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保养主 古稀得良医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12-29

    ◆你割舍不下的,已经不是你喜欢的那个人了,而是那个默默付出的自己。当你惊叹于自己的付出时,你爱上的,其实只是现在的自己。最后,在这场独角戏里,感动的人,只有你。

    ◆容易被激怒的,大多是弱者。

   我叫舒庆友,今年75岁了,家住湘潭市区,几年前查出患有肾结石,一直坚持服中药排石汤,指望结石能自行排出。但到今年春节前夕,一直感觉排尿不畅,晚上要上十几轮厕所,到医院做B超检查,才发现肾里的结石不减反增,而且越来越大,医生说非手术不可了。

    因年事已高,所以自己和家人对手术十分慎重,听医界朋友介绍长沙星灿医院很不错,经过反复对比论证后,于今年3月2日住进该院,4日进行手术。我清楚记得手术过程中王、康两位医生仔细商量选择进入肾脏的口子,还听到咯咯作响凿击破碎石头的声音。恍惚间不知过了多久,手术结束了。医生将取出的碎石拿给我看,黄褐色,足有一大酒杯,被告知手术整整进行了4小时。

    为了将可能残余的结石清除干净,6天后我又接受了一次手术。这次只花了1个多小时,医生就将残余小结石全部成功取出。术后第二天,我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鉴于我身体状况恢复较好,于3月14日便办理了出院手续。住院12天,2次手术,经结算全部费用总共不到2万元,扣除医保部分,自己出的钱很少。

    出院半个月后,我的身体便完全康复了,排尿也通畅了,散步、爬山一如既往,精神更加充沛。住院期间这家医院的服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医院周院长几乎每天都来亲自查房,仔细询问我的病情和感受,鼓励和安慰我,护士们也都很认真负责,态度亲切。这是一家真正负责任的良心医院。
 

    上个月,因小孩感冒,晓宁和妻子去了一趟医院,当时医院就诊的人多,又没有提前预约,当天晓宁从上午10点排队排到下午4点,加上担心小孩的病,心里着急,他觉得自己走路都开始摇摇晃晃了。后来,不管是吃饭还是等车,晓宁只要看到长长的队伍,就会头部发胀,两眼发黑,感觉喉咙都噎着,甚至会抽搐、呕吐。他不知道这算什么毛病,但是要排队的事总是层出不穷,他感觉自己寸步难行。

    心理分析】

    其实,等待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等待中的人会有一种莫名的烦恼,这种烦恼中含有对他人的怨恨,对生活的急躁。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等待,不是不能继续等待,只是因为等待给我们带来焦虑。尤其排在很长的队伍后面,人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此时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就会表现出高度神经质、情感高度不稳定、遇到问题容易爆发、应对能力差等焦虑症的特点,此时如果控制不当,再加上诱因,就会爆发临时性的“排队焦虑症”,引发争执,甚至动手。

    类似晓宁这样的人,在排队时易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担心、害怕。他们适应了紧张的工作方式,喜欢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一项接着一项,而坐公交车、去银行、到医院看病等事件,在他们的日程表中,是作为一项次要工作来安排的。但次要工作往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这是不能被他们允许的,于是害怕自己“重要”的工作没有时间完成,担心后面的日程无法实现成了他们焦躁的根源。

    另外,人都有掌控一切的心理,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可以把自己的时间、日程、事务安排“妥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当遭遇到排队自己无法左右的状态时,“法力”丧失,烦躁、焦虑和丧失感便出现了。

    的确,排长队等待本身就很考验耐心和耐性,很多人如果压力大、有急事或者像晓宁在医院排队还悬着心,过程难免让人焦虑,再加上排队时遇上插队的,那么就可能犯上“排队焦虑症”了。至于晓宁排队时会“头发涨、眼发黑,甚至还会抽搐、作呕”等症状其实就是“排队焦虑症”的极端外显表现而已,不用过度担心,只要“排队焦虑症”消除了,这些外显表现也会自然消失。

    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其实缓解等待、排队时焦虑的心态,有很多方法,如果等待时间较长,不妨之前做好准备,听听音乐,或是回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有伙伴,还可以聊聊天转移注意力等等,时间很快就会过去,那种期待、焦虑的心理自然而然被淡化掉。

    另外,可以把等待当休闲,不要把排队的时间看成是一段无所事事的时间,而应看作一个可供使用的资源,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利用这段时间放松一下,可以去翻阅服务场所提供的报刊,也可以自己带本书来享受,或者做个冥想放松练习,既可养生,也可以静心。
 

    母亲在孕期或产后出现焦虑情绪,孩子生病的比例高于其他孩子。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3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了169 名5-10 岁的儿童,要求父母记录孩子的患病情况和体温状态,并每半年为父母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评估。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父母具有较高的“情绪压力”,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其子女的患病次数会明显高于其他孩子。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儿童的情绪不佳影响到他们的免疫系统,使他们更易受到疾病侵害,如感冒、发烧。 

    焦虑程度高的孕妇,生下的孩子在4岁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如过度活跃、无法集中精力等,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3倍。同时,这些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度更差。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有着持续的焦虑,那孩子得焦虑障碍的风险较其他同龄人升高。其中,过度控制或过度保护在父母的焦虑模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流行着一种“焦虑家长”,在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下,家长们不断地要求着孩子的成绩,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为了给子女规划最具竞争优势的履历表可谓“机关算尽”。可事实上,家长愈抓得紧,子女却愈来愈“颓”,孩子身上只有沉重的学习负担与精神压力。

    家长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孩子学习进步,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焦虑状态愈发严重,会逐渐影响到家庭关系与孩子的独立发展。

    因此,如果父母出现过度焦虑,应该及时治疗,以防这些不好情绪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