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阖、枢志要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06-15
太阳为开为表、阳明为阖为里、少阳为枢机为半表半里之论受到推崇, 八纲与六经的辨证体系因此沟通起来, 囊括六经外感及杂病内伤。虽然存在争议[1,2,3], 但如是体系被认为是经典理论的重要部分[4], 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乃至经方学派的重要认识[5,6]。
 
圣贤立意常精而深、简而远, 而至于后世, 却有时不免“书约而弟子辩”。“开”“阖”“枢”被历代注家、医家从不同角度解读发明, 赋予许多新的意义乃至个人见解, 见仁见智者有之, 渐离本旨者亦有之。然而攻乎异端, 不若正本清源, 当为“开”“阖”“枢”解清原旨、原意。
 
“开”“阖”何解?
“开”“阖”“枢”的提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讲:“是故三阳之离合也,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灵枢·根结第五》也讲:“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素问》《灵枢》各81篇, 总计不过十数万言, 堪称“书约”, 而各有一篇明文载述“开”“阖”“枢”, 甚至连语序都并无二致, 可见“开”“阖”“枢”在当时受到的公认和重视。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曾用“开”“阖”“枢”讲解医理:“因于寒, 欲如运枢, 起居如惊, 神气乃浮”,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 寒气从之”。《说文》对“枢”字解做:“樞, 戸樞也”。“户”字, 象形“门扉”;《说文》解“扉”, “戸扇也”。枢, 指“户”的转轴, 即门轴。《吕氏春秋·尽数》讲:“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动也”, 这里的“枢”即门轴。《尔雅》讲“阖谓之扉”, 老子讲“天门开阖, 能为雌乎”。于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讲的“阳气开阖”就可解了, 是在描述阳气的状态:开, 犹如门户敞开;阖, 犹如门户关闭。更进一步解, 那么所谓阳气处在“犹如门户敞开”的状态, 又到底何解呢?而返观《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 其实问题原本是清楚的。
 
《素问·阴阳离合论》开题之句:“余闻天为阳, 地为阴, 日为阳, 月为阴, 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 人亦应之”。本着中医学一贯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方法, 古人从天地阴阳取象比类于人之阴阳, 《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天地阴阳即照应人身阴阳, 如果能获知其对天地阴阳的认识, 也就能解清其对人身阴阳的认识。即所谓“阴阳者……推之可万……然其要一也”。
 
可将《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讲“出”与“离开”相对比, 则“出”在于天地万物之阴阳:“天覆地载, 万物方生”, “天为阳, 地为阴”, “未出地者, 命曰阴处, 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 命曰阴中之阳”。“离”与“开”在于人身之阴阳:“离合”是为篇名, 也是论证中心, 全盘都是在论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的主题, 而对于“开”“阖”“枢”的原旨文中更有明确的讲法,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 太阳为开, 阳明为阖, 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 太阴为开, 厥阴为阖, 少阴为枢”。
 
纵观前后, 文中“出”“离”“开”3个概念的意义是基本一致的, 近于白话文“离开”的意思, 与“表里”没有关系[3]。可以推知, “开”即是“离”, 离开之意;“阖”即是“合”, 和合之意。而从文法而论, 这样理解更是合于《黄帝内经》的一贯行文, 前后篇章皆准此, 仅举几例, 如《灵枢·经别第十一》讲:“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灵枢·行针第六十七》讲:“其阴阳之离合难, 故其神不能先行也”。而《素问·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通篇在讲“真气”与“邪气”的“离合”, 主旨是病邪初入人体, 正气与邪气未合, 病气未有定处, 及早治疗, 可以使病尽早痊愈。如果强解做“表里”, 则甚乖于原意。
 
阴气原在阴分之中, 犹如“未出地”, 尚在“阖”的状态, 即关上门不与外界沟通的独居状态, 其气称阴中之阴, 三阴中之阖气。气的永恒的运行发展的天然之力使阴气转盛, 盛阴越出阴位, 则入于阳位, 犹如“出地”, 阴气在于“离”“开”的状态, 即门开而与外界沟通的状态, 其气称阴中之阳, 三阴中之开气。于是原文总结为“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而至于“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句话, 也常被单独从前后文中摘出而做各种“神秘化”的发挥, 但本文认为, 如果放回前后文, 可得到相对脚踏实地的解释。孔子讲“必也正名乎”, 本文认为“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的意思是, 阴气之表现而相对于阳气的“位置”, 给了三阴相应的“开”“阖”“枢”的名称, 而三阴无论怎样的表象, 还是以阴气为本质。
 
文中既已阐明阴气的“出”“离”“开”, 至于阳气的“出”“离”“开”之理, 以古人一贯的临文避复、举一反三的习惯和素养, 略去不论是很自然的。
 
解“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阖”
1.何以太阳太阴为开、阳明厥阴为阖?
《素问·阴阳离合论》在篇首讲万物方生, 气弱时未出地, 处于阴, 气盛出于地, 而入阳, 譬喻人身之阴阳气的运行。“阖”为气纯守雌, 阴藏阴位, 阳在阳中, 犹“水至清则无鱼”, 杂而制大, 纯则制小。“开”为气盛而出离其位, 阴至于阳, 阳至于阴, 终至阴阳相感、阴阳转化。于是以气数而论, 太阳为巨阳, 三之气, 太阴为至阴, 三之气, 故太阳、太阴气盛已极而为开;阳明为二阳合明, 二之气, 厥阴为绝阴, 一之气, 阳明、厥阴气弱守纯为阖。
 
2.开阖诸气所在的临床意义
太阳为开, 阳盛出阴, 故巨阳之病反为伤寒;太阴为开, 阴盛出阳, 至阴之病, 反如《伤寒论》所讲, 少阴厥阴皆厥寒, 而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 正《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谓“阴中之阳”。阳明守阳, 故病闔热不寒;厥阴守阴, 故多死证不治。
 
3.“枢”又何解?
3.1以“少”为枢、稍离为枢
少阳、少阴为枢, 以“少”为枢。“少”者“微”“渐”之象, 稍起也, 渐趋也。阳气稍离阳位, 将由阳位渐入阴位;阴气稍离阴位, 将由阴位渐入阳位。于是, 少阳少阴, 皆出入机转, 此二少之气命曰“枢”。所谓“欲如运枢”, 气如动转之门扉一般, 阳气冲虚之时抱朴于阳位, 阳气渐转盛, 枢于少阳而门扉开启, 盛气注于阴位;阴气幼弱之时守一于阴位, 阴气渐转盛, 枢在少阴而门扉开启, 盛气注于阳位。
 
从“取象”角度来看, 凡“门轴”, 上部之“门头”与下部之“门墩”两端当各有“轴承”, 无两端者不可为“轴”。少阳者“厥阴之表”, 气在胁肋两侧, 少阴者, 有两肾, 皆如门轴两端。厥阴、太阴在少阴之轴的两侧, 阳明、太阳在少阳之轴的两侧 (见图1) , 气如门扉扇动出入, 才有阳气出而见阴之阖气, 阴气出而见阳之阖气。从“气数”而论, 阳由枢气而见阴之阖气, 阳之枢气少阳, 一之气, 阴之阖气厥阴, 也是一之气;阴由枢气而见阳之阖气, 阴之枢气少阴, 二之气, 阳之阖气阳明, 也是二之气。以上“气数”之事, 本文认为并不能完全用巧合解释, 似有阴阳感应之机。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图1《素问·阴阳离合论》六气相贯立体示意图
 
注:茶色白色为外, 白色为右, 蓝色为内。
 
3.2阴阳之枢的临床意义
以“少”为枢, 若少阳枢折, 阳气不可枢转, 则郁热不除, 故而凡郁结皆从少阳论治。与《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各有所枢的理论不同, 目前中医多是强调少阳主枢, 相关理法方药也较为完备, 而对少阴之枢, 或者语焉不详, 或者清谈高论而难以落实于临床。本文对少阴之枢做如下假说:若少阴枢折, 阴气不可枢转, 阴精不化, 阴形不转, 皆从少阴取法。阴精不化者, 精不化形, 命门清冷, 生殖不利。阴形不转者, 形不得正化, 或发育迟缓, 或早衰易老。少阴为命门、天癸, 阴动、阴化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讲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之变, 生命体的由幼至老, 阴形的发展变化, 枢转化生之力即在少阴, 所谓“肾者主水, 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 筋骨解堕, 天癸尽矣。故发鬓白, 身体重, 行步不正, 而无子耳”。
 
3.3以动为枢及其临床意义
既然是“枢轴”, 必内寄动越之气, 基本特点是“动”, 是活跃、运行、发展、变化。少阳为生升发跃之气, 阳动之气, 所病皆动, 寒热往来, 急烦诸逆。明清温补学派更有类似“走马灯”中之“火”的比喻, 认为形骸阴气之动, 有赖于少阴之枢。故动与不动之病, 从少阳、少阴取法。
 
3.4以火、热为枢及其临床意义
枢在少阳、少阴, “少阳之上, 火气治之”;“少阴之上, 热气治之” (《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 , 故本文认为, 六气以火、热为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讲:“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刘河间讲:“六气皆从火化”。丹溪翁讲:“气有余便是火”。张介宾讲:“气不足便是寒”。六气盛衰, 以火热为枢, 大而化之, 火热之气更枢转调合六气盛衰, 五脏六腑气皆可从寒凉温热而调, 原理正在于“火、热为枢”。
 
温为热之渐, 火为热之极[7], 从病机、病象而论, 火热有相近之处,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著名的病机十九条讲, 皆属于火者, 如诸热瞀瘛,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 诸逆冲上, 诸躁狂越, 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热者, 如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等。种种火热之病, 又皆有动越之象, 岂非枢气。
 
论其治法, 临床上有“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 的直朴之法, 又有“泻南补北” (《难经》) 的老成心术, 而其本在于“火郁发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 , 苦寒直折不可为本。
 
3.5以“少”为枢的临床意义
治法之要, 在于调“枢”;调“枢”之法, 以“少”为要。千般疢难, 可谓不越八纲,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虚实盛衰, 由枢气而离合, 寒热之变又在火热之枢, 故本文认为, 若平调阴阳六气, 当以平调枢转之气为要。故曰:治法之要, 在于调“枢”。
 
古人尚冲虚冲和、中正平和之道, 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 理法方药亦然[8]。以“少”为枢, 枢气为“少”、为“稍”、为“渐”, 调和枢机乃至其他用药之法皆当平和, 不可过正。
 
和调枢机, 历代医家常宗经方柴胡之剂。多数柴胡剂中柴胡用量很大, 如“半斤”, 以斤记, 当时半斤是八两;而唯四逆散柴胡用“十分”。因其他柴胡剂用治“外证”, 四逆散之柴胡用治阳郁之逆, 为调枢之药, 故当“少”。此正所谓“调枢之法, 以少为要”。
 
其他很多用药之法也是如此。经方中多次提到“少少令和”之法:“太阳病, 发汗后, 大汗出, 胃中干, 烦躁不得眠, 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令胃气和则愈”;“渴欲饮水, 少少与之, 但以法救之”, 厥阴消渴也如此;又如“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咽中伤, 以药“少少含咽之”等。古人气食少火、少火生气之说也是从此处立法。
 
故本文提出“少和枢气”之略, 用以平调阴阳六气而至于中和。古时称中医药为“至精至微之道”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 信言不虚, 和调枢机当入微, 中病为度, 不为已甚, 过犹不及, 不可如粗工之凶凶。
 
3.6枢气在中及其临床意义
阴阳离合之理, 以阴气而论, 阴阖之气居于阴, 阴开之气离于阴而居阳;于是枢之气乃是阴稍离阴而未离, 枢气居于中, 是阴气由衰转盛的中间点。汉语中有“中枢”“枢中”“枢干”“枢要”等词汇, 皆取“中”之意象。
 
枢为居中之气, 中医的治疗目标是“枢调致中”。尤其是在正气衰少之时, 或病势微妙之处, 所谓“阴阳虚实之交错, 其候至微” (《伤寒论·伤寒例》) 。经典中有时讲邪去正安, 有故无殒, 急则治标, 或急下存阴, 或急当救表;有时又讲邪去正亦去, 或急当救里, 或缓中补虚, 正所谓“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既然如此, 治疗的目标和终点应该是什么?《素问·五常政大论第七十》讲道:“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 十去其九。谷肉果菜, 食养尽之, 无使过之, 伤其正也”。认为“化不可代, 时不可违”, “无代化, 无违时, 必养必和, 待其来复”。正邪交争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各种疾病状态是正邪消长的动态平衡或失衡使然, 治疗的目标和终点也只是恢复到某个对健康最有利的正邪平衡的状态, 即恢复正邪之和, 而后“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纷繁复杂, 但从整体上看是两点, 其目标是对抗病原体和替代人体功能, 在古人看来应该是“夺天地之造化”的壮举, 这样的目标“完美”而“彻底”。在“十去其九”之后, 想通过药物的作用得到“完美”而“彻底”的结果, 这样的做法其实正是以人力代替“天地造化”之功, 违反了圣贤“化不可代”的告诫, 美好的愿望恰恰常因此无法实现。
 
总之, 枢气在中, 治当枢调致中, 致正邪之中和。理法方药当中正平和, 不可偏于一端。不一定要除邪务尽, 肆意攻伐, 也不可纯任呆补。
 
4.阴阳之“坐标”
可以看出, 古人对阴阳的判定起初是基于“位”。以“位”可以定下坐标, 在此基础上三阴三阳的位置也即定下。
 
其一, 上为阳, 下为阴。“天为阳, 地为阴”, 故上为阳, 下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讲:“中身而上, 名曰广明。广明之下, 名曰太阴”, “少阴之上, 名曰太阳”。
 
其二, 身前为阳, 身后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可能是遵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的说法, 以身前为阳, 以身后为阴。所谓“圣人南面而立, 前曰广明, 后曰太冲”, “太冲之地, 名曰少阴”。
 
其三, 外为阳, 内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讲:“外者为阳, 内者为阴, 然则中为阴”。《素问·金匮真言论第四》也从天人相应讲阴阳之位:“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 则外为阳, 内为阴”。
 
5.三阴三阳之位
黄帝内经》所载方剂仅13处, 药品寥寥无几, 总的来说, 侧重讲刺法。《素问·阴阳离合论》的三阴三阳, 也偏于经络腧穴角度立论。“太阳根起于至阴, 结于命门, 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 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 名曰阴中之少阳”;“太阴根起于隐白, 名曰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 名曰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 阴之绝阳, 名曰阴之绝阴”。经络腧穴所布是一个面, 甚至是立体的, 但其气化的“中心点”的位置在古人心目中是有定位的。理清这些位置, 是认清藏府阴阳气化运行的锁钥, 其地位当高于单纯经络、腧穴、器官的形与位。
 
原有的论述大体是:圣人南面而立, 前曰广明, 后曰太冲。中身而上, 名曰广明。太冲之地, 名曰少阴。少阴之上, 名曰太阳。广明之下, 名曰太阴。太阴之前, 名曰阳明。厥阴之表, 名曰少阳。根据“阴阳之坐标”和“三阴三阳之位”, 可以得出立体的图景, 见图2-图3。

 图2《素问·阴阳离合论》三阴三阳之位示意图
 
注: (1) 广明阳明在前, 太冲少阴在后, 故曰负阴抱阳。 (2) 阳处阳位 (前) 者阳明阖, 二阳合明, 渐离为少阳枢 (表) , 出阳入阴位 (后) 为太阳开;阴处阴位 (中) 者厥阴阖, 两阴交尽, 渐离为少阴枢 (后) , 出阴入阳位 (后) 为太阴开。 (3) 太阴→阳明→少阳→太阳→厥阴→少阴→太阴。

 图3《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身以下三阴三阳之位横断面示意图
 
注:阳明在上, 太阴在下。厥阴在上, 少阴在下。厥阴之侧, 正对少阳。太阴直上, 是为广明。少阴直上, 是为太阳。
 
三阴三阳的开阖枢, 在“位”的问题上基本理清如下。人体以“中身”为界分上下。“身”字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而非全身, “中身”应是躯干的中心点。于是观人躯干: (1) 前上之位为“广明”, 此正胸肺宗气之位。广明之下为太阴, 太阴之前为阳明, 则前上之位论三阴三阳岂非于阳明治下, 并非太阳与少阳。于是很自然的得出相应临床意义:肺象阳明, 气罴极则至厥阴;肺为阖藏, 不阖则病, 病在不阖;故所病皆在气之过开与不枢, 治本当阖降解利。 (2) 后上之位为“太阳”, 正督脑脊背之位。 (3) 前下之位, 阳明在前, 太阴在后。若细论上下, 阳明为阳, 当在太阴之上。故阳明之位为胃;太阴之位为肠腑, 且以今之小肠为主。太阴直上为广明, 若只论前后, 则阳明在广明之前, 为人身最前之气, 可谓身之前卫, 故曰阳明为卫。 (4) 后下之位, 厥阴在前, 太冲少阴 (太冲之地又曰少阴) 在后。太冲少阴直上为太阳, 太阳及太冲、少阴为人体最后之气, 故为藩篱。若论上下, 厥阴一阴, 少阴二阴, 故少阴居下, 这也合于厥阴肝在少阴肾之上的位置。《黄帝内经》曾讲肝为中焦, 至温病学派才视为下焦。 (5) 两侧为少阳, 而正在厥阴之侧位。
 
黄帝内经》所论之奥妙在于, 人体三阴三阳的“位置”恰恰合于其开阖之理。厥阴在后在下, 又在太阴少阴之内, 后、下、内皆属阴, 厥阴可谓位于阴位中之阴位, 阴气位于阴位者, 犹如“未出地”, 故为阖;太阴在前, 前属阳, 阴盛而至阳位, 犹所谓“出地者”, 故为开。同理, 阳明乃至广明, 在前、在外, 是阳位之阳气, 故为阖;太阳在后, 阳至阴位, 故为开。本文推想枢气之理, 少阴、太冲, 为阴而在外, 少阳, 为阳而在下、在中, 皆枢转之势。
 
需要指出, 原文中讲:三阳皆为阴中之阳, 三阴皆为阴中之阴, 并非从“位置”角度论述, 而是根据经络“根结”之说 (《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第五》皆有此说) , “根”在于下, “阴为之主”。
 
6.三阴三阳气化流注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主旨之一是强调三阴三阳的紧密联系而成整体:厥阴、少阴、太阴三阴,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 搏而勿沉, 名曰一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阳, “三经者, 不得相失也, 搏而勿浮, 命曰一阳”。而三阴三阳, “阴阳, 积传为一周, 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意极深邃。《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讲经气:“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 而《素问·阴阳离合论》讲三阴三阳之气, 气形相成, 传为一周, 可见藏府阴阳之气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 贯通一气, 成一整体;而且气行相贯, 流注如环, 除非外力干预, 则永远发展运行, 永远不见端际。揭示三阴三阳气化流注的具体形制当是重大命题。
 
6.1由阖贯入枢, 由枢贯入开, 是气化流注的基本形式
首先, 开枢阖即是阴阳气发展转化、贯通流注的基本形式。以阴气讲, 阴气始成未盛, “未出地”, 在于阴位, 即阖之气厥阴;气化气行, 发展转化, 阴气盛而出离, “出地”, 在于阳位, 即开之气太阴;枢气为始有出离之机, 渐离未离, 未离已离之间, 即枢之气少阴。于是三阴相贯之序为:阖→枢→开, 即厥阴→少阴→太阴。同理, 三阳相贯之序为:阖→枢→开, 即阳明→少阳→太阳。
 
6.2阴气从开气贯入阳气, 阳气从开气贯入阴气
三阴三阳开枢阖如何相连相贯?《黄帝内经》阐述“阴阳之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讲:“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讲:“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故阴主寒, 阳主热, 故寒甚则热, 热甚则寒, 故曰寒生热, 热生寒, 此阴阳之变也”。这与古典哲学思想物极必反、物壮则老一脉相承。阳盛已极, 则必阴转, 阴盛已极, 则必阳转, 是自然之理。于是当从阳开之气而贯于阴, 从阴开之气贯于阳。开之气, 阳在阴位, 阴在阳位, 由开之气开始阴阳转化, 渐入阴阳相异之位, 也符合阴阳之变的走势。
 
阖之气, 阴在阴内, 阳在阳中, 如果是纯阴直接变为阳气, 纯阳直接变为阴气, 这与阴阳传变一周之走势不符。故“阴阳之变”不当直接从“阖”而起。
 
至于枢之气, 阴阳各有枢气, 阳枢之气枢机于阳之开阖, 阴枢之气枢机于阴之开阖, 并没有直接总枢阴阳之变的枢气。枢为“中枢”, 枢之气当是中见之气, 阳枢当在阳气由弱转盛之中点, 阴枢当在阴气由弱转盛之中点。于是阴阳之变, 无论阴盛变阳、阳盛变阴, 不当直接由枢之气出入。
 
6.3开气当贯入阴阳相异的阖气
开之气下一步所直接贯入的, 不应是盛气。这一点可参照古人的太极图阴阳转化之理, 阳至极盛时, 阴气初生而不盛, 阴至极盛时, 阳气初生而不盛, 即所谓“冬至一阳生, 夏至一阴生”。阴阳之变又不应直接由枢之气出入, 以排除法, 如此推演则开之气下一步所直接贯入的当是阖之气。另一方面, 以阳气而论, 阳开既然入阴, 初入当为纯阴之气, 不当是阴开之气或阴枢之气, 也是易解之理。
 
6.4三阴三阳气化流注的全景
于是太阳之气当贯入厥阴, 太阴当贯入阳明。六气相贯为环, 则依次为太阴→阳明→少阳→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此即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相贯之道。
 
最大的奥妙在于, 如此推演而出的六气相贯, 竟恰恰合于五运六气的生化之道。《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讲:“少阳之上, 火气治之;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太阳之上, 寒气治之;厥阴之上, 风气治之;少阴之上, 热气治之;太阴之上, 湿气治之”。天行六气与地运五行, 有一气不能配属为对, 正是少阳, 而如果将太阴→阳明→少阳→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气化之环中的少阳“取出”, 则成为土→金→水→木→火→土, 正是五行相生之环。而又恰恰只是少阳, 在躯干两侧, 如果“取出”少阳, 六气运行之环成为平面, 加入少阳, 成为立体。可参看图1, 图4。

 图4《素问·阴阳离合论》六气相贯矢状面示意图
 
注:除少阳外, 其他皆可在矢状面描述, 少阳在厥阴之表。
 
7.三阴三阳气化流注的临床意义
“呜呼!远哉!天之道也, 如迎浮云, 若视深渊, 视深渊尚可测, 迎浮云莫知其极” (《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 。气化流注之道, 其意义可谓深远重大, 略知阴阳往来之道, 则可稍迎浮云, 稍测其极。
 
太阴阳明为后天之本, 《黄帝内经》有太阴阳明专论, 太阴之开, 则阴入于阳, 太阴入阳明, 阴阳相转, 太阴阳明为六气阴阳枢纽, 是阴气转阳的枢纽, 许多疾病可从脾胃转输之道论治[9]。经方中有极阴的死证从吴茱萸汤取法以期转阳之机的例子:先讲“吐利躁烦, 四逆者死”而后讲“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
 
阳明从少阳枢机而至太阳, 少阳枢机不利, 多有阳明胃证, 此其道也。后世治胃, 也多从木火取法, 如治脾胃气滞诸方。
 
少阳两端为阳明与太阳, 故少阳气不通和, 开阖拂郁, 病呕逆寒热。从大处看, 少阳使气化流注成为“立体”, 《素问·六节藏象论第九》讲“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少阳主枢之论治体系,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中, 都大有可为[10,11]。
 
太阳之入于厥阴, 经气当由督脑会于巅顶, 太阳寒热之病, 本多风化, 成痉瘛搐搦诸症, 此开阖不利可为病源。
 
厥阴左右为太阳、少阴, 正寒热两端, 故厥阴多寒热错杂, 气化使然。方药典型, 如乌梅丸法。
 
厥阴气下少阴, 疏泄二阴, 前后阴之病, 可从肝论治;肝气也可从前后阴而泻之, 如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之法。
 
气从少阴贯入太阴, 命门火入于中土方可生化, 否则土湿难化, 多发为脾肾虚寒, 完谷不化, 五更泄泻, 治当温补少阴。方药如附子理中丸、四妙丸之法。
 
以上仅简述六气流注临床意义之大略, 每处气行流注中的利与不利、过与不及各种证象, 都可成庞然的论治体系, 医家多有论述。
 
古人学问的极致境地, 常是“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但若不顾原始文献结合实证的依据, 不顾原旨, 恣意借用或化用古人之说, 甚至无所基础、无所依凭的发挥, 以此捷径, 则所论必是空中楼阁, 亦所谓“大道甚夷, 而民好径” (《道德经》)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灵素之文献, 真天成文章。犹青莲之句, 无意于工而无不工, 浑然天成。兵燹人祸, 辗转千年, 岂知淘尽多少方术之学, 而《素问》《九卷》之文, 说不尽沉浮俯仰, 却终不见弃于生民, 此所谓尽人事之极而致天命之道。仲圣所撰用, 各家所征引, 古之人不余欺也!本文以为, 探索开阖枢之道, 无论至于理论研究抑或临床意义, 必本于原笔、原旨。
 
参考文献
[1]李心机.“半在里半在外”与半表半里厘正.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2 (5) :366-367
[2]武冰, 姜元安.“少阳为半表半里”之我见.环球中医药, 2012, 5 (10) :746-747
[3]毕伟博, 崔红生, 黄飞.“半表半里”及“枢机”理论的证伪.陕西中医, 2015, 36 (6) :746-748
[4]熊曼琪.伤寒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9, 15, 260, 263
[5]冯世纶.经方的半表半里阳证.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 (4) :240-243
[6]冯世纶.经方的半表半里阴证.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 (5) :308-310
[7] 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毕伟博, 崔红生.仲景“和”思想面面观.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 (12) :4227-4230
[9]贺娟.论“脾胃为人体气机运行的枢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3 (4) :234-236
[10]崔红生, 毕伟博.论少阳主枢及其临床意义.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 (9) :3433-3438
[11]郝云, 赵一敏.从小柴胡汤效用探究少阳枢机原理临床意义.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11) :4870-4872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毕伟博 刘圣康 姜旻 崔红生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