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玲治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经验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06-22
四川省名中医熊晓玲对高血压病的中西医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主张对高血压病进行分型论治,在运用西医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辨证运用中药汤剂,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症状,甚至减少了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剂量,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将其对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病的治疗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熊晓玲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之源,同时又是气机升降之枢纽。饮食失节、过忧、过思、过劳皆可使脾胃功能受损,五脏气血化生无源,脏腑机能减退,可致气虚血瘀,一则清阳不升,一则血阻气滞而发高血压。“无痰不作眩”,而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失和,水液不运,痰饮内停,阻滞气机,气血阴阳紊乱而使血压升高;同时痰湿郁久化热,可出现湿热夹杂上蒙清窍而致病。故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常可见眩晕头重,头痛昏蒙,呕恶痰涎,食少,胸闷恶心,心悸,或渐肢体麻木,口眼歪斜,或突然昏仆,喉中痰鸣,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则治法
 
熊晓玲认为痰湿中阻型高血压患者发病以风痰上扰为标,脾虚为本,痰以无形之痰为主,治疗要标本兼顾,故治疗宜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正如朱丹溪所言“无痰则不作眩”“治头眩以治痰为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半夏,味辛、苦,其性温燥,辛能发散,苦善下行,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天麻甘平属土,土能胜湿,且为肝经气分之药,平肝息风止头眩。白术味甘、苦,性温,为祛湿健脾要药,与茯苓配伍,茯苓渗湿,走而不守,白术补中,守而不走,共奏健脾燥湿、淡渗利水之效。茯苓,味甘、淡,甘而能补,淡而能渗,能泻能补,利水行气。陈皮,味辛、苦,性温,辛能醒脾,苦能健脾,温能养脾,功能行脾胃之气,脾胃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则水道通利。与半夏同用则有燥湿的作用,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的作用,与白术同用则有补脾胃的作用。甘草味甘,性平,有解毒、祛痰、调和诸药之功,可制半夏之燥烈药性。
 
熊晓玲认为痰湿壅盛,久之必影响气血运行,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故此类患者常痰瘀互结,形成痰湿瘀阻型,此型类似于西医高血压高阻型(血管痉挛型),以头痛、头晕或失眠、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为主,西药宜选钙通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药物,以减低外周阻力、缓解血管痉挛,达到降压目的。
 
典型医案
 
医案一
 
宋某,男,54岁。患者平素工作繁忙,缺乏锻炼,嗜好肥甘厚味,体型肥胖,因“反复头昏3年,加重2月”于2014年9月18日初诊:该患者3年前即开始出现眩晕,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可减轻,不伴头痛、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胸闷心慌、肢体麻木乏力等,患者以为工作劳累所致,未引起重视未就诊,近两月自觉头昏较前加重,伴头重,胸闷恶心,阵感心悸,不伴视物旋转、肢体麻木乏力、头痛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遂来诊,血压为164/97mmHg,后动态血压检查确诊为“高血压病”。就诊时,患者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滑。
 
诊断:(痰湿中阻型)眩晕(西医称为高血压病)。
 
治则: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g,白术15g,天麻15g,陈皮12g,茯苓15g,瓜蒌皮15g,石菖蒲15g,甘草5g,生姜10g,大枣10g。1日1服,水煎450ml,分3次温服。西药予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1次;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1次。1周后随访,患者诉头昏、头重、胸闷、恶心明显缓解,未再心悸,血压基本波动在130~140/80~90mmHg。患者坚持在门诊服用中药治疗,随访半年,患者降压药逐渐减量至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1次,血压保持平稳正常,未述特殊不适。
 
医案二
 
胡某某,男,31岁。其形体偏胖,平素上午睡觉,嗜好饮酒,较少锻炼,且其父母亲均有高血压病史,3年前该患者即查及血压升高,在(150~160)/(90~100)mmHg,无明显不适。近半年来,劳累后时觉头昏、稍感心慌,遂来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95次/分,全天平均血压为152/98mmHg,白天平均血压为154/100mmHg,夜间平均血压为150/96mmHg,诊为“高血压病3级高危”。查其舌脉,舌体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弦。
 
诊断:(痰湿中阻型)眩晕。
 
治则:健脾化痰通络。
 
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g,白术15g,天麻15g,陈皮12g,茯苓15g,石菖蒲15g,丹参30g,川芎15g,甘草5g,生姜10g,大枣10g)。1日1剂,水煎450ml,分3次温服。
 
西药用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2次;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2次;吲达帕胺片2.5mg,每日1次。
 
1周后随访,患者未再诉头昏、心慌等不适,血压降至140/90mmHg左右。嘱其继续在门诊服用中西药物治疗,1~2周来门诊复查一次,随诊4个月左右,患者血压平稳下降至(120~130)/(70~80)mmHg,且降压药逐渐减量至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1次,吲达帕胺片2.5mg,每日1次。
 
血压近一年一直保持平稳正常,未述不适。(李兴鹏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Tag标签: 高血压(187)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