。
运动静养两相宜,
明白养生健身心。
(责任编辑/王钧石)
 
        “生命在于运动”(Life lies in motion.)一语源于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随着伏尔泰启蒙思想观点的传播,这句话也日益风靡全球。
        这句话在我国希望健康长寿的民众中也是影响巨大。
        每天清晨或傍晚,进行跑步、倒走或倒跑、背部撞树或撞墙等剧烈运动的人群不少,一些人练得气喘吁吁、面红耳赤、满身是汗还在坚持硬撑着练下去。
        在他们的信念中,皆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我动故我健。
        对于“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大多数人的理解是片面的,由此也会导致一些锻炼身体的误区。
 
        靠剧烈运动来锻炼身体,并非人人适合,因为剧烈运动会使心跳达到120次以上,出现大口呼吸,气喘吁吁,口干舌燥,唾液粘稠等征象,这是达到了运动极限的表现,长期如此下去,不仅不能得到锻炼的益处,而且会伤害到身体。
        对于一些肥胖超重的人,的确需要坚持进行心跳不超过120次的稍强一些的运动锻炼来减肥、降低体重指数,以防治初期糖尿病、高血压病。
        而相当一部分人是不宜做剧烈运动的,特别是有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脑病、糖尿病合并心脑病等慢性病症的中、老年人,更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发生不良事件。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并不全面,应当理解为“生命在于适度(量)运动”、“生命在于静养”两个层次。
 
        人们锻炼身体的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要通过锻炼来改善心功能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增强能量代谢,保证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充足供血,强化身体肌肉、骨胳、关节等功能,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促进人体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四肢百骸肌肉脏腑组织器官得养。
        而这个目的不仅适度(量)运动能够达到,静养修心亦能达到。
       锻炼身体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应有两个层次,树立两大理念:
一是适度(量)运动;二是静养修心。
        体质相对好的人可以适度(量)运动,而体质相对虚弱者宜静养为主。
 
        实际上,锻炼身体要顺其自然,不能强求千篇一律,愿运动者可去运动,愿静养者可以静养,这种静养并不是一点儿也不动,而是散散步,打舒缓一些的太极拳,练练气功,练练书法,静心用脑读书思考等,读书思考可促进大脑微循环,改善脑代谢,通过大脑来协调改善全身功能。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活了98岁,曾说过他的养生秘诀有四不:不挑食,不锻炼,不嘀咕,不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这说明勤用脑也是一种高质量的锻炼身心的方法。
关于“生命在于适量(度)运动”
        肥胖者,身体基本健康的人群,运动锻炼应是“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衡量标准就是运动时的心率达到:170-年龄,这个运动强度刚好为中等。
        而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病者,或身体相对较虚弱者如果进行运动时的心率要低于这个标准,以自觉评价感到稍累,微微出汗,不觉气促就行了。
        运动不仅要有有氧运动这个“度”,而且还要有“量”,日常运动的“量”最好按照“1、3、5、7”数字进行。
 
“1”是每天坚持至少运动一次。
“3”是每次运动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不超过60分钟。一般运动时间的长短与运动强度有关,若运动强度相对较大,则运动时间可在30分钟以内,若运动强度相对较小,则运动时间可以长一些,如散步,也可进行1~2小时。
“5”是指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贵在持之以恒。
“7”是指运动时每分钟心跳数应当基本达到有氧运动的标准,大致为170减去本人年龄数,有慢性病或身体相对虚弱者自我评价适中即可
关于“生命在于静养”
        这个理念非常重要,适合相当一部分人群,特别是有慢性病或身体相对虚弱者。
        这个静养包括养身和养心两端。
        为什么说静养包括养心呢?佛家认为病由心生,现实的确如此,目前可知,很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癌症等,多与怒恨怨恼烦等不良情绪及心理不平衡有关。养心是治病的根本,失衡的心态得到修整,不会发病而且得了病自然会缓解或稳定。
        有关专家对终生以静养为主,不做激烈运动的人,如作家、书法家、画家和科学家、学者等进行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这些人群中长寿者居多。
        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氧化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能量多,促进衰老;在静养时,还原合成占上风,新陈代谢减慢,储存能量多,延缓衰老。
 
        人在静养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都相应降低,这种新陈代谢减缓的积累效应,势必使寿命得以相对延长。
        特别是修练气功者,调身、调息、调心,静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气内守,静极生动,经络通畅,气血运行不息,身体各种物质得以更新,各种机能得以提升。
        自古以来,和尚、道士们大多长寿,这与他们经常坐禅入静有很大关系。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