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刀在颈椎病中的诊疗作用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10-08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颈椎的活动受限及颈肩背部疼痛为临床主要表现,若不及时处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造成椎间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颈部周围软组织为颈椎的活动提供外源性动力,但同时也易受风寒湿邪的影响。根据经筋学说“筋者,肉之力也”之论,颈椎周围软组织属于“经筋”范畴,颈椎周围软组织疾病亦属于“经筋病”范畴。针刀具备针的优势,又结合刀的特色,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以经筋理论为基础,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诊疗效果。
 
1 经筋理论构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生理病理基础
1.1 经筋的认识
经筋的记载出自《黄帝内经》,有“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等描述,阐述了经筋的循行、生理功能,认为其是濡养筋肉骨节的系统,起到约束骨骼、活动关节、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及其姿势体位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经筋本意可等同于筋,以经络为经筋分类[1]。目前对于经筋的认识主要趋向于包括骨骼肌及其附属组织如韧带、筋膜等,颈部的经筋主要包括颈部肌群、韧带等[2]。手三阳经筋的生理功能及组成结构确定了其为针刀治疗的对象。
 
1.2 经筋病的病理变化
经筋病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表现为经筋循行局部的软组织病变。以颈部软组织为例,其具体病理变化可分为3期[3]。一期为压痛点期,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或急性外伤或长期慢性劳损导致,在生理状态下,经筋能合理分散人体各处所受的应力,让关节静态时保持受力平衡,动态时形成正确的发力方向。如果某一方向的力超过经筋承受的限度,则引起力线不平衡,出现筋伤,筋伤不断进展,最终病损及骨,甚至及脏,导致人体失衡。有研究认为压痛点多存在于肌肉附着处[4]。二期为痉挛期,由于风寒湿邪积聚,颈部肌肉痉挛可导致肌肉张力上升,出现张力性疼痛,这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筋膜触发点相似[5]。肌肉由于代谢问题导致炎性物质出现,按压、叩击能引起整块肌肉的疼痛,并引起牵涉痛。三期为结节期,由于邪气壅滞,气血不行,气血与邪气相搏结,最终形成结节或条索状物质。疼痛是经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痛为腧”为针刀治疗经筋病提供了选点的理论基础。
 
1.3 手三阳经筋与颈椎病的联系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上臂外侧,至颈肩部。其中手阳明经筋在肩背部,主要绕行于肩胛部,夹脊柱两旁,从肩峰部直行上颈部,病证表现为循行之处出现酸痛及痉挛,颈椎不能转向两侧的症状。手太阳经筋从腋后方绕行肩胛,沿上斜方肌穿行于颈部,病证表现为颈部筋肉活动受限,颈项部及肩胛骨周围疼痛不适。手少阳经筋从上臂外侧上肩、上颈,病证表现为循行部位的掣强、转筋收引[6]。手三阳经筋是颈肩部循行的主要经筋,其循行路线穿颈部到达头面,而手三阳经筋病证以颈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为主[7]。《伤寒杂病论》指出外邪侵袭首犯三阳,三阳经由于其自身的阴阳属性易被阴邪侵袭,若人体气血不畅或外邪来势凶猛,则易成病。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易引起颈部经筋受损,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则形成颈椎病。
 
颈椎的稳定性主要由两个系统构成,其静力性平衡由椎体、关节突关节、椎间盘、椎间小关节维持,动力性平衡由颈部软组织组成[8]。颈椎病作为退行性疾病,其发病过程从筋伤到骨损,因此早期的病变主要围绕筋伤进行[9]。在生理状态下,颈椎椎体主要承接颅骨的重力,颈部软组织为维持颈部的活动提供动力,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颈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当人体处于低头状态时,颈伸肌群的微小血管被拉伸、撕裂,日久颈伸肌群出现劳损,张力上升,弹性下降,血管破裂,导致颈部肌肉出现炎性反应,形成压痛点、粘连、结节,对周围软组织产生卡压,进而导致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10]。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筋的病变除了会带来软组织的病变外,还会对颈椎结构产生影响,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影响椎间盘退变。研究表明,压痛点的产生会伴随大量疼痛因子的出现[11],而这是刺激颈椎退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同时对肌肉血管的收缩产生影响,其本质是炎症因子刺激软组织增生、退变,进而形成瘢痕组织,对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刚度等产生影响[12]。压痛点也是《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中叙述的横络。因此,松解横络是经筋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明确了基于手三阳经筋理论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方向[13]。
 
2 手三阳经筋理论对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指导作用
2.1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
(1)消除炎性物质,解除卡压,恢复软组织的功能与活动
颈部软组织的炎性反应可引起颈椎周围软组织的压痛、粘连,形成瘢痕组织,影响颈部的血运及周围软组织的能量代谢,造成颈部疼痛不适、僵硬及活动障碍,加剧了骨质增生和椎间盘退变。因此,在疾病的进展中打破疾病发展链条是一种有效对抗疾病进展的方式。针刀结合了针与刀的优势,可通过松解颈部软组织的粘连与瘢痕组织,恢复肌肉的弹性及长度,减轻对软组织、神经及血管的压迫,有效抑制炎性物质的生成,加快其吸收,从而减轻疼痛,通过刺激颈部手三阳经腧穴,发挥通经活络的作用。针刀松解横络是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通过解除粘连、瘢痕等带来的卡压,以及刺激经络腧穴,实现疏通气血经络的目的,恢复颈部软组织的营养代谢和活动度,从而解除疼痛[14]。这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机制和重要优势。
 
(2)恢复颈椎周围软组织平衡,重塑颈椎平衡
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其依靠椎间关节及其附件维持颈椎的稳定性,椎旁肌肉为颈部活动提供动力。颈部软组织易受外部风寒湿邪的侵袭,或外伤,或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的慢性损伤,这些都会使颈部软组织形成病灶结节点,导致肌肉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引起局部气血、代谢发生障碍,最终由点及面造成局部肌肉的紧张、粘连,影响颈部生物力学平衡。基于中医“一体观”的思想理念,对颈椎病的治疗不仅在于治疗局部的病灶结节点,更体现在对颈部软组织气血的疏通上[15]。从整体上改善颈椎结构、关节活动、肌肉软组织的病变,结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刀治疗以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为目标,通过对颈椎软组织的病灶结节点或粘连处施以点刺、纵切横拨、刮铲等,直接破坏其病理结构,延缓其病程进展,促进软组织再平衡的建立,减轻颈部疼痛,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活动度[16]。
 
2.2 指导针刀在颈椎病治疗中的运用
(1)“以痛为腧”是治疗大法
“以痛为腧”即是在疼痛处选取穴位,也是“阿是穴”产生的由来[17]。亦有医家解释为由颈部软组织的病灶结节点造成卡压而引起疼痛,其治疗主要围绕松解卡压进行,所以引起卡压的经筋病灶点是主要的治疗对象。结合针刀医学的弓弦理论[18],经筋病的结节点出现在炎性反应部位,并沿着经筋走行呈现立体放射。结合整体观念,对软组织与骨结合部位进行松解,并沿着颈部经筋走行进行松解,可破坏病灶的立体网络架构。对于结节点的确定不仅是治疗的关键,也是确定病位、明确诊断的重要步骤。如手太阳经筋受邪,其病灶结节点围绕手太阳经筋的走行,如斜方肌、竖脊肌;当手少阳经筋受邪时,病灶结节点位于肩胛部[19]。针刀松解结节点后,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为主要目标,可施以手法治疗作为补充,以完善诊疗过程。
 
(2)“循筋论治”是重要的治疗方案
针刀治疗颈椎病依照“循筋论治”,体现了经筋病的诊疗特色,发挥了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针刀诊疗的优势。手三阳经筋循行于上肢,有学者归纳总结出“三关定位法”[20],如手三阳经筋区沿上肢取穴,包括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其主要的选穴依据为关节处为经筋聚集的部位,是形成病灶结节点的高发区域。当患者以肩部疼痛为主时,选取肩关节治疗区,并“循筋选穴”利用点、按、弹、拨等手法选取辅助治疗点,而腕关节经筋区属于远端,远近配合共同取穴,可增强疗效。杨婵[21]观察循筋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发现循筋选穴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选穴治疗。
 
3 小结
基于手三阳经筋理论,经筋病的发生与风寒湿邪密切相关,其病理变化可以分为压痛点期、痉挛期与结节期。手三阳经筋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与颈椎病基本一致,其治疗思路也主要围绕“不通则痛”进行,针刀松解横络正是基于这一思路的治疗手段,松解疼痛点可切断疾病的发展进程。目前在临床有基于此理论治疗颈椎病的研究,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且大量研究缺乏回访调查,无法明确该疗法的远期治疗效果,还有待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房海 鄢卫平
甘肃中医药大学
Tag标签: 颈椎病(97)

上一篇:痉挛性斜颈针药并用中医辨治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