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购中成药的误区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1-07-24

很多人得了小病,愿意自己到药店买点成药搞定,—认为既方便又省钱。但是,如果吃错了药,轻则延误治疗时机,重则会导致生命危险。

一、望文生义  药物的作用由药物的性质及组成所决定,专业医生用药不受药名左右。而是看药物的成分。一般人没有专业知识,往往会望文生义,患感冒就买与“感冒”有关的药物,有胃病就买与“胃”字有关的药物。有的服后有效,有的服后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如喉症丸由苦寒清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对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有效,但对慢性喉炎效果就不好了。又如痛经丸能治疗妇女痛经,但只适应于寒凝血淤之痛经,气血虚弱的痛经就无效了。造成这种误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诊断错误,不是该病而用冶疗该病的药物。二是中成药讲究辨证治疗,同病不同证,如果寒证就用清热药,热证就用祛寒药,当然无效。

二、以贵为上  有些人购药也看药物的成分,却主要是看有无贵重的药物成分,认为贵重的药物功效必佳。如安宫牛黄丸、清心牛黄丸中的牛黄是一味贵重而起主要作用的药物,缺之则功效较差。但有些人看到某某虎骨丸就认为是好药,药效必佳。殊不知现在老虎都少见,哪来那么多虎骨入药呢?乌鸡丸与乌鸡白凤丸是同药不同名,有些人买后者而不买前者,因为有“白凤”会更贵重(实际哪有什么白凤)。有些人买补肾壮阳药,见有“鞭”字的才买,因为鹿鞭、海狗鞭稀有。事实上,好药不在于药物的贵重与否,而在于药物是否对症。

三、无病溢补  有些人对补脑、补肾、补气、补阳的药物感兴趣,常常对号入座,认为自己肾虚、气虚、血虚而大量服用。实际上,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是虚证才用补药,非虚证用补药反而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古话讲:是药三分毒。就算补药也不例外,还是不要滥补为好。

因此,自购药物治病应该对病、对症用药,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