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病防治专题 > 临床经验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乙型肝炎的控制—上海地区乙肝疫苗远期效果考核
[ 中医药方网 作者:林曦敏、徐志一、赵守军、吴维寿 ]

乙型肝炎的控制—上海地区乙肝疫苗远期效果考核

  1994年我们对上海南市区新生儿与学龄前儿童普种乙肝疫苗后8年乙肝感染和免疫水平进行血清学调查。乙肝疫苗免疫的实施上海市南市区自1986年以来在新生儿中普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乙肝血源疫苗,全程三针,按0、1、6月程序,对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阴性婴儿分别接种30、30、30mg与30、10、10mg;1986~1987年间分别为三针20mg和三针10mg。

  上海南市区1~8岁新生儿时期接种率大多在95%以上,经过持续8年的大规模免疫后,该组儿童HBsAg携带率从既往的9.21%下降至0.41%(5/1 215)(年龄标化后分别为10.71%和0.42%),与定群随访免疫后9年的0.53%(17/3 193)结果相似;不仅如此,抗-HBc阳性率亦大幅度降低,标志着乙肝传播强度的衰减。大规模持续的乙肝疫苗免疫的结果,不仅提高了儿童群的免疫

  屏障,而且大大减少了乙肝病毒的传染源,致使13~14岁和15~16岁未经免疫者的感染水平亦降低,其预防效果已大大超出原先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估计。与13~14岁组不同,15~16岁组的HBsAg携带率与本底相比差别不大,他们可能大多在1986年大规模免疫前感染并转化为HBsAg慢性携带者,台湾地区的调查也出现同样情况。尽管1~8岁组新生儿期间接种疫苗的儿童中,年龄越高抗-HBs水平越低,但他们的HBsAg携带率和抗-HBc阳性率均无明显升高趋势。杨进业报道,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新生儿7年后,免疫群抗-HBs水平明显下降,但存在良好的回忆反应。亦有报道这种回忆反应可开始在2周内,远远短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最短潜伏期。由此保证了乙肝疫苗良好的远期效果,因此许多国内外的研究均提示免疫后十年内无加强免疫的必要。

  我们推论,新生儿实施普种乙肝疫苗后,只需经过一代,便有可能将HBsAg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这就将使我国由乙肝的高流行区转变为低流行区。

林曦敏 徐志一 赵守军 吴维寿

欧阳佩英 傅廷源 殷振良 曹惠霖 刘崇柏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外主要脏器中的分布
焦点新闻
·胃病疫苗和乙肝疫苗通过验收
·应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重庆啤酒乙肝疫苗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中国成功研制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我国乙肝治疗喜人蓝图:疫苗在3代人后战胜乙肝
·研究揭示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应答原因
·治疗性乙肝疫苗初露端倪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