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妇科疾病 脏躁崩漏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10-29
归脾汤首载于南宋严用和所撰的《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1]。由黄芪、白术、当归、酸枣仁、人参、龙眼肉、木香、大枣、茯苓、远志、甘草、生姜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及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之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等症。笔者灵活的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脏    躁
王某,女,48岁,2008年4月初诊。近1年来感心悸怔忡,同时伴疲乏无力、失眠健忘,潮热、心烦,饮食减少。月经数月一至。舌淡苔白,脉细弱。同时查心电图示:T波改变,心得安试验阳性。中医诊断为脏躁证,心脾两亏型。治以养心安神,补脾和中。方用归脾汤和甘麦大枣汤加减:炙甘草10 g,浮小麦20 g,大枣10 g,白术10 g,茯神10 g,黄芪12 g,龙眼肉10 g,酸枣仁15 g,太子参10 g,木香10 g,当归10 g,远志10 g。7剂,水煎服,1剂/d,分两次温服。1周后复诊,心悸、怔忡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提高,饮食如常,潮热、心烦等症状好转。舌淡,脉和缓有力。再进15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正常。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中老年妇女脏躁证,多属于西医围绝经期综合症(也称更年期综合征)[2]。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分泌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而心悸怔忡尤为明显。本例患者,由于阴血亏耗,心血不足,心神失养,阴亏阳亢而生躁。治疗以归脾汤心脾两调,气血双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充则躁止。”归脾汤中黄芪、太子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当归、酸枣仁、龙眼肉养阴生血,茯神、远志、木香安神定志,合甘麦大枣汤生津养阴、安神定悸,诸药合用,以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则诸证自愈。
 
崩    漏
张某,女,20岁,在校学生。2009年12月初诊。从15岁初潮即月经过多,色淡,经期前后不一。曾在多所医院诊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始以止血、雌激素等治疗尚能收效,去年开始至今百药无效,随来我院求治。自述月经来潮已14日尚不能过,自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观其面色萎黄,唇舌色淡,坐不能直起腰。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诊其脉细弱。化验除血色素86 g/L、血细胞计数较低外余无异常。思其当为崩漏之证,源于脾气虚不能摄血,致血行脉外。方用归脾汤加荆芥炭10 g、茜草10 g、海螵蛸10 g、桑寄生15 g、杜仲10 g。服药3剂血即止。且诸证均减轻,原方又服7剂后以归脾丸连服半年,至今月经正常。
 
按:崩漏是指妇女非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3]。属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范畴[4]。本例患者因先天肾气不足,加之学习紧张,思虑伤脾[5]。中气不足则清阳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故非时而下。脾肾两亏,气血不足,故缠绵不愈。治疗以归脾汤健脾补气,养血止血,加桑寄生、杜仲补肾气,加荆芥炭、茜草、乌贼骨固涩止血。脾肾得补,气血得养,故数剂而收功。
 
参考文献
[1] 段富津,李飞.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26
 
[2] 乐杰,谢幸.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9
 
[3] 罗元恺,曾敬光.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65
 
[4] 彭秀梅,刘志会.归脾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4):43
 
[5] 宋月惠.归脾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崩漏8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12(1):6
 
[6] 张留香.归脾汤临床应用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0):722
 
[7] 黄茜,石亚萍.归脾汤实验室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9,(6):1537
 
作者:李继端
改编自:归脾汤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