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的形成 中医哲学体系的构成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1-25
中医哲学和现实人文意义的思考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 化,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中医哲学是中医学 的根本,其内涵极为丰富。在以技术化、市场化为 主要价值取向的医学及社会体系中,意识形态难免 受到冲击,而随着医学性质价值方向的改变,即由 “善”的属性沦为 “技术性”属性 [1 ] ,中医哲学同 样未能承担起本来应有的引领作用,导致医学人文 精神出现衰弱,出现人文与医学的背离。本文旨在 探讨中医哲学的现实人文意义,希望对重塑医学人 文精神、培养中医思维、造就哲医大家、和谐医患 关系发挥作用。

1 中医哲学的形成

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体系, 是对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人类知识的高度概括 和总结,具有最普遍的适用性。中国哲学是指中国 历史上出现的关于世界、社会、精神、物质和人类 本身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的总称 [2 ] 。中国 哲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至今约有 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 秦汉时期,在其形成过程中,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 说、精气说、五行说、天人关系、人道观等为中医 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基础,并成为中医学思辨 的基本法则,而中医学则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 经验,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王琦 [3 ] 认为,中医原 创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哲学的熏陶与影 响,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要 素,是中医原创思维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中国 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中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中国 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互相渗透形成的理论体系。程雅 君 [4 ] 认为,中医哲学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在金 元时期形成了以儒为魂、以道为体、以释为用的 “三教合一”的中医哲学理论体系。我们认为,以 刘完素为代表的金元四大家的中医哲学思想几乎是 古代中医哲学的全息缩影。刘完素系统研究了我国 自伏羲氏开始的中国哲学思想,其依据 《尚书· 序》中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 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 典,言常道也。盖五典者,三坟之末也,非无大 道,但专言治世之道。三坟者,五典之本也,非无 常道,但以大道为体,常道为用,天下之事毕矣” 这一记载,提出三坟、五典是我国早期哲学思想的 总结,并在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将其具体总结 为 “洎乎周代,老氏以精大道,专为道教,孔子以精常道,专为儒教。由是儒、道二门之教著矣, 归其主,则三坟之教亦焉。儒道二教之书,比之三 坟之经,则言象义理,昭然可据,而各得其一意 也。故诸子百家,多为著述,所宗之者,庶博知 焉” [5 ] 。其在深入研究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 出了 “五运主病、六气主病”的学术思想。由此 可见,中医哲学思想是在吸收古代哲学各个流派的 基础上,至金元时期逐步形成了 “三教合一”的 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

2 中医哲学体系的构成

我们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是中医哲 学的奠基者,其自 “二十有五,志在 《内经》 ,日 夜不辍,殆至六旬” ,经过数十年的刻苦研习,加之 丰富的临床实践,著 《素问玄机原病式》 ,而该书 是中医哲学思想的高度凝练。我们在研究刘完素哲 学思想的基础上,初步勾画了中医哲学体系,即中 医哲学主要由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构成,并提 出 “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是中医哲学之总纲。 中医哲学的认识论是在以玄学家王弼为代表的 哲学家们提出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王弼在 《周 易略例·明象章》中对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论 之甚详,对认识论的前三部分即言、象、意三者及 其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但是没有上升到认识论中 对 “规律”与 “法则”的最高阶段。刘完素在王 弼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哲学的认识论进行 了深刻系统地研究,并概括总结为 “言本求其象, 象本求其意,意必合其道” ; “无道行私,必得夭 殃” 。其以 “言本求其象,象必求其意”两句话, 简明精辟地描述了有关 “认识论”的前半部分内 容,后两句八个字引自 《素问·天元纪大论》 ,刘 完素巧妙地用 “意必合其道”将两者结合起来, 用 “言 ” “象” “意” “道”进行高度凝练,形成 了中医哲学的系统认识论。

中医哲学的唯物论主要包括中医 “神学说” 和 “玄府学说”等。刘完素对此方面的提出和发 展贡献亦较大。一是发展了玄府学说,确立了玄府 学说是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假说,阐述了玄府 的部位与功能,认为疾病是玄府功能异常的表现, 提出了玄府功能异常的治疗原则; 二是对中医 “神学说”进行了总结和阐述,认为世界是物质 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决定精 神。概括了中医神学说中神的定义和内涵,认为神 包括精神、神志、意、神识、神机和神华; 神是物 质的,神是气、血、精及器官等物质的产物; 神是 五官功及脏器功能的外在客观表现。

中医哲学的辩证法则是刘完素在哲学理论指导 下首创 “五运主病” “六气为病”的疾病分类法。 刘完素对 《素问》病机十九条进行了梳理,创造 性地将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五脏、五运为中心 的 “五运主病” ,一类以六气、六淫为中心的 “六 气为病” 。五运主病以心、肝、脾、肺、肾五脏发 病为纲,代表了五脏主体的病变,六气为病是以六 气 ( 六淫) 风、热、湿、火、燥、寒为客体的病 变,病机十九条中无 “燥”为病,刘完素则增加 燥邪为病。将 “五运 ”“六气”运用于中医疾病分 类,对辨病、辨证、辨误、正治、反治纲举目张, 为辨病因、辨病位、辨邪气、辨虚实、辨寒热之真 假注入了新内涵。

3 中医哲学的人文精神

中医哲学的内容极为丰富,大体可以分为形而 上之 “道”和形而下之 “术”两个层面。程雅 君 [4 ] 认为,丰富而复杂的中医学本质是中华医道, 其特点是以道御术,以术载道,道术并重,这是传 统医学所推崇的 “道医”或 “哲医” ,而不同于近 代失落了传统人文精神、重术轻道的 “术医” 。 “医乃仁术”是中医哲学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 中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特别 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阐述的不仅是完备的医学 理论体系,更是承载着 “大医精诚” “德为身本, 医无德不成”的医道。一直以来,谈到中医总是 更多地关注 “整体观”和 “辨证论治” ,而 “人文 精神”甚少提及。孙思邈在 《备急千金要方》中 道 :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 《素问》 ,……又须涉 猎群书,……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 ; 又 云 : “是以古之哲医,寤寐俯仰不与常人同域,造 次必于医,颠沛必于医,故能感于鬼神,通于天 地,可以济众,可以依凭” ,这就是传统的 “道 医”或 “哲医” 。中医哲学的人文精神包含了 “大 医精诚 ” “医乃仁术” “天人相应” “仁者爱人” 等多方面丰富内涵,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交 融,这对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4 医学人文精神的衰弱与医患关系紧张

医学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医学人文精神 就是尊重人、爱护人,尊重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 等 [6 ] ,体现了医学活动中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的 本质内涵。只有具备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才能超 越 “医术”而成为 “医道” 。近年来,虽然我国医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医患关系却呈现 日趋紧张的态势 [7 ] 。有研究指出,医学性质的改 变导致医患利益共同体分离,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导致医患情感共同体分离 [1 ] 。另有研究认为,由 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分工的精细、医疗市场化 的冲击、医学教育不完善等原因的影响,医疗领域 的医学人文精神有一定缺失 [8 ] 。究其原因,随着 科学的功利化,科学与人文产生分离,从而引发了 医学与人文的分离,医学走向了片面追求技术化从 而使人文精神日益缺失 [9 ]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是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错综复杂的因素之一 [10 ] 。重 视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 进医学事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中医哲学的现实人文意义

5. 1 树立医学人文精神至上理念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医学的崇高不仅 体现在高超的医术上,更体现在以人为本、敬畏生 命的人文关怀上。倡导中医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以 德为身本、以德为先、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人文 精神,在医学实践中贯彻医学人文精神至上理念, 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技术教育并重,真正做到一 切以患者为中心,在医疗活动中切实体现人文关 怀。一是树立以生命为本的医学本质观,正如 《素问》所言 :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 人” ,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医者当以患者为本; 二是养成人文关怀的医学目的观,在传统医德理念 中要求医者对生命有敬畏之心和悲悯之心,如唐代 医家孙思邈所言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 之,德遇于此” ;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 怆” 。在这种医道熏陶下,医者往往将行医认为是 “仁心仁术” ,常以同理心来对待患者,体验患者 疾苦,如此则对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 关系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5. 2 培养中医思维模式的哲医

中医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哲理与医理互 相贯通,互相促进,交融提升。中医院校应立足培 养能够将医学科学和人文交融互通的一代 “哲 医” 。诚然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 事,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设置系统 的人文教育课程群,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哲学思 想中的人文精神和理念融汇其中,让中医学子能够 深刻领会医学人文精神的深远内涵,并植根于心 中,成为指导自己医疗活动的准则,为造就 “哲 医”奠定基础。这种将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技能 相结合的医学培养模式将有效推动医学事业的发 展,并可使医患关系逐步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张丽霞 高健生 张兆康 田侃
Tag标签: 中医(19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