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对症调心理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09-23

现代医学证实,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和加重糖尿病,糖尿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对其进行疏导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怀疑和否认心理    在糖尿病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怀疑医生诊断有误,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接受治疗,不注意饮食,或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儿,对身体无大影响,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对症调节:对这些糖尿病患者心理疏导的关键,是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这些患者可以自己查阅书籍和咨询医生,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从而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到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要程度,从而改变对疾病怀疑、拒绝治疗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失望和无助心理    糖尿病一旦被确诊,就需要终身药物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威胁生命。很多糖尿病患者当了解到糖尿病不能根治,需要终身控制饮食时,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感觉自己的权利与自由被剥夺了,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
    对症调节:家人要对此类患者运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鼓励他们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尽量让患者宣泄内心的忧伤、委屈、怒气。最好找患糖尿病时间较长病情控制稳定的患者,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其了解糖尿病的治疗前景,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焦虑恐惧心理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并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存在许多误解,因此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担心此病影响自己的将来,并惧怕死亡等。进而对治疗过分关心,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对症调节:如果患者有这些症状,家人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其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以转移其消极的心境。引导患者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其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自责自罪心理  患者由于自己患病不能照顾家庭,而长年治疗又花费了大量金钱,造成了家庭经济拮据,因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甚至有些患者患病时间长,因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又不佳,就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医,不配合治疗。
    对症调节:有这些表现的患者,最好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让患者了解目前虽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家人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用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说服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特别是在其自杀念头存在期间,要严防患者的自杀行为。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