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宾的阴阳论 张介宾的命门学说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1-25
张介宾(1563~1640), 字会卿,号景岳,祖籍四川绵 竹,明朝初迁居会稽(今浙江 绍兴),为明代著名医学家。

张介宾自幼聪颖,14 岁随父到京城,从师于名 医金英(字梦石)学医,尽得 其传。壮年时外出游历 数年,功名未就,番然而 归,致力于医学实践和 理论研究,医名日盛。

在长期的医疗实 践中,张介宾深感《内经》 原文古奥,学者难以理解 其含义。为此,他深入钻研 《内经》,历时13载编成 《类经》、《类经图翼》和《类 经附翼》,对《内经》进行了 系统的整理和阐发。晚年, 张介宾以其丰富的临证经 验和雄厚的理论基础,撰 成《景岳全书》这一综合性 医学著作,全面论述了他 的医学思想,其立法和论 治都有独到之处。

张介宾

张介宾的阴阳论有四 个层次的意思。首先,他明 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 的著名论点,认为阴阳一 体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张介宾认为阴阳与 五行密不可分,五行的 “五”代表了五类不同属性 的物质。如果五脏不足,关 系到阴阳亏损。第三,关于 阴阳的常与变。常,指阴阳 的平衡,在阴阳消长过程 中如果一一方偏衰或偏胜, 破坏了平衡而致病,即为 阴阳的从常到变,是谓病 理过程。反之,由变返常则 为康复过程。但在阴阳之 变的病理状态中,也有常 有变。第四,张介宾阴阳论 最根本、最著名的观点是 “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这 是对刘河间、朱丹溪“阳常 有余,阴常不足”及“气有 余便是火”观点的批判,为 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对 当时的滥用寒凉攻伐流弊 起到了纠偏作用,与朱丹 溪的学说相比,张介宾的 阴阳理论应该说是比较全 面的。

张介宾的命门学说是 把阴阳、五行、精气和命门理 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 的特点是阐述命门兼具 水火,阴阳互根、精气互 生始终贯穿其间。

在临床上,张介宾 能运用其阴阳理论和命门 学说指导治疗。他十分重视 对虚寒之证的辨证施治,在 善用温补的同时而不废弃 寒凉,明确提出用补的前提 是“无实证可据”,用温的前 提是“无热证可据”。

张介宾的学术成就是 巨大的,他使祖国医学的 阴阳、命门理论有了很大 的提高与发展;他善辨虚 寒,擅用温补,反对滥用寒 凉攻伐,对纠正寒凉时弊 起了积极作用,是领导学 术潮流的一代名医。
Tag标签: 张介宾(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