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属“毒根深茂藏”周岱翰治肿瘤以毒拔毒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12-14
国医大师周岱翰治癌运用虫类药经验
 
癌症病机属“毒发五脏”“毒根深茂藏”,邪气蕴久化毒,并伴有脏腑阴阳气血亏虚,诸邪互结,深痼难解。而虫类药具有“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品质,“无微不入,无坚不破”之特性,能入络攻逐走窜,或可破血消癥,或可除痰软坚。又因其多有小毒,常取其可直达病所,攻解癌毒诸邪,松透病根。国医大师周岱翰运用虫类药治疗肿瘤疾病经验丰富,现将其卓识总结如下。
 
虫类药特性
虫类药物包括鳞翅类、甲虫类、环节类、爬虫类、两栖类乃至哺乳类动物躯体的分泌物、排泄物、生理或病理产物以及虫类加工品等。虫类药物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攻坚化积:虫类药性轻灵流通,擅走窜,可搜剔攻化凝血坚积,消逐痞块,如土鳖虫、斑蝥、穿山甲、麝香等;(2)活血化瘀:有推陈致新,改善络脉循环以生新血的作用,如水蛭、土鳖虫、五灵脂等;(3)息风定惊:有驱风止痉、疏风泄热作用,如全蝎地龙等;(4)解毒消肿:有攻消阴毒、疗疮溃坚之效,如蜈蚣、守宫、蟾蜍、蜘蛛、僵蚕等;(5)滋补强壮:因其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固本培元、强身驱邪,如龟板、海马、海狗肾等。
 
1.以毒拔毒
周师认为毒有寒、热、痰、瘀等阴阳之分,阳热实毒证可选用蟾酥、水牛角、地龙等配伍清热解毒药,阴寒虚证则宜选用蜈蚣全蝎等配伍温通活血类药物。临证治疗肺癌病时,喜用土鳖虫或守宫治疗辨证为肺热痰瘀证型者,认为“攻毒实为解毒”,以一、二味虫类药为君,统领全方,配以宣肺理气,化痰祛瘀。除土鳖虫、守宫,周师还常用地龙蜈蚣全蝎、蜂房、水蛭、蝉蜕、蟾酥等。《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蝎子……专善解毒”,《本草汇言》谓蜂房可“驱风攻毒,散疔肿恶毒”,“蟾酥,通行十二经络、藏府、膜原、溪谷、关节诸处……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有攻毒拔毒之功也”。门诊亦常见无证可辨的形体壮实带瘤生存患者,周师以虫类药攻之,或配合小金丸、牛黄醒消丸、化癥回生口服液等,缓药常用,以攻其深藏之毒根。
 
2.化痰祛瘀
《血证论·瘀血》言:“瘀血在经络脏腑间,则结为癥瘕”。《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言痰可“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痰瘀在整个肿瘤疾病发展过程中,既可以作为病理产物存在,又可作为致病因素。现有研究认为,痰、瘀均可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1,2]。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周师重视化痰与祛瘀并举,如临证治疗肝癌肺癌肝转移或乳腺癌肝转移等辨证为肝热血瘀者,喜用下瘀血汤,方中土鳖虫活血消癥,和营通络;患者若尚可耐受攻邪,或可加用守宫化痰散结。藉用虫类灵动之性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搜顽痰、攻坚祛瘀,临证中喜以僵蚕、牡蛎等既可化痰又可软坚散结之品,也喜以全蝎蜈蚣、蜂房攻坚祛瘀,并配伍法半夏陈皮、海藻、昆布、山慈菇等以加强化痰软坚、解毒散结之效。
 
3.缓攻固正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中提出:“治癥瘕之要,用攻法宜缓宜曲,用补法忌呆忌涩”。并谓“新邪宜速散,宿疾宜缓攻”。缓攻乃因邪在络中,与瘀血痰浊混杂,不可速清,又因正气不足,只能徐徐图之。且肿瘤的发生发展非一日所成,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情变化,使得病机愈加复杂,治疗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不可贪功冒进,若一意急于荡涤邪气,非但不能取效,反伤正气;并提出肿瘤患者病久正气不足者,或体质本虚者,可改用丸剂、片剂等服之以图缓攻。“丸者,缓也”,如张仲景用大黄虫丸以缓攻补虚之法治疗虚劳伴有干血之症。相对于汤剂而言,丸剂、片剂吸收较慢,周师所创的鹤蟾片、清金得生片、参桃软肝丸等均含有虫类药物,改变剂型意在减弱毒性,减少用药量,缓攻通络,又可减少患者服用虫类药物时的不适感,或可选用相对缓和的虫类药,并配伍白术黄芪等以益气活血、固护中州。
 
虫类药使用注意
1.把握攻补特性
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积聚分早、中、晚期治疗:“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根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云:“去邪即是扶正”。周师认为早期癌症患者多属邪实、正气未虚之象,治疗着重攻下逐瘀,祛除病邪,去死血而生新血,延缓甚至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干预肿瘤转移等作用[3,4]。死血乃干血之极,已非草木之品所能去,常需选用虫类药,借其吸吮钻透之力、灵动之性以消散,如土鳖虫、水蛭、虻虫等。如肝癌属肝热血瘀证型者,常用土鳖虫与大黄配伍,使肝火、瘀血等邪毒从大便而出,有推陈致新、安五脏之功,并配伍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栀子、茵陈、溪黄草等以清除邪热,开结拔毒。
 
对于中晚期正气不足的患者可予蛤蚧、哈士蟆、海马、冬虫夏草等补益肾精。虫类药还可以通为补,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搜剔入络,使血脉通,气血畅行,脏腑得有所养,正气可复。其中,每味虫类药均有其特性,如地龙、水蛭等偏于活血化瘀通络,僵蚕、蝉蜕等偏于化痰祛风通络,穿山甲全蝎等偏于走窜息风通络,结合患者情况加以选择。周师强调在应用虫类药治疗时,应辨证施治,三因制宜,把握祛邪与扶正尺度。
 
2.顾护胃气,中病即止
脾属中焦,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与胃相互配合,一升一降,化生气血,滋养全身。周师重视补养脾胃,“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脾胃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始终。常法师四君,用熟党参30g,配伍白术15g、甘草6g以期调理脾胃,滋养气血生化之源,或伍以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等以健脾消食导滞之药,使脾胃健运、脾脏不受邪。《神农本草经》将虫类药多列为中、下品,均注解“不可久服”。现代药理学也发现多种虫类毒素成分,对神经系统、心肝肾、消化道黏膜等具有毒性损伤的作用[5]。虫类药作用峻猛,多温燥,而有的放矢则多有立竿见影之效,故使用时讲究“有是证,用是药”,需析证准确,选药精当,小剂量用起,“渐加,以知为度”,及时调整用药,不能畏其毒而弃之不用,辨证分析,中病即止。处方用药时可适当配伍养血滋阴之品,使“邪去而不伤正,效捷而不猛悍”。
 
验案举隅
患者某,女,70岁,2015年10月10日初诊。主诉:纳差伴消瘦1个月。2011年患者因体检发现胰头占位并主胰管重度梗阻性扩张,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均未见异常。患者拒绝进一步抗肿瘤治疗,定期复查胰腺占位,大小均同前。2015年4月因上腹部疼痛查CA199示75.08U/mL,8月查PET-CT:胰头占位,病变包绕门脉主干及肠系膜上动脉。2015年9月于外院行姑息性手术减瘤治疗,术后病理示:胰腺低分化腺癌。因纳差伴消瘦就诊,症见:面色萎黄,神疲消瘦,腹部术口周围疼痛,口干、口淡,纳眠差,大便初硬后溏,小便调。舌黯,苔白,脉细弦。西医诊断:胰头低分化腺癌术后。中医诊断:癥积,证型:肝盛脾虚。治宜清肝健脾、化瘀消癥。用下瘀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处方:土鳖虫6g,白英20g,半枝莲30g,溪黄草20g,大黄10g,关黄柏15g,熟党参30g,紫河车15g,鸡内金15g,法半夏15g,茯苓20g,甘草6g。30剂,每日1剂,水煎服,1次服完,不需复煎。并嘱其日常多进食鱼胶、牛奶、鸡蛋血肉有情之品补益精血。
 
二诊(2015年11月23日):胃纳较前改善,食后易腹胀,仍觉乏力,头晕,口淡,舌黯,苔白,脉细弦。仍以下瘀血汤为主方合小柴胡汤加减,上方去白英、紫河车、鸡内金,加柴胡15g、莪术20g、黄芩15g,并嘱患者煎药时加入生姜3片,大枣4枚。共30剂,日1剂,水煎1次温服。
 
三诊(2016年1月13日):虽时有腹胀,次数较前减少,体力、胃纳较前改善。“效不更方”,继续予前法随证加减,去柴胡黄芩茯苓,加钩藤15g、蛇莓20g、红豆杉3g,30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五诊、六诊:患者腹胀时反复,体质量维持,体力、胃纳均较前改善,舌淡黯,苔白,脉弦滑。辨证仍属肝盛脾虚,仍以清肝健脾、化瘀消癥为法,下瘀血汤为主方并送服小金丸、化癥回生口服液、金匮肾气片。后诊仍以下瘀血汤为主方加减。
 
复诊(2017年1月3日):患者体健,体质量较初次就诊增加3kg,一般情况可,守方加减治疗。末次随诊时患者已带瘤生存2年余,随诊。
 
按:胰腺癌的病机特点为“痞、满、燥、实、闭”,与胃、十二指肠、胆相关,治疗强调“以通为用”。四诊合参,本病当属中医学“癥积”范畴,证属“肝盛脾虚证”。缘患者平素情志不调,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津液不得输布,则见口干、口淡;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则见腹部术口疼痛。木旺克土,肝盛乘脾,脾虚无以运化水谷,人不得充养,故见面色萎黄,神疲消瘦,纳差,大便初硬后溏。舌黯苔白,脉细弦为肝盛脾虚证。患者虚实夹杂,邪不去则正不安,予用下瘀血汤为主方;攻补兼施,固护胃气,合用六君子汤。其中土鳖虫走窜通络,攻毒散结;大黄通腑泄浊;溪黄草、关黄柏清热利湿;白英、半枝莲清热解毒;熟党参茯苓健脾益气;紫河车益气养血;鸡内金健脾、化瘀消积;法半夏化痰祛湿;甘草调和诸药。二诊辨证仍为肝盛脾虚,脾虚较前稍改善,仍以下瘀血汤为主方,改六君子汤为小柴胡汤以调和肝脾,去白英、紫河车、鸡内金,加柴胡黄芩清肝疏肝,莪术增强活血之效,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三诊,脾虚症状改善明显,效不更方。四诊后患者正气渐复,予加用小金丸、化癥回生口服液辅助攻邪,金匮肾气片温补肾阳。如此配伍,攻补兼施,扶正抑瘤。既针对胰腺癌强调“以通为用”的病机特点,又结合肝盛脾虚的证型,把扶正和抑瘤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优势。
 
结语
虫类药是中医临床运用治疗肿瘤的常用药物,周岱翰教授结合癌症“毒根深茂藏”的病机特点,运用虫类药以毒拔毒、化痰祛瘀的特性以缓攻固正,可取得立竿见影之效,让虫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慈安,魏品康,李勇进.痰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探讨.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3):215-219
[2]钱丽燕,郭勇.恶性肿瘤高凝状态——血瘀证——活血化瘀的思考.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4):856-858
[3]张海林,聂克.活血化瘀药对恶性肿瘤影响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169-171
[4]周天,李泉旺,胡凯文.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恶性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与Twist节点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相关性.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662-1665
[5]康亚国.虫类药临床应用探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6):10-11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黄裕芳 张恩欣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