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养老院老人的“心病”开出了治疗良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8-28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政部门下发一份工作通知,要求全市福利机构加快养老机构的硬件建设,同时在已有老年人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将着手建立老人心理档案,并对重点人员登记建档。当地相关心理学专家也为养老院老人的“心病”开出了治疗良方。

  疑心病:觉得谁都在算计我

  典型案例:76岁的胡大妈在养老院住了刚刚3个月,却已换了5个房间、十几个室友了。这么频繁的更换,原因在于她总“丢东西”。今天丢袜子,明天丢纱巾,后天丢鞋带,她还总能“估计”出是谁拿了她的钱物。但没过几天,她“丢”的东西又都能被自己不经意间找回来。

  胡大妈说她已经很小心了,钱和金戒指都放在小布包里,缝在内裤里,为了怕别人算计她,连洗澡都不敢洗。

  专家开方: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张大生说,强迫性怀疑、存在性妄想的老人,往往极度缺乏安全感,总感觉被人追杀、诬陷或会遭人算计,因此精神时常处于焦虑、烦躁、不安、恐惧之中。

  张大生说,照顾“胡大妈”们最重要的是与其建立起信任关系,让老人在工作人员中有一个或几个信任的人,信任建立起来后,再有最信任的人逐步开导老人,让他们多参加养老院的文娱活动,感受群体的关爱和温暖。

  太较真:斤斤计较丝毫不让

  典型案例:王大爷与陈大爷住在养老院同一个房间。每个房间的有线电视由老人自愿开通,按每间房收费。本是好事却成了俩人争吵的焦点,王大爷喜欢看电视,可陈大爷爱清净。

  王大爷自己每月掏10元钱开通有线电视,但每次看电视时,陈大爷也在场,王大爷很不满,“我交的钱,老陈你怎么看?”陈大爷也很委屈,“我也没看啊,我都在看报纸。”“这不行,你没看也能听见声音啊!”

  专家开方: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磊晶评价说,人老了心眼儿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窄。“老小孩”的思维功能也在衰退,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尤其是涉及到钱的事情上,特别爱计较。

  他建议,养老院尽量将心眼比较小、爱计较的老人分开安排房间。儿女来探望父母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为与父母居住的同屋室友准备一份水果、糕点之类小礼物,融洽室友们的感情,以便老人更适应集体生活。

  遗弃病:总感觉被儿女遗弃

  典型案例:82岁的许宁大娘每到周六、周日就要“闹病”,头痛、腰痛,可工作人员说吃药看病,都解决不了问题,但只要说给儿女打电话,让他们来看老母亲,许大娘的病就立马儿好了。

  孤独、孤寂所滋生的是对家人的盼望。“孩子们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他们都忙,都有事做,我知道这些,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可在养老院总觉得不是自己家,有时觉得孩子们是嫌弃我了,才把我送到这里呀!”许大娘边说边抹眼泪儿。

  专家开方:张磊晶说,“被遗弃”的感觉是很多养老院老人的共性“心病”。养老院提供给老人良好的环境、过硬的伙食,可子女孙辈们的亲情是谁也取代不了的。就是像小孩子一样,老人也会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要的内容,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常回家看看”如今已被写进法律——张磊晶说,无论经济怎么发达,谁也取代不了儿女对父母应尽的孝心,尤其是心灵上的慰藉——养老院更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养心”。

  信养生:省吃俭用买保健品

  典型案例:齐大爷和老伴的房间内贴满了中医按摩穴位的指示图。“我们老两口就想老了有个好身板,所以对自己的健康格外上心。”齐大爷说,平日里最关心的就是各种卖保健品、卖药的信息。前不久,老两口还参加了一家医药公司举办的免费郊游,可最后经不住带队小伙子的鼓动,最终买了8000多元的保健品。

  专家开方:张大生说,老人对养生的重视,对死亡本身的恐惧与焦虑,是正常反应。子女一定不要粗暴武断地加以制止,而是将一些生活中周围老人上当受骗、甚至中毒的真实事例告诉老人,让他们明白有些医疗保健品是骗人钱财的,非但对健康没帮助,反而会让他们陷入隐患中。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