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端午药市——壮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节日㈡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06-26

第二,全面规划本地的药材生产,恢复和发展地道药材:

这几年,靖西地区种植和收购青蒿、金银花、芦荟、何首乌取得不少成绩,田七的恢复生产也正在准备当中。我建议把恢复田七生产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理由是三七是五加科植物,和人参属同一个科,是一种药性平和、偏于温补、活血化瘀功效显著的中药,最初成名于广西田州,靖西历史上就是田七的地道药材产区之一。

三七本来是壮族民间应用的一种刀伤药,当兵的都随身携带,同时也是一种食品和佐料,大概因为采挖过度,早就成了栽培作物,很少野生的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而且说:“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说明明代李时珍以前,这个药尚鲜为人知。清代吴其溶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说:“余闻(三七)以田州至多,采以煨肉,盖皆种生,非野卉地。”近人曹炳章“877-1956)在《增订伪药条辨》一书中说:“三七原产广西镇安府,在明秀镇隶田阳,所产之三七,均贡田州,故名田七。”又在《药物出产辨》一书中,再一次说明(三七)  “产广西田州为正地道”。这些历史资料都充分说明,广西田州(今田阳、田东以及靖西等邻近各县)是最古老的三七地道药材基地;过去老中医开处方,在饮片上常冠以地道药材的地名,如怀山药、辽沙参、杭白芍、田三七之类,可见“田三七”的品牌非常重要。尽管现在云南文山一带的三七栽培很多,管理经验丰富,产量非常可观,销售渠道十分通畅,但并不影响广西三七的特色和优势,例如利用多山湿润的特点在科学管理下,基本上恢复过去的自然生产状况,从而继续生产出“田七正品”。由于三七用途广泛,药品、保健品、食品都用三七,只要“广西田七”拿出地道药材的质量和品牌,销售应该不成问题。但恢复田七生产,并不容易,我们建议:

    (一)政府主导,科技部门大力协助,有计划地恢复田七生产。因为广西田七的生产经营一度基本中断,在恢复阶段,完全依靠市场不行,还得政府主导,政策鼓励,科技领路,才能打开田七生产的新局面。   
    (二)虚心向云南文山学习三七的栽培经验。文山是壮族苗族自治州,田州与文山的三七栽培技术,在历史上本来是相通的。胡世林主编的《中国道地药材》一书认为,“广西右江流域的田阳周围和云南文山、砚山、西畴、马关为(三七)原始产地。”现在文山已走在古田州的前面,靖西应认真学习文山,结合靖西的传统栽培经验,提高生产水平。 
    (三)开发以三七为主的保健食品。三七是药食同源产品,从开发保健食品着手比较有利,同时相应地开发药品。
    (四)寻找市场,及早解决销售问题。

第三,把靖西端午药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对靖西端午药市,我们必须深刻了解其文化涵义和原生态价值,切实做好保护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件)提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的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靖西端午药市可以列入“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及“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一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这也关系到民族药的保护问题。靖西是一个石山区,药材资源尽管丰富,不少木本植物、藤本植物,还有一些罕见的、濒危的生物品种,都应注意保护,防止采伐过度。今天市场上有一位农民卖蛤蚧,一只60元,一对120元。他说,现在蛤蚧很少了,很难捉了。因此,有必要对靖西药材资源做一次全面调查,包括品种、分布、储量、可持续发展条件,把它彻底查清。对靖西端午药市,我建议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中医学院配合县卫生部门、药监部门在2007年端午药市时期做一次全面调查,统一调查提纲、制订调查表格、组织分工、分片包干,调查上市的摊位、农产、品种、产地、价格、用途、配方,并向购买者进行访问,然后编出《靖西端午药市药物名录》,以后每年做一“年鉴”,跟踪其变化和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依据。

我以一个外来人的浮浅印象向完全拥有知识产权的本地专家炫耀自己对靖西端午药市的观感,意在唤起大家对壮医药的进尸步关注。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