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太阳主寒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05-31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通过与膀胱、小肠相属连,主宰人体的腠理开闭、营血运营,将卫阳之气宣发到体表,以实现防御寒邪的功能。
 
•膀胱气化包含了下焦肾阳的蒸腾气化,中焦脾胃运化转输,上焦心肺的宣发布散,同时还包含三焦阳气布散推动及水道的通畅条达,使津液之精华濡润周身,津液残渣最终通过汗液及尿液排出体外。
 
中医学术界关于太阳气化理论存在很多争议,如膀胱气化、三焦气化、肾的气化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太阳病和太阳经的关系等。这些争议的产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经络理论认识不足甚至缺失。本文将以脏腑经络一体化的整体观,对太阳气化的生理病理特征和临床应用进行阐述,同时对上述争议问题作初步解析。
 
气化特点
 
太阳主寒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通过与膀胱、小肠相属连,主宰人体的腠理开闭、营血运营,将卫阳之气宣发到体表,以实现防御寒邪的功能。太过则鬼门、净府失常,玄府开阖失度,汗出不畅、体温升高;不及则营血煦濡不足,卫表不固,汗出无度,机体抵抗力下降。
 
太阳主三阳之开
 
太阳为三阳之表,其气化特点为“开”:专主宣发卫阳达表,对外抵御寒邪入客,对内温阳化气行水、布散津液,有温阳解表、濡润筋骨的功能。凡见寒邪袭表、阳微气化失常的病证,皆可取太阳经治之。太阳经异常,临床上可出现营血不足、头痛项强、腰脊疼痛、小便异常等症候。
 
手足太阳之同名经
 
太阳经分属手足,手太阳内属小肠,依靠心阳的温煦,对从胃传导过来的营养物质进行承接、加工分类并转变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精微,以备脾气布化之用。本经异常时,临床上可见营养障碍、贫血等多种病候;足太阳经内属膀胱,是人体水液储存、分流、化气行水或化水成气的重要经络。它依靠肾气的鼓动与三焦气化联合,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调节。本经异常时,可见头痛、项强、腰脊痛、筋病、肿胀、癃闭等病候。
 
太阳与少阴之表里经
 
太阳内应少阴,二者通过经络的联系表里互通。太阳表固赖于少阴里实,太阳卫阳之气来源于少阴心阳与命门之火,少阴之热通过太阳转输卫阳和布散津液,通过排尿和排汗调节人体体温,实现机体寒热平衡和防御外邪的机制。反之,少阴里实同样有赖于太阳表固。若太阳卫表不固,阳气外泄,可致寒邪内传,重伤心肾阳气,致正气不支,无力鼓邪外达,出现阳微水泛、脉沉细、但欲寐等危证。
 
理论意义
 
膀胱气化、三焦气化、肾气化之间关系
 
足太阳经内属膀胱,此处膀胱之名并非单指现代医学中储存尿液和排出尿液的器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所谓膀胱气化的生理功能实际上包含水液代谢的全过程,即太阳寒水化气外达,津液布化濡润全身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所联系的脏腑甚多,可以通过经络路径进行解析。首先,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两者为表里关系。其次,《黄帝内经》中还有多处论及膀胱气化的经络联系路径。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本输》曰:“三焦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可见古人认为虽然人体水液代谢的最终环节为津液藏于膀胱,但却需要肾、脾、胃、肺、三焦通过特定的经络联系共同参与完成。与此同时,膀胱寒水化气上行外达的过程必然伴随能量消耗,其能量的来源有三:肾阳命火、三焦相火、心阳之君火,这些阳气的布散通达同样是通过经络转输完成的。
 
综上所述,膀胱气化的概念是广义的,包含了下焦肾阳的蒸腾气化,中焦脾胃运化转输,上焦心肺的宣发布散,同时还包含了三焦阳气布散推动及水道的通畅条达,使津液之精华濡润周身,津液残渣最终通过汗液及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过程非常复杂,所以就出现了膀胱气化、肾气化、三焦气化等反映人体水液代谢重要环节的概念。运用脏腑经络理论相互参照,才可以准确理解这些概念,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太阳气化和太阳病的含义。
 
太阳病与太阳经的关系
 
太阳病是太阳所主肤表和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出现营卫功能失调的疾病。《伤寒论》398条条文中有178条属于太阳病篇,故现代医家不知太阳病者甚少,但对于太阳病与太阳经的联系却鲜少论及。清代喻嘉言于《尚论篇·卷一》曰:“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清代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亦云:“天阳之气发于地下水中……人身应之而有太阳膀胱寒水之府,以司人周身之水,称为寒水,以水之本性原寒,而又名为太阳经者,以水中化气上行外达,则又为卫外之巨阳,故称太阳经焉。”可见历史上伤寒医家均对太阳病的经络联系以及太阳经行阳化气的生理功能有深刻认识。
 
按照伤寒论对太阳病的认识,太阳病即皮肤毫毛肌表之表证的太阳经证(伤寒、中风)以及表证不解继而入里的太阳腑证(蓄水、蓄血)。仔细研读《内经》中《灵枢·经脉》《灵枢·经筋》等篇目,可见当时古人对太阳病的认识,首先是人体肌表腠理感受寒邪而发的病症。其中关于肌肉腠理拘急疼痛病症占了很大篇幅,例如“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等。而《灵枢·本脏》所言“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之恶寒发热等伤寒病症却很少论及。这一不足在《伤寒论》中得到很大补充。所以论及太阳病应该综合《内经》和《伤寒论》的论述才更加全面完整。这一点也能被临床实践所证实,临床太阳病范畴中,太阳表证与太阳经筋两类疾病均占很大比例,同时还包括由于膀胱气化失常、津液布化障碍而致的部分脑病、肿瘤及其他杂病。
 
太阳经与督脉的关系
 
《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灵枢·经脉》记载督脉的络脉走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从文献看太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关系多而广,也是十四经循行路线中明确描述“入络脑”的两条经脉。临证诸多实践证明,督脉与膀胱经头项背部腧穴的主治功效呈现出高度一致的特点。王居易教授认为,督脉与太阳经气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病理方面也会相互影响,这一点在太阳病的诊治中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常用对穴
 
根据太阳经气化的特点,足太阳经筋行经背部,手太阳则分布于颈肩部,二者经脉及经筋病症中均有“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足太阳经筋病),“肩似拔、臑似折”(手太阳经是动病),“绕肩胛引颈而痛”(手太阳经筋病)等。王居易老师常运用温阳行气、调和营卫的思路,精选腧穴配伍,治疗寒邪郁结太阳的经筋病,疗效甚好。
 
腕骨、京骨
 
手足太阳同名经原穴相配可以增强太阳经行阳化气功效,温煦濡润肩背部肌肉筋骨,具有温阳行气、濡养筋骨的功效。对于长时间的筋骨劳损,如颈椎病和腰椎病症,可配合太溪奏“治本”功效。
 
后溪、申脉
 
申脉通于阳跷脉,后溪通督脉。该配穴有温阳益气、濡润筋脉、通调督脉的功效。临证可加天柱穴调节脑部的血液循环,并放松足太阳经项局部的经筋。
 
大椎、后溪
 
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振奋全身阳气的功效。大椎穴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针灸甲乙经》),具有调理营卫、解表散寒、升阳益气、宣阳解表的作用。后溪为手太阳之输,通督脉,亦能通阳散寒,二者配合有调理营卫、温阳解表散寒的功效,对于抵抗力降低所致的反复感受外邪,可增强机体祛邪外出之力,主治阳虚外感、周身疼痛、汗腺功能异常等症。
 
验案举隅
 
周某,男,56岁,2018年1月16日初诊。主诉:左半身伴发凉沉重10余年,继发左半身无汗2年余。患者无明显原因自感左半身不舒10余年,近两年逐渐加重,左半身完全无汗,左半身运动时发热,平时发凉沉重。长时间行走、站立感觉左腿沉重无力。刻下:左眼裂小于右(健)侧,自感眼皮无力,左侧鼻塞,左面部稍显松懈。左侧下肢肌肉松软,稍有萎缩。舌质暗红,苔少,左脉沉细,右脉如常。患者近两年来多方就医,西医检查无阳性结果,曾有医院怀疑是霍夫曼综合征,但无法予以治疗。
 
经络诊察:头面部左侧三阳经均有异常,四肢部仅有左侧足太阳经异常。督脉至阳、筋缩异常,有结络。
 
辨经:病在太阳经,属风寒邪侵袭、津液布化失畅之痹证。
 
选经:以阳明经、督脉、太阳经为主。
 
选穴: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至阳、筋缩,左侧阳白、迎香、丝竹空。
 
一周后复诊时,患者感觉左半身明显轻松,其余症状无变化。左右脉象基本平衡,选穴同上。每周针灸治疗一次,六诊结束时患者感觉左侧体温回升、腿不沉、左鼻孔已经通气,左眼皮沉重感明显见好,但左半身依旧没有汗出。
 
察经:头面部三阳经僵硬感减轻,四肢经脉依然未见明显异常,上背部督脉身柱、至阳一段压痛明显。辨经为寒邪深伏太阳,选太阳、督脉为主调治。选穴:后溪、申脉,点大椎、身柱、至阳,针左侧阳白、曲池、足三里。同时配合桂枝汤、葛根汤合方7剂内服。
 
治疗期间患者自述症状持续好转,察经发现患者背部左侧太阳经脉僵硬,深层似有顽固瘀结阻滞。九诊时(5月13日)察经发现足太阳经左侧胸背部出现棉絮样团块。拔罐后背瘀紫,左侧尤甚(血气与邪并客影响卫阳宣发布散)。针风池、至阳、筋缩,厥阴俞、膈俞深刺(达棉絮状团块深面)。留针10分钟后,患者左侧手心出汗。第二天左侧腰背微汗出。后续继续以腕骨、京骨、大椎、后溪及背部太阳和膀胱经腧穴治疗一个月。患者左侧腰背、腹部逐渐出汗,汗量逐渐增多,皮肤温度已恢复正常,唯余左侧肩胛部、面部仍然无汗。察经:足太阳经左侧胸背部的棉絮样团块已消失,且不再有僵硬感。
 
按本案根据患者左半身无汗的主症,结合左侧半身沉重、左脉沉伏的特点,可以推断患者有半身受风的病因。经反复追问,患者想起自己十多年前经常在夏季在高原地带长途开车,开窗吹风,恰好吹着左半身。而患者在半身完全不出汗之前,半身沉重不适感已经十余年,在2015年夏季一次严重受风后,左半身开始完全无汗。如此判断病症应该是寒邪束表陷于肌腠,伤及卫阳,使津液不能正常宣发布散的痹证。故以宣通督脉及膀胱经为主调治,兼温养阳明气血。配合桂枝汤、葛根汤合方加减,宣发太阳卫阳之气,使深陷于肌腠之下的寒凝之邪逐渐向外宣散,运用背部揲法配合刺血拔罐引邪外出,成为解除玄府郁闭的点睛之笔。后期以大椎、后溪等配伍调理营卫,宣发腠理,持续两年半之久的左半身无汗终于逆转。
 
总结本案治验,关键有三:一是以经络诊察为理论依据,在追寻病因、明辨太阳病位的过程中,凸显了中医理论思辨的价值。二是准确识认病症转机,从脉象、经络异常的变化,把握病变由太阳经深层肌腠向浅层肌表透发的客观依据,使多年深伏体内的寒邪由里出表。三是采用综合治疗。本案的治疗根据病变的不同阶段和病邪所在的不同层次,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刺血等多种方法,从不同的经络路径进行整体调理而获疗效。
 
笔者后续临证又接诊几例因太阳受寒而致的半身无汗、半身麻木的怪病,均从太阳气化立论调治获愈;另有多例中风病症,察经和问诊时均发现有明显的太阳受寒的病史及经络异常表现,遂从太阳病论治而获显效。实践证明太阳病所包含的病症种类很多,对太阳气化理论和临床的研究与实践尚需进一步深化,以期更加全面地总结规律,提高临床疗效。(王红民 北京市盲人学校)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