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苇茎汤治疗鼻渊经验探讨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5-23
鼻渊,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同时可伴有头痛、嗅觉障碍、记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学习[1]。笔者认为,鼻渊病因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以标实为多,治疗上应注意祛除浊邪,临床治疗常用千金苇茎汤随证施治,疗效良好。
 
1 鼻渊的中医学认识
鼻渊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甚则入肺,咳而鼻渊。”《黄帝内经》亦对鼻渊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论述,如《素问·气厥论》提到“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可见浊涕量多是鼻渊的特征,胆热内蕴为该病病机。后世医家多受此影响,从热论治鼻渊,认为该病多由外邪侵袭,或内有湿热、外邪为引,致使邪聚鼻窍,发为鼻渊。《景岳全书》言:“鼻涕多者,多由于火,故曰肺热甚,则鼻涕出。”又如《杂病源流犀烛·鼻病》谓:“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而成,或饮酒多而热炽,风邪乘之,风热郁不散而成。”
 
鼻渊病因有虚实之分,实证多见外邪侵袭,或胆腑郁热,或内外合邪;虚证常见脾肾亏虚。亦有医家从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瘀阻论述该病病因病机[2,3]。外邪(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系,肺失宣降,鼻窍不利,气郁津凝,则鼻塞流涕;胆为中精之府,内寄相火,或情志不畅,或邪热犯胆,致胆失疏泄,胆腑郁热,火热循经上犯头目,火热久蕴,燔灼气血,炼液成浊,壅塞鼻窍,则发鼻渊;过食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致湿热蕴阻脾胃,中焦脾胃失运,湿热循阳明经上扰,熏蒸鼻窍,故黄浊、涕多、带臭,又感外邪,内外之邪相交,致病情迁延;鼻渊经久不愈,损及阳气,脾肾亏虚,元气不足,津液输布无权,形成痰湿、水饮等病理产物,阻滞鼻窍,变为浊涕;元气推动无力,气血瘀阻,鼻窍不利,故鼻塞不能嗅。可见,鼻渊病因无论虚实,总可见气血津液停聚于鼻窍,日久化浊。因此,除了针对病因治疗,仍应重视祛除标实。
 
2 千金苇茎汤的组成及配伍特点
千金苇茎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为治疗肺痈要方。肺痈是由外邪犯肺,或素有痰热于内,蒸灼肺脏,导致肺叶肉败血腐、成痈化脓所致,治以清热化瘀、消痈排脓为法。千金苇茎汤由苇茎、薏苡仁、瓜瓣(现由冬瓜子代替)、桃仁组成,具有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的功效。方中苇茎性味甘寒,形中空,质轻,可入肺经,可清热利水、除烦解渴,为治肺痈的要药;薏苡仁甘淡微寒,可清热利湿,化痰排脓;冬瓜仁甘寒清热,祛肺中痰浊脓血,二药合用,可清上彻下,上可清肺之痰热,下可利胃肠湿热。桃仁甘苦而平,润肺滑肠止咳,逐瘀行滞,下可助冬瓜子利胃肠湿热从大便解,上可入肺、鼻以清局部瘀滞,活血消肿。四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肺热清,痰热化,瘀结祛,则肺痈自愈[4]。现代医家根据千金苇茎汤的主治特点,不断拓宽治疗领域,将其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中[5]。鼻渊归属肺系疾病,病位在鼻,其标为浊邪困于鼻窍,临床应用该方有助于清利湿热,化瘀排脓。研究表明,千金苇茎汤具有积极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有效降低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6]。
 
3 临证处方加减
千金苇茎汤性偏寒凉甘润,故在辨病的基础上仍应根据病患的病证特点,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加减用药如下:(1)解表药、风药。鼻渊起病常以外邪侵袭为引,风邪夹寒、夹热侵袭人体,袭于肺部,使鼻窍受累,治宜疏风解表散邪。流清涕、怕冷等表寒明显者,加桂枝荆芥防风等解表散寒;流黄涕者,加金银花连翘、桑叶等疏风散热;头晕头痛者,加川芎蔓荆子菊花等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鼻痒者,加蝉蜕疏风止痒。(2)清热凉血药、养阴药。邪热壅遏肺系,循经上扰使鼻窍黏膜受灼,或扰动血分,使血热阴伤,故当养阴清热。鼻涕见血丝者,可加玄参丹皮赤芍等清热止血;咽干、咽痛者,加麦冬玄参、石斛、桔梗等生津利咽。(3)补益药。鼻渊病情缠绵,久病致虚,或平素体虚,复感外邪,病情加重,治当补其不足。自汗、畏风等表虚明显者,可用玉屏风散、太子参党参、生黄芪等扶正固表;不欲饮食、倦怠等脾虚甚者,加山药、白术、扁豆、茯苓健脾益气;面色不华或萎黄、唇舌色淡等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白芍补血;咽痛、喑哑、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者,加沙参麦冬、玉竹、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等滋阴生津润燥;肢凉、怕冷等阳虚明显者,加肉苁蓉杜仲、菟丝子等温补肾阳。(4)通窍药、活血药。鼻渊病位在鼻,邪滞清窍,或久病成瘀致脉络瘀滞,治当通窍活血。鼻塞、嗅觉减退者,加路路通、皂角刺王不留行白芷、苍耳子、辛夷等通利鼻窍;兼见瘀血者,可加川芎丹参活血通窍;脓涕多者,可用败酱草、鱼腥草、鹅不食草等通窍排脓。
 
4 病案举隅
患儿,3岁7个月,2019年9月17日初诊。主诉:咳嗽、流涕3d。患儿就诊前3d受凉后出现咳嗽,偶可闻及痰声,咳嗽日间较多,晨起鼻塞、流黄脓涕,夜间以清涕为主。刻下症:咳嗽,流涕,时清时浊,纳一般,寐尚可,二便调。查体:咽红,鼻黏膜肿胀,鼻腔可见脓性分泌物,舌淡红,苔厚腻,脉弦。既往史:患儿平素反复流涕,时清时浊。中医诊断:鼻渊,外寒内热证。西医诊断: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患儿卫阳不足,外感风寒之邪,外邪侵袭肺窍,故鼻塞、流涕;肺气宣降失司,故咳嗽;外邪入里化热,故见黄涕;舌淡红、苔厚腻、脉弦亦为外寒内热之象,治以解表散寒,兼清里热。予桂枝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桂枝8g,白芍8g,甘草片3g,大枣8g,芦根9g,炒冬瓜子9g,桃仁5g,薏苡仁9g,干姜3g,麸炒白术9g,黄芪9g,防风6g,路路通6g,辛夷5g(包煎),白芷5g,鸡内金9g,黄芩片8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19年9月26日二诊:家长代诉患儿服药2剂后症状均明显改善,2d前外出游玩受凉后病情反复。现咳甚,痰声明显,喷嚏,鼻塞,流涕,时清时黄,纳可,寐欠安,大便2d未解,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患儿复感外邪,为风寒袭肺,肺失宣降,邪犯鼻窍,邪气入里,郁久化热,热灼津液,故见咳甚、喷嚏、流黄涕、大便难解。治以宣肺解表、兼清里热为法。方药组成:蜜麻黄4g,苦杏仁6g,桂枝5g,白芍4g,细辛2g,五味子5g,黄芩片8g,辛夷8g(包煎),白芷8g,芦根8g,炒冬瓜子8g,桃仁4g,薏苡仁8g,葶苈子8g(包煎)。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19年9月30日三诊:家长代诉患儿偶咳嗽,痰声明显,鼻塞,流涕,量不多,咽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患儿外寒渐解,里热渐清,仍以宣肺解表、兼清里热为法。方药组成:蜜麻黄3g,甘草片3g,葶苈子6g(包煎),当归6g,桂枝6g,炒紫苏子7g,五味子3g,黄芪6g,炒苍耳子3g,辛夷6g(包煎),炒冬瓜子8g,芦根9g,桃仁3g,薏苡仁8g,黄芩片7g,路路通3g,鱼腥草6g,细辛2g,桔梗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19年10月9日电话随访,家长述患儿服药3剂后诸症缓解,7剂后停药,已无明显咳嗽、鼻塞、流涕等不适。
 
按语:患儿素体卫阳不足,不慎外感寒邪,邪气由表入里,郁久化热,故虽感寒邪,但仍可见热象,治疗时不可专攻表寒之邪,需兼顾清热,酌加补气固表之品,如黄芪防风等。故以桂枝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味解其表寒,清其里热,内外兼顾则邪祛。二诊时,患儿治疗后复感外邪,内外合邪,故治疗以祛邪为主,邪祛则诸症自解。
 
5 小结
鼻渊易于反复,内外合邪,表里同病,其病因有虚实之分,但多见浊邪壅滞鼻窍,难以清除,导致病情缠绵反复。中医治疗该病应注重祛其标实之邪,固其根本,方可奏效。
 
参考文献
[1]庄瑞斐,周峰峰,顾庆华.鼻渊的病机探讨[J].四川中医,2016,34(8):19-21.
[2]马潇瑶,古豫蕾,申琪.鼻渊的古代文献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4):111-113,115.
[3]李莹.慢性鼻窦炎的辨证论治[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3):27-30.
[4]连建伟.方剂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3.
[5]陈瑞琳,王真.千金苇茎汤之运用略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2):228-229.
[6]顾颖军,龚正华,徐小平,等.苇茎汤对老年性肺炎相关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676-67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骆新森 陈四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
Tag标签:

上一篇:治疗慢性副鼻窦炎中医方剂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