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藏医院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9-18
2014年4月,全国独家剂型、甘孜藏族自治州首个藏药新药——“然降多吉”胶囊,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药准字号批件。这对优秀传统藏药品种开发创新,以及藏药质量标准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然降多吉”获得国药准字批件,让甘孜州藏医院人心振奋,院长白玛卓嘎更是激动万分:为了这个新药物的研发,甘孜州藏医院神螺藏医药研究中心努力了16年!
 
也在2014年,甘孜州藏医院收治住院病人1200余人次,业务收入1032.5万元。这是该院建院30年来,首次实现收治住院病人和业务收入“双过千”。
 
目前,南派藏医药健康服务(传承创新)基地已完成项目选址。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甘孜州藏医院将迎来更大发展。
 
理清思路求发展 藏医院“双过千”
 
1984年,甘孜州藏医院成立。
 
跟所有的医院一样,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甘孜州藏医院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医院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弱,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对藏医药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2012年1月,白玛卓嘎出任甘孜州藏医院院长。
 
问题究竟在哪里?如何在上一届班子的成果上深入改革,持续发展,成了摆在白玛卓嘎面前的问题。白玛卓嘎开始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医院发展经验、明确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
 
坚持藏药藏医,医疗服务与科研并进……这些思路,逐渐在白玛卓嘎心中明晰。
 
当时,国家正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甘孜州出台全域旅游战略,并发布《关于推进“健康甘孜2020”卫生事业跨越发展的意见》。
 
白玛卓嘎把对于医院定位发展的思考,与政府的总体思路结合起来,很快,提出了医院发展的总体思路:“传承千年藏医药文化精髓,以核心理论彰显藏医药独特健康智慧;创新服务理念和发展方式,增强藏医药与时俱进生命力;探索藏医医院发展规律,拓展多维发展空间,争创精品名院,推进藏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与跨越发展。”
 
思路确定后,医院领导班子取得共识,开始全面贯彻总体发展思路。
 
医院领导班子从管理入手,提高医疗水平,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修订完善制度,治理慵懒,实施以病人为中心……2014年,该院收治住院病人1200余人次,业务收入1032.5万元,建院30年来,首次实现收治住院病人和业务收入“双过千”。
 
按照国家《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2013年版)》的要求,院领导班子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为重点,如期完成二级甲等藏医医院的评审工作任务,促进了医院规范化建设和提档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 提升服务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医院发展的物质基础。医院领导班子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购置并完成门诊综合楼改造3600平方米,改造藏药浴中心582平方米,改扩建藏药制剂前处理车间等500余平方米;通过产权置换、银行贷款的方式在中心城区购置了543平方米的商品房,改造后作为南派藏医药专家门诊和宣传展示南派藏医药的窗口。
 
目前,这个工程正在正按计划实施改造装修。
 
同时,医院又争取资金,购置了一批诊疗和藏药制剂设备。
 
医院要发展,仅仅硬件设施上去肯定不够。如何进一步提高藏医药服务能力,成为摆在医院领导班子面前的问题。经过调研和讨论,医院领导班子决定,以特色优势和学科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专科专病建设。
 
很快,各种具体措施开始实施。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推进专科专病规范化建设和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实施:组建了脾胃病、糖尿病、风湿病、内分泌、治未病科等特色藏医专科;采取跟师学习、临床研修、承担课题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专科人才的培养和名医、名科的培育工作;加强临床疗效验证,组织制定诊疗技术规范、疗效评价标准等20余个……
 
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了临床疗效,受到了州内外患者的欢迎和好评。脾胃病、糖尿病、风湿病、内分泌专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胃病、类风湿病专科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发挥了藏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疑难病症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和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示范作用。
 
不断创新改革 增强科研实力
 
一所强大的医院,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甘孜州藏医院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支持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和新产品研发工作。
 
近年来,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省、州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研究开发新制剂、保健产品等20余种,收集整理藏医药文献200余部,推广藏医药适宜技术5项。与成都中藏医药大学合作,开展了藏药新药“扎休”“心康宁胶囊”临床前期研究工作。研发的保健食品“三味余甘子茶”,获得QS认证和生产许可证……医务人员编著出版专著3部,在各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或交流藏医药学术论文100余篇。
 
甘孜州藏医院积极推进“人才兴医、人才强院”战略实施,先后选派业务骨干20余人到西藏藏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地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选派医务人员10余人进行在职本科学历培训,为名老藏医药专家配备学术经验继承人6人,引进藏医等短缺专业人才10余人、硕士研究生7人,培养出多名卓越的专业人才。
 
白玛卓嘎牵头,制定了在海螺沟建设南派藏医药健康服务(传承创新)基地方案。方案得到州委、州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日前,记者在海螺沟现场获悉,南派藏医药健康服务(传承创新)基地已完成项目选址、概念性规划编制等前期基础工作。
 
南派藏医药健康服务基地的确立,为加快推进藏医药事业发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子,把旅游、传统藏医、健康养生、医疗等完美结合,服务大众健康,预计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大潮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塑造了一个个锐意改革进取的优秀院长,他们通过自己看似平凡的工作,创造出辉煌的业绩。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院长白玛卓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白玛卓嘎,女,藏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四川康定市人,1964年7月出生,1984年10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在康定市沙德乡卫生院、康定师范学校、甘孜州委组织部、甘孜州委党校和甘孜州藏医院等单位工作,2012年1月任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院长至今。担任院长以来,白玛卓嘎牢记使命,勤奋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和推进藏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与跨越发展的主题,抓班子带队伍,创新发展和服务方式,着力抓好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医院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各项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二战结束70年了,麦克阿瑟这句话,却仍在流传着。70年来,在抗日战场上活下来的英雄们,也正在凋零,存世的老兵越来越少。
 
为了让老兵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一直在努力,为老兵们切实服务。当年,老兵们是人民的卫士;现在,医护人员们成了他们健康的卫士。
 
医生免费体检 91岁老兵聊抗战
 
刘正金,91岁。家住合江县榕山镇塘沟村五组,老伴已去世40年,育有四儿一女。因战争创伤,听力不好,右脚掌心处曾经被日本鬼子的炮弹炸伤。
 
1942年,刘正金18岁。日本侵略者悍然犯我中华,血气方刚的刘正金,义无反顾地加入军队,抗击日寇。一场场恶战,让他浴血生死:在广西河顺,在云南腾冲,年轻矫健的刘正金躲闪过炮弹的轰炸,也亲历过与战友的死别。
 
70多年过去,日寇被赶出国门,中华大地迎来康平盛世。
 
有感于老兵当年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一直重视为老兵服务。医生们主动承担了为老兵们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任务,不定时地免费体检,为他们安度晚年提供了保障。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月21日,该院普外科主治医师丁亮前往91岁抗战老兵刘正金的家中,为他进行体检。
 
老人精神看起来很好,只是血压偏高,左侧手臂上肢、膝关节处有大小不一的多发性肿块,需要手术切除。该院普外科副主任马新表示,科室决定免费为老人实施手术,并为其提供精心护理,让他早日康复。
 
医生的到来,让刘正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他又讲起当年在沙场与日军生死战斗的故事。老人双眼神采奕奕,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对于医院的体检,这位91岁的老兵不停地说感谢。
 
医院免费手术 他颤颤巍巍敬军礼
 
开始准备手术。
 
7月28日,在家人陪同下,刘正金住进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
 
拍胸片、做心电图、照彩超……医生带着老人,做完一系列检查。主管医生刘翔告诉老人,等检查结果出来后,就可以确定具体手术日期了。
 
眼看父亲的疾病就可以消除,而且医院免费,刘正金的儿子非常高兴。普外科医务人员对老人精心照顾,并送上了鲜花及水果,祝福老人早日康复。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专家们仔细研判后,把手术日期定在7月29日,实施多发性肿块切除手术。医生技术精湛,手术很快就做完了。
 
刚刚下了手术台的刘正金精神不错。他说:“以前战场上医疗条件简陋,受伤后只能简单包扎处理。现在医术真好,非常感谢医院。”之前,医生和护士们一直担心老人的身体,从术前检查身体,制定手术方案,到术后的恢复进程,都认认真真地做好了记录与规划。看着老人如此开心,大家都暂时放下了紧张的心情。
 
“老人家配合不错,手术过程顺利。”马新说。
 
8月2日,刘正金出院。“今天出院了,心里很高兴,非常感谢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领导和医生护士的关心与帮助,感谢你们!”这位91岁的老人,双腿合拢,向医护人员敬了一个军礼,手指微微颤抖。
 
大家眼眶湿润了。
 
摘除老兵白内障 让他可以看阅兵
 
在刘正金住院期间,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琳、副院长杨文信都来科室看望老人,看看身体状况,聊聊天,送去医院的关切,并嘱咐科室的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照顾。
 
实际上,刘正金并不是第一个被该院免费诊治的老兵。
 
早在2014年4月22日,96岁的抗日老兵陈绍武在“关爱抗日老兵”志愿者和泸州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泸医中医院,接受检查。3年前,老人因双眼患白内障致视力严重下降,生活无法自理。
 
据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主任牟琳授介绍,陈绍武双眼都患了白内障,左眼已经错过了手术时机,右眼还有手术指征。医院决定近期免费为老人的右眼实施白内障手术,重见光明。尽管为高龄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风险和难度都大,眼科专家在为老人进行详细的检查后,还是决定免费为其实施右眼白内障手术。
 
4月23日上午,院长杨思进、党委书记王琳等前往眼科住院部,看望陈绍武老人,详细询问其病情。医院领导要求相关科室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做好治疗工作,同时,医院派出专职护工为其护理,祝福他能早日复明。
 
落实关爱老兵行动 医生护士不懈怠
 
陈绍武,叙永县兴隆乡人,曾于1940年在叙永县入伍,先后在长沙、衡阳、常德等地参加抗日战争。在衡阳的一次战斗中,他被日本兵刺刀刺中左腿,至今左大腿上仍留有刺目的疤痕。1950年,陈绍武回到老家,靠着在永宁河上拉船往返叙永、纳溪和务农为生。老人终身未娶,年老多病无人照顾。2011年,通过申请,他住进了敬老院(黄家坝村)。
 
2014年4月29日早上9:30左右,陈绍武被推进了手术室。
 
“老人家,现在看到灯光了没?”“老人家,现在能看清我的手指数了吧?”约15分钟的时间,牟琳为老人完成了右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老人家很配合,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如果右眼眼底不存在太大病变的话,应该术后第二天就能看清楚,术后病人生活、行走、阅读应该是没问题的。”牟琳说:我们给他用的是最好的人工晶体,所以对他来讲,恢复起来会更快些。”
 
刚刚下了手术台的陈绍武精神看起来很好。当被记者问到术后感受时,他激动地说,感觉很好,非常感谢医院,感谢这些专家教授。
 
去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泸州的志愿者们组织了20多名抗战老兵,巡游泸州城。听说此事后,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自发组织医务人员,准备了应急药物、听诊器以及血压计等诊疗设备,作为后勤保障队全程护航。
 
“当年他们保卫中华民族,现在,他们老了,国家昌盛了,该我们保卫他们的健康了。”该院一医务人员表示。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