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18F-FDG PET显像在肝癌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8F-FDG PET显像在肝癌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8年第3期第0卷 临床与实验研究

作者:李家敏 孙启银 赵军 黄树林 王明芳 孙爱君

单位:255202 山东淄博万杰医院PET中心

  18F-FDG PET显像可通过观察瘤组织的葡萄糖代谢率对肝脏肿瘤进行诊断、分期和疗效检测。我们对16例健康和97例肝癌患者作了研究,并与CT、病理检查及手术结果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对照组。健康16例,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45±18岁,无肝脏病及糖尿病史。

  2.肝癌组。原发和转移性肝癌患者97例(癌灶直经均>1.2cm)中原发性肝癌(PHC)32例,转移性肝癌(MLC)65例,男58例,女39例,平均年龄51±16岁。依据B超、CT、AFP和CEA诊断,其中43例经手术或针吸活检证实。13例患者治疗后3~6个月进行了复查。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史。

  二、方法

  1.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和仪器同文献〔1〕。

  2.检查方法。禁食6小时以上,肘静脉注射18F-FDG 185~370MBq,50分钟后开始行全身显像,仰卧位,每个纵向视野(AFOV)的显像时间为6分钟,每个断层图像的符合计数至少1×107,共显像6个AFOV( 86.7cm) ,以便发现其他部位转移灶。行肝脏平扫和增强CT检查。

  3.结果分析。以解剖标志如肾脏上极、左心室下缘或膀胱顶端作为定位标志,找出两者的对应部位,将PET与CT片进行对比分析。

  结  果

  对照组肝脏18F-FDG摄取均匀,无异常增高或减低区。肉眼分析可将肝脏肿瘤分为3型,Ⅰ型:瘤组织的18F-FDG摄取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附图),共94例,其中转移性肝癌(MLC)65例,肝细胞型肝癌(HCC)19例,胆管细胞型肝癌(CCC)10例;Ⅱ型:瘤组织的18F-FDG摄取和正常肝组织相近,HCC 2例;Ⅲ型:瘤组织的18F-FDG摄取低于正常肝组织,HCC 1例。

  18 F-FDG PET全身显像在13例PHC中发现了CT所未能发现的肝外转移灶29处,在39例MLC中发现了CT所未能发现的肝内及肝外转移灶47个,改变了原分期结果。

  治疗后PET复查Ⅰ型肝癌患者13例(MLC 7例,HCC 4例,CCC 2例)中,8例显示代谢较治疗前明显减低(CT见7例体积明显缩小,针吸活检6例未见存活瘤组织,1例查到存活瘤组织;1例CT未见体积变化,针吸活检可见存活瘤组织);另有5例CT见体积较前缩小,但PET显示瘤体的小部分18F-FDG摄取增高,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示肿瘤复发。

  讨  论

  恶性肿瘤组织的葡萄糖酵解增加,作为葡萄糖的类似物,18F-FDG被肿瘤细胞摄取,在磷酸己糖激酶的作用下,形成18F-FDG-6-磷酸,但不再参与代谢,而滞留在瘤组织内。由于正常肝肾组织内含有特异的葡萄糖-6-磷酸酶,其去磷酸化过程增强,且少数分化好的HCC组织内亦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6-磷酸酶,故瘤组织内18F-FDG的含量相对较低,其降低程度取决于瘤组织内葡萄糖-6-磷酸酶的浓度〔2〕。本研究中94例肝癌患者表现18F-FDG摄取增加,其中65例MLC,29例PHC(占PHC患者的90.6%);3例(9.4%)18F-FDG摄取近似或低于正常肝组织者均为HCC。

  18 F-FDG PET显像可在早期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代谢的变化判别坏死与存活瘤组织,从而判断疗效,坏死瘤组织的代谢明显低于存活瘤组织,而治疗后肿瘤的形态变化往往迟于代谢变化〔3,4〕。Price等〔5,6〕认为,化疗后瘤组织18F-FDG摄取减低最明显的病,临床效果也最好。18F-FDG PET可用于监测瘤组织对抗肿瘤治疗的早期反应和判定有无残余瘤组织。本研究结果表明,13例患者复查18F-FDG显像,其鉴别坏死与存活瘤组织的准确性为84.6% (11/ 13),而CT仅为 53.8% (7/13)。18F-FDG PET显像还发现了CT所未能发现的肝内及肝外转移癌灶,改变了原分期结果,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附图患者女,64岁,咳嗽,咳血3个月,CT仅见右下肺一肿块,支气管镜活检为小细胞型肺癌,全身PET显像见右下肺一直径2.1CM之高18F-FDG摄取区,肝右叶见2处,左上腹控内见1处直径1.6CM之高18F-FDG摄取区(圆圈示)

参 考 文 献

  1 李家敏, 孙启银, 孙爱君, 等. 18 F-FDG PET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6, 16:136-137.

  2 Okazumi S, Isono K, Enomoto K, et al. Evaluation of liver tumors using 18 F-FDG PET: characterization of tumor and assessment of effect of treatment. J Nucl Med, 1992, 33:333-339.

  3 Hawkins RA, Hoh CK, Glaspy J, et al. The rol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oncology and other whole-body applications. Semin Nucl Med, 1992, 22:268-284.

  4 李家敏, 孙启银, 杨乃明, 等. 18 F-FDG PET显像鉴别肺部单发肿块性质及肺癌分期的价值.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7, 17:77-79.

  5 Price P, Jones T. Ca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be used to detect subclinical response to cancer therapy? The EC PET oncology concerted action and the EORTC PET study group. Eur J Cancer, 1995, 31A:1924-1927.

  6 Nagata Y, Yamamoto K, Hiraoka M, et al. Monitoring liver tumor therapy with 18 F-FD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0, 14:370-374.

(收稿:1997-08-29  修回:1998-06-07)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聚合白蛋白和<sup>32</sup>P胶体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焦点新闻
·自制乳腺显像装置用于<sup>99</sup>Tc<sup>m</sup>-MI
·<sup>99m</sup>Tc-MDP核素显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研究
·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sup>99</sup>Tc<sup>m</sup>-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诊断
·<sup>99</sup>Tc<sup>m</sup>-MIBI乳腺显像探查隐性乳
·<sup>99</sup>Tc<sup>m</sup>-MIBI显像对乳腺癌腋窝转
·<sup>153</sup>Sm-EDTMP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
·<sup>131</sup>I-层粘连九肽的合成及在荷乳腺癌裸鼠中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