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 阳气主“生”肝气主令的时段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2-19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释义:春季三个月,是天地之气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万物均于此时发生。我们要顺应这个季节的自然之气的变化,要晚睡早起,在庭院中大步行走,头发要披散,衣着要宽缓,保持情志舒畅,要放生不要杀生,要给予不要索取,要赏赐不要惩罚。这是顺应春季的变化,也是养生之道。(责任编辑 / 冯欣宇)
春季的生化特征
 
阳气主“生”的季节
到了春季,随着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的变短,白天开始延长,日照时间开始增长,气温逐步升高,并且随着这种气温和日照的变化,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开始活跃起来,不仅植物开始发芽吐绿,动物也蠢蠢欲动,昆虫、青蛙、刺猬等从冬眠中慢慢苏醒。
 
因此,《说文解字》有“春,蠢也,动也”之说,似乎春之本意就是虫类生物的蠢蠢欲动。在自然万象出现以上活跃的征象的同时,人类的生命也伴随自然界阳气的上升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处于生长期的孩子,在春季生长速度加快;人体的气血开始向头面部、四肢等聚集,人的面色开始红润;女性在冬季变重的痛经此时有所缓解,等等。我们说四季万物的生化特性是生、长、收、藏,实际这也是对阳气不同状态的一种描述。春天气温上升、日照增加,就是阳气的“生”,有了春季的阳气之“生”,才有夏秋冬季的长、收、藏的变化,也就有了生命活动的生长、发育、成熟与结果,因此,春季阳生顺利,是一年自然界中生命活动健康的保证。我们人体也是如此,人身小天地,宇宙大自然,要保证人体生命在四季的健康,就要顺应春季阳气这种“生”的特性,养生就要围绕促进人体阳气的“生”来进行。
 
肝气主令的时段
《黄帝内经》认为,我们人体的五脏与四季存在着一种通应关系,即五脏分别有各自所主的时令,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五脏在其各自主令的季节,会表现出其功能属性最强,并最易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伤害的特点。这就像是学校安排值日生,某生在其值日的日期,不但会把个人的性格、能力非常充分地呈现出来,而且,因其负担整体的工作较多,气血耗损最大,因而也最易患病。春季在人体是肝气主令的季节,因此,春季最易影响的是肝的功能。肝在人体之中,通过主持气机的舒泄而影响情绪,调节血液,开窍于目,色主青,味为酸。
 
春季怎样吃饭
养阳为上,宜性温热
《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语,说的就是春天的主要养生原则是要把人体的阳气养好。实际上,对我们人体来说,十之七八的疾病都与我们人体的阳气不足、寒邪内盛有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说我们人体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如果阳气失常,我们就会得病甚至死亡,因此,养护好我们人体的阳气,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而《内经》又告诉我们,养阳气的最佳时令在春季,春天把阳气养足了,才能保证这一年阳气均不虚衰,保证身体在四季中的健康。
 
养阳气的方法,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比如葱、姜、牛羊肉等,所以火锅并非冬季的专利膳食,春季也可以吃。而对那些有明显阳虚阴寒体质的人来说,可以服用小剂的四逆汤、桃花酒等,这样等到了秋冬季节,身体会感到很舒服。
对于儿童来说,春天是身体长高的主要时节,同时,《内经》认为阳主生,因此,在春季对于生长期的孩子,饮食尤其要注意阳热食物的补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各种肉类,包括鸡肉、牛肉、羊肉等均为辛热之品,故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一则顺利长高,二则不致于出现各种营养不足的虚弱病症。
 
药食良方
四逆汤
组方:熟附片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5克、红枣10枚,水煎30分钟。每十日饮用三剂。
适用人群:四逆的含义即四肢逆冷,因此,此方适用于平素手足发凉,下肢冷痛;易于感冒,鼻塞、流清涕;胃脘畏寒,食冷则痛胀;女性月经量少,经期腹痛、腰痛,小腹发凉,白带量多、清;男性腰腿酸软,遗精滑泄;老人咳嗽、痰液清等诸症之人。
促进肝气的疏泄与升发
(1)色宜青绿
这里的“绿色食物”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健康或卫生的天然食品,而是指青绿色的蔬菜,因为青色、绿色是入通于肝的,为养肝气,除眼睛多看绿色的景色外,饮食上也可以多食用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以助益肝气的升发。同时,春天阳气上升,有很多人会因此出现一些火热上扰的征象,绿色的水果、蔬菜还可以清解虚火。
 
(2)味宜增辛甘、减酸
在五味上,《内经》对于一般人的饮食与肝气异常患者饮食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健康人应以辛味为主,食酸要少些,因辛味主于发散,酸味主于收敛。因此,辛味符合春季之气的生发特性,而酸味不利于肝的疏泄。大葱、生姜、薄荷、大蒜、竹笋、豆芽、韭菜、香椿、荠菜等亦为辛散之物,为春季的宜食之品。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除了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之外,还要多吃些甘甜的食物,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甘味气性柔和,可使肝气柔和的生发;同时,甘味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春为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为了预防肝木克土,出现脾胃之气的衰弱,要多食用甘甜的食物,如五谷中的糯米、黑米、黍米、燕麦、红枣,蔬菜中的冬葵、南瓜、胡萝卜、菜花、莴笋、白菜等皆为甘味。因此,甘味食品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适宜的春季食品。
 
春季补养食谱推荐
红枣枸杞糯米粥
做法:红枣100克、糯米100克、枸杞子30克,淘净后入水,熬煮40分钟。
功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可用于脾胃虚弱、气血虚少的患者。以晚饭食用为宜。
 
胡萝卜菠菜粥
做法:将胡萝卜1~2根、粳米100克加水煮粥。
功能:清热疏肝,润肠通便。可用于春季火热上炎而致的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的患者。以晨起饮用最佳。
 
春笋鸡汤
做法:土鸡500克、春笋250克、香菇50克,生姜、大葱、料酒各适量。将所有食材洗净,入锅内炖煮40分钟。
功能:疏肝养胃,补益气血。可用于任何体质的人群。
 
春季多发病的饮食调养
对一般人而言,上述的原则和饮食都非常有利于春季的养生,但对于某些春季易发疾病,如高血压、失眠、抑郁症、过敏性疾病等,则应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饮食性味。
高血压
高血压易于出现头晕、头痛,属于肝阳上亢所致。春季阳气发越,是高血压患者病情易于出现波动或加重的季节,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季的饮食应在温补阳气的基础上辅以清肝热、抑肝阳。食物以温补为主,再加辛凉酸收之品,如在食鸡肉、羊肉、牛肉时 ,辅以芹菜、荠菜、青皮萝卜、薄荷、乌梅、山楂等。同时,保持大便的通畅,并使用一定的祛湿利尿之品,以降低血容量。
 
药食良方
银耳山楂羹:银耳40克、山楂30克、白糖50克,共煎水饮用,每日1次。
乌梅白糖水:乌梅15克、白糖30克,共煎水饮用,每日1次。
抑郁症
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从临床表现来看,这类患者多表现出痰热内盛的症候,其原因就是肝气升发不利,郁滞于内,随阳化热。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一方面应该疏泄肝胆之气,促进肝气的升发;另一方面清其内在痰热。饮食也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药食良方
薄荷粥:糯米50克、新鲜薄荷叶10克、生姜10克、红枣30克。先将糯米、生姜熬制熟烂之后,加入洗净的薄荷,煮5分钟即可食用。
甘麦红枣汤:炙甘草15克、淮小麦50克、红枣10枚。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
玫瑰陈皮茶:用玫瑰花5克、陈皮5克,泡水代茶饮,每日数杯。可以疏肝理气,行气活血。
忌食之品:
鱼、牛、羊,麻辣、油炸,以及酸味食物。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