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 杏林更有后继人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4-26
——岐黄杯第七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摘要
 
俞募配穴理论基础及协同效应机制探讨与思考
 
蔡荣林 指导老师:申国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
 
穴位配伍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穴位配伍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在针灸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俞募配穴法是在中医阴阳学说和气街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经典配穴方法,俞募配穴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亦相得益彰,但是其协同效应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笔者结合中医理论探讨俞募配穴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总结分析当前俞募配穴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探讨俞募配穴的协同效应机制。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阴阳学说和气街理论是俞募配穴的理论基础,脊神经节神经元汇聚是俞募配穴的重要形态学基础,“靶向趋同”是俞募配穴协同效应的重要神经机制,大脑中枢整合作用是腧穴配伍的关键机制。同时笔者提出了基于“靶向趋同”假说的深入开展俞募配穴协同效应及中枢整合机制研究的新思路,以期为进一步阐明穴位配伍的效应机制奠定基础。
 
“通督启神”针法对AD模型小鼠海马区 TREM2/DAP12表达的影响
 
姜 婧 指导老师: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阿尔兹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遗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未找到其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不断深入探索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最新研究显示,大脑神经炎性反应已成为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分布于小胶质细胞膜表面的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激活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降低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减少神经元的损伤。因此,与抑制神经炎性反应相关的TREM2与DAP12则可成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新靶点。本研究采用8月龄快速老化SAMP8小鼠,在证实“通督启神”针法可有效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基础上,探索“通督启神”针法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通督启神”针法可提高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并降低Aβ蛋白的表达水平,其疗效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海马区TREM2与DAP12的表达含量而发挥作用的。
 
麻黄汤含药血浆与血清蛋白质(肽)组学比较
 
刘 林 指导老师:葛金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是相对于血清药理学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中药药效(药理)的半体内实验方法。该方法能避免凝血及继发反应所致的血液成分变化,更加接近药物进入体内的环境,减少实验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本研究采用2-DE-MS法对比麻黄汤含药血浆(DCP)、含药血清(DCS),空白血浆(BP)、空白血清(BS)及去除纤维蛋白原(FIB)后DCP之间的蛋白变化,从蛋白质组学探讨凝血及其相关过程对麻黄汤DCP与DCS的影响。研究显示,与BP比较,有26个差异蛋白表达上调,6个差异蛋白表达下调;与BS比较,有14个差异蛋白表达上调,4个差异蛋白表达下调;与DCS比较,有18个差异蛋白表达上调,8个差异蛋白表达下调;去FIB前后,麻黄汤DCP有20个差异蛋白表达上调,4个差异蛋白表达下调。并鉴定出7个差异蛋白:α-1-AT、ApoE、ApoA-I、γ-FIB、HP、FPA和molybdate ABC transporter。综上,麻黄汤DCP与DCS具有明显的蛋白改变,且差异蛋白可能是麻黄汤药效作用的靶点,为建立麻黄汤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纳米针灸传感针的研制及其在生物活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唐丽娜 指导老师:张国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针灸可以治疗疾病,但其核心的治病机制尚未得到合理解释。随着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生命科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技术的融合将为针灸医学提供支撑。该文章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纳米针灸传感针的研制与应用,采用电化学方法,在针灸针针尖表面分别沉积金纳米颗粒与石墨烯,构建纳米针灸传感针。所制备的纳米针灸传感针稳定性好,不仅对pH敏感,而且对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也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与选择性,可用于机体血清环境多巴胺的检测。文章重点阐述了如何将传统中医针灸技术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结合制备纳米针灸传感针,以期其能实现活体在穴生物活性分子的实时检测,并试图探究针灸治病的机制。
 
从“甘邪”与“玄府”探讨消渴病的因机证治
 
吴长汶 指导老师: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
 
消渴病类似于现代医学讲的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与“三高”(即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密切相关。目前传统医学在消渴病与饮食的关系上重视不够。此外,对消渴病的认识尚存在以下问题:消渴证和消渴病经常混为一谈;病因广泛而抽象;病机又常常只局限于消渴证的阴虚;治疗也以“三消分治”为大法。这些都不利于消渴病的理论发展和临床诊治。因此本文提出了“甘邪”的概念、形成、特性,“甘邪 ”就是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导致气不化味,使甘味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反而流溢成邪,进而危害五脏的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从玄府郁闭阐释“甘邪”致病及消渴病形成的机理,玄府是人体气之升降出入的超微结构,玄府郁闭,则“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初步阐明了消渴病形成的四个阶段的名称、基本病机及临床表现特征;结合五行制化的规律提出了辛开和苦降是治疗“甘邪”的大法,除“甘邪”,开“玄府”是治疗消渴病的治疗原则。
 
京尼平苷酸对siRNA介导BRL-3A细胞中FXR基因沉默后MRP2和BSEP表达影响
 
陈浩 指导老师:宓穗卿 广州中医药大学
 
胆汁淤积是许多肝脏疾病发病的基础病,通常为肝胆疏泄失司所致。岭南地区湿热引起的胆汁淤积十分常见且发病率极高,胆汁酸受体(FXR)、胆汁外排转运体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和胆盐输出泵(BSEP)的变化对胆汁淤积的发病及治疗起着关键作用。栀子中京尼平苷酸(GPA)在抗胆汁淤积的疗效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本研究以前期GPA在动物体内已有的疗效为基础,GPA对BRL-3A细胞和FXR基因沉默的BRL-3A细胞中FXR/MRP2/BSEP水平进行深入体外研究,阐明GPA在体内调FXR/MRP2/BSEP发挥利胆的作用机制。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siRNA介导FXR沉默后GPA对细胞中FXR/MRP2/BSEP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4和1 mmol/L浓度的GPA可以上调细胞中FXR、MRP2和BSEP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4和1 mmol/L浓度的GPA可以逆转因siRNA-FXR沉默引起的FXR/MRP2/BSEP基因和蛋白水平降低,有统计意义(p<0.01,p<0.05)。综上所述,FXR基因被沉默可下调MRP2和BSE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GPA在体外可通过上调FXR来上调MRP2和BSEP基因和蛋白的水平。
 
新安王氏内科辨治哮喘病的思路与特色
 
何 玲 指导老师:王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
 
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医学流派,其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成就突出,名医名著众多,历史影响深远,区域特色明显。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和临床风格,对整个中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歙县王氏内科作为名医世家之一,名医辈出,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自身学术与临床特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对于哮喘一病的治疗思路和用药风格,颇具独特之处。临证考虑哮喘的不同阶段,把握病机的要点,兼顾肺、脾、肾的内在关系。治疗上重视标本并求、重视宣降相因、重视散收结合。用药上,结合证候特点组方遣药,既有学术的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的实践探索,常以温肾健脾配合宣肺豁痰,以宣发肺气配合降气平喘,以疏散外邪配合敛阴固正,更以虫类药物祛风解痉通络。并设计系列对药,善于运用地道药材,于圆机活法和用药灵动中每获佳效。
 
动态血氧饱和度对气虚的量化辨识
 
芦 煜 指导老师:牛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探讨量化中医气虚的方法,采用无创NIRS技术检测SaO2,实现对气虚的量化评价。常规SaO2检测难以实现对气虚的辨识,本课题实验专门设计的屏息测试法,可以实现对气虚的量化动态评估。诸如SaO2min(%)、每分血氧消耗量CIO2(ml/min)、血流速度BV(s/cm)、氧储备O2S (ml)、氧耗斜率TanOt以及血氧恢复速率TanOtr等,可以在实时动态SaO2检测过程中得出。同时文章探索了多信息同步分析策略,阐释了同步ECG、PPG等信号的合参方法,可优化辨识气虚的量化精度,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精确诊疗评估与干预方案。本研究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573880,81473553)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No.2012BA125B05),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No. KYZ201302010)支持,目的在于数字化、量化中医证候,将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系统化、精确化采集,通过知识数据库实现医学信息的合参辨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拓展中医科研与服务手段,为民众提供便捷、高质量的中医服务,是未来医学的家庭化回归的基础。
 
芪玉三龙汤调节microRNA21及PTEN的表达抑制肺癌肿瘤生长
 
童佳兵 指导老师:李泽庚 安徽中医药大学
 
观察芪玉三龙汤对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对microRNA21及其靶向基因PTEN分子表达的影响。研究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荷瘤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组;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判断芪玉三龙汤是否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PTEN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TEN mRNA和microRNA21 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芪玉三龙汤对肺肿瘤具有温和的抑制作用,其高剂量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较优;电镜下可见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肺癌细胞凋亡或坏死,可下调microRNA21 mRNA表达水平,上调PTEN蛋白及PTEN mRNA 表达水平,并且和顺铂联用能够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并对上调PTEN 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结论:芪玉三龙汤对肺肿瘤具有温和的抑制作用,可下调microRNA21、上调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来诱导肺癌细胞的凋亡。
 
《伤寒论》六经病内涵与复杂方剂再认识
 
赵鸿飞 指导老师:赵德喜 长春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是最具实用性的中医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络绎不绝,对其理论的阐述更可谓百花齐放。有些研究曲解了张仲景三阳三阴病的本意,使本来简单实用的《伤寒论》变得难以掌握。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立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即以表、里、半表半里定病位,再以阴阳定病性,表里与阴阳相配即成后世归纳的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中针对复杂方证所制的方剂都是以三阳三阴为基本构件,在合病、并病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通过对寒热错杂、攻补兼施方剂的分析说明,只要掌握三阳三阴病各自的特征,采用定位、定性、定方证三步法,就可以掌握仲景的学术思想,并能自由运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使中医人能够早日成才。
 
中医病因学研究新模式下探索胃肠积热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
 
董 斐 指导老师:谷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在中医病因学研究新模式下探索胃肠积热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取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配对。选择队列研究中1~14岁的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患有RRTI)与对照组(无RRTI),中医症状体征、人口学特征使用资料提取表收集。使用《胃肠积热诊断量表(儿科部分)》评价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胃肠积热。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计算比值比(OR)与95%CI来表示胃肠积热与RRTI的相关性并筛选相关独立变量。结果:入组研究对象230例,病例组:对照组=1:1。(1)病例组60.00%有胃肠积热,对照组43.48%有胃肠积热(P=0.014)。OR=2.000(95%CI[1.153,3.469])。(2)易过敏(OR=2.544,95%CI[1.081,5.987])、口腔溃疡(OR=1.524,95%CI[1.001,2.319])、大便干(OR=1.377,95%CI[1.053,1.799])均与RRTI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胃肠积热与RRTI在本研究中具有正相关性,在小儿RRTI的发病中不可被忽视。
 
针刺对吸烟渴求的即刻效应与中枢机制:fMRI脑功能研究
 
刘 朝 指导老师:杨金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刺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缓解因戒烟产生的吸烟渴求,但针刺戒效应的作用机制尚待阐明。本次研究基于分数低频振幅,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对烟草渴求的即刻效应,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吸烟组自拟吸烟渴求量表得分、明尼苏达尼古丁戒断症状得分和吸烟渴求简短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针刺前,吸烟组受试者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抑制,枕中回、小脑的神经活动激活;针刺后,其前扣带回和前额叶皮质神经活动激活,脑岛、枕上回和小脑神经活动抑制。本次研究提示,针刺可以缓解吸烟者因戒烟产生的吸烟渴求,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岛-前扣带回”通路以调整前额叶皮质、小脑和视觉皮层的神经活动,最终达到缓解吸烟渴求、抑制吸烟冲动的目的。
 
枸杞子性味变迁的本草考辨
 
钱 丹 指导老师: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针对历代本草记载中枸杞子性味变化的问题,系统地查阅了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关枸杞子的性味记载,并进行了认真查阅、分析考证。梳理得出,枸杞子性味由苦微寒逐渐演变为甘平。其经历了苦微寒,甘平,甘苦,甘苦寒交替出现,以及短暂出现的甘温的记载,至民国以来普遍认为甘平的历史变迁过程。依据古代本草典籍中枸杞子原植物的形态描述,辅以本草图谱、地方志的考证,结合产地、生境描述等信息综合分析。历代本草所记载枸杞子非同一种原植物,经历了由丘陵、山坡、石崖等野生为主的中国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发展至陕甘宁地区栽培为主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inn.的发展历程,并确定了宁夏优质枸杞道地性的地位。枸杞子原植物品种的改变导致其性味的改变,宁夏枸杞的兴起是该药材多来源品种中选拔出来的优质品种。
 
人参皂苷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对中风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万 凤 指导老师:司银楚 北京中医药大学
 
采用Transwell装置将胎鼠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细胞氧糖剥夺损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对中风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模型组BrdU、Tuj-1和Vimentin面密度、光密度、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给药组各阳性细胞的面密度、光密度、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加(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各时间点模型组HIF-1α蛋白表达以及VEGF含量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给药组HIF-1α蛋白表达以及VEGF含量均增加(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缺血缺氧脑损伤情况下,人参皂苷能作用于巢内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调控HIF-1α的表达,启动下游VEGF的分泌增加,以旁分泌的方式维持神经干细胞存活,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达到修复脑损伤的目的。
 
清热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和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庄梦斐 指导老师:张婷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观察清热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血管生成和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手术自体移植法制作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孕三烯酮组、阿帕替尼组和塞来昔布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灌胃给药21天后取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异位内膜生长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和阿帕替尼组腹腔液中VEGFR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孕三烯酮组和塞来昔布组腹腔液中IL-1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VEGFR2和COX2在模型组异位内膜中表达强烈,中药组和阿帕替尼组异位内膜中VEGFR2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和塞来昔布组异位内膜中COX2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认为,清热化瘀法能够降低大鼠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生成和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抑制异位内膜中VEGFR2和COX2表达,影响血管生成和腹腔内炎性环境,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生长。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