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涎,小儿流口水作热证实证治疗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12-29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尤其是小儿口炎时容易出现。所以,小儿流涎如果不仔细辨证,很容易认为是炎症,被当作热证实证治疗,不但无效,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患儿何某,男,6岁,因流涎不止一周来诊。患儿感冒后出现流口水,在某诊所被诊断为扁桃体炎,予以西药抗生素输液治疗3天。结果流涎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来诊时患儿一两分钟就要吐口水,否则口水就从嘴角溢出。吐出口水稀薄,口腔中无疼痛。患儿嘴唇周围因经常被口水浸渍和用纸擦口水而红肿。精神较差,食欲不振,睡眠不佳。
 
望诊患儿面白,口腔无溃疡,咽喉淡红,舌淡红,舌苔薄白润、中心微腻。患儿大便不结,小便不黄,口不渴。判断患儿流口水并非实热证,乃阳虚水饮证。根据患儿体质和感冒病史,考虑为阳虚体质感受寒湿外邪,导致体内水湿内聚,饮停于胃,才不断吐口水。《伤寒论》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患儿输液数天实际上也加重了体内水饮,故流口水加重。
 
因此本患儿治疗应以温阳化饮为基本治疗原则,处方:桂枝6g,茯苓12g,猪苓6g,泽泻9g,焦白术6g,麸炒苍术6g,炙鸡内金12g,焦神曲12g,干姜3g,益智仁6g,姜厚朴6g。3剂,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温服。叮嘱患儿禁食生冷食物。
 
本方以五苓散为基本方,温阳化饮;加麸炒苍术、姜厚朴、干姜有仿平胃散之意,加强燥湿健脾的作用;加益智仁温脾暖肾,减少口水分泌;加炙鸡内金和焦神曲,健脾消食。2天后患儿家长反馈,患儿服药1天后吐口水减轻,2天后基本上不吐了,嘴唇周围红肿明显好转,食欲也明显好转。嘱其把第3剂药服完。(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经开区骊山茗居卫生室)
Tag标签:

上一篇:手足口病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