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瘤内注射32P胶体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巨块肝癌的研究

瘤内注射32P胶体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巨块肝癌的研究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第19卷 临床与实验研究

单位:李广宙、刘志翔:261031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曹桂文:放射科,刘松亭:B超室

  原发性肝癌(HCC)多数发现较晚,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我们试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32P胶体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治疗巨块HCC,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35例巨块HCC患者行32P胶体+TAE治疗,其中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50.4岁,HCC最大径(12.0±1.82) cm,AFP升高33例;另选择35例巨块HCC患者单独行TAE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49.1岁,HCC最大径(12.0±1.93) cm,AFP升高33例。70例患者均经CT、B超和肿瘤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病灶均为单个结节,肿瘤直经8~14.5 cm,无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

  2. 治疗方法。TAE治疗:首先超选择性插管至瘤区肝段、叶动脉,将抗癌药与碘油配成乳状经导管冲注,然后用明胶海绵碎片栓塞。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再次行TAE治疗,2次间隔4~5周,本组患者接受2~3次治疗。

  瘤内注射32P胶体(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颗粒直经200~500 μm,放化纯>98%)方法:常规消毒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多孔针刺入距肿瘤外缘约0.5 cm处,随后边缓慢注射32P胶体边退针,一般分2~3次从不同角度进针,以使32P胶体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肿块[1]32P胶体注射量按18.5 MBq/cm3计算,预计肿瘤组织吸收剂量可达4 000~6 000 cGy[2]。一般隔2~3个月重复治疗1次,本组患者接受3~5次治疗。

  32 P胶体+TAE治疗方法,即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交替应用上述疗法。一般TAE后2~4周行32P胶体治疗,32P胶体治疗后4~8周再行TAE治疗。

  3.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于治疗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AFP等指标,每月进行超声检查并计算肿瘤缩小率[3]。疗效评价时,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按“双盲法”判定。

  4. 统计学分析。以±s表示的结果行t检验,率的比较行μ检验。

  结果

  1. 远期疗效。70例巨块肝癌1、2和3 a生存率TAE组分别为60%(21/35)、37.19%(13/35)和11.4%(4/35);32P胶体+TAE组为77.1%(27/35)、60%(21/35)和25.7%(9/35)。2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μ分别为2.32、3.60和2.98,P分别<0.05、0.01和0.01)。观察发现,肝癌患者的疗效与治疗次数无明显关系。本组生存期短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次数比生存期长的患者相对多,这可能与肝癌患者病情进展及对治疗的反应性等因素有关。

  2. 肿瘤大小变化(图1)。治疗后3、6和12个月肿瘤平均缩小率TAE组分别为(20.61±16.14)%、(40.34±20.58)%和(54.83±18.37)%;32P胶体+TAE组分别为(32.54±24.62)%、(55.60±31.07)%和(67.20±23.18)%。2组差异有显著性(t分别为2.35、2.17和2.07,P均<0.05)。

图1 一巨块HCC患者。a.治疗前CT示肿块11 cm×12 cm,边界不清;

  b.32P胶体+TAE治疗后肿块5 cm×5 cm,边界清

  3. AFP变化。2组患者治疗前均有33例血清AFP>20 μg/L,治疗结束后TAE组有26例AFP显著下降,其中8例降至20 μg/L以下;32P胶体+TAE组有30例AFP显著下降,其中15例降至20 μg/L以下。后者AFP降至正常者明显多于前者(μ=3.13,P<0.01)。

  4. 治疗副反应。32P胶体治疗后未见明显副反应。TAE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恶心、低热、右上腹轻度疼痛,对症处理后消退。全部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测未见异常。

  讨论

  目前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多采用TAE治疗。TAE治疗是通过动脉血流将抗癌药物输至肿瘤内,提高肝内肿瘤局部的药浓度并延长其作用时间,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巨块HCC其肿瘤周边的小血管较为丰富,TAE疗法可有效地杀伤这部分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缩小,病情缓解。但巨块HCC因肿瘤过度增殖、硬化压迫,侵蚀毛细血管而导致肿瘤中心部位失去血运,用导管输送的药物难于到达肿瘤中心,所以单独用TAE疗法不能完全消除巨块肿瘤。

  32 P的半衰期为14.3 d,纯β发射体,平均能量0.69 MeV,在组织内的射程为2~4 mm,最大射程可达8 mm。在超声引导下将32P注入瘤内,通过其释放的β-射线对肿瘤组织的内照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给肿瘤极大的杀伤作用,可在实现瘤内高吸收剂量率的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危害。另外,32P的半衰期较长,可较长时间地对肿瘤产生持续的内照射作用,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然而瘤内注射32P胶体难以使放射性药物在肿瘤内均匀分布,中心部位的吸收剂量远远大于肿瘤的周边部位。据此,其与TAE结合,能提高对巨块HCC的治疗效果。此外,TAE治疗栓塞了肿瘤周边末梢血管或中小动脉,使放射性核素局限在病灶内,不会进入血循环引起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32P胶体+TAE组在肿瘤缩小、AFP降至正常及治疗后生存率等方面明显优于TAE组,可控制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董宝玮, 梁萍, 苏莉, 等. 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性治疗的研究.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6,2:71-74.

  2 中华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主编. 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规范.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300-301.

  3 徐白萱, 田嘉禾, 张锦明, 等. 超声引导瘤内注射90Y-GTMS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研究. 中华核医学杂志, 1996, 16:103-105.

(收稿:1998-10-20  修回:1999-03-29)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放射性碘标胰岛素在荷肝癌H22小鼠体内的趋瘤特性研究
焦点新闻
·自制乳腺显像装置用于<sup>99</sup>Tc<sup>m</sup>-MI
·<sup>99m</sup>Tc-MDP核素显像诊断乳腺肿瘤的研究
·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的临床价值
·<sup>99</sup>Tc<sup>m</sup>-MIBI乳房亲肿瘤显像诊断
·<sup>99</sup>Tc<sup>m</sup>-MIBI乳腺显像探查隐性乳
·<sup>99</sup>Tc<sup>m</sup>-MIBI显像对乳腺癌腋窝转
·<sup>153</sup>Sm-EDTMP治疗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
·<sup>131</sup>I-层粘连九肽的合成及在荷乳腺癌裸鼠中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