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析病证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1-02-09

病证是错综复杂的,虽是同一原因,它所表现出来的症 状千差万别,发病的部位有表(皮肤、肌肉,筋骨,血脉) 有里(经络,脏腑),病证的性质有寒有热,邪(邪气)正 (抵抗疾病的能力)的盛衰,有虚(正气虚弱)有实(邪气 强盛)。根据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症状,可概括为 表里,寒热,虚实等几类证型。一般以表,热,实属阳, 里、虚、寒属阴。

表证

由各种外因所引起的疾病,多先伤体表,常表现 为表证。

1.表寒:头身痛,发热,怕冷,身上没有汗,脉浮, 舌苔薄白。多属风寒引起。

2。表热:全身发热,稍微有点怕冷或不怕冷,有汗, 口干,脉浮数,舌苔薄黄。多因风热引起。

3.表虚:汗出怕风,或汗出不止,脉浮缓无力,舌质 淡红。多属虚人外感,

4.表实:身上没有汗,身痛,关节痛,脉缓,舌苔白 厚而滑。多属风湿引起。

里证

里证是指病邪由表入里或脏腑有病。

1.里寒;怕冷,口不干,干呕,肚子痛,肚子泻,手 脚发凉,脉沉迟,舌苔白滑。

2.里热;身热,汗出,口干,心烦,小便黄,大便千 结,脉数实,舌苔干黄。

3.里虚:呼吸短促,懒说懒动,不喜欢吃东西,泻肚 子,遗精,小便不自觉地流出来,脉沉无力,舌质淡红。

4。里实;胸中胀痛,肚子痛不可按,大便干结,小便 解不出,脉沉实,舌苔黄厚。

实证

实是指病邪实。无论病邪在表在里有实证。

1.热实;在表的与表热证同,在里的与里热症同。

2.寒实:在表的与表寒证同,在里的与里寒证同。

这里再附带提一下,由邪气实所引起的疾病,在发展过 程中,往往产生一些有害的东西,这些东西山能引起—定的 病证,如痰饮、瘀血等。

痰饮:一般以粘稠的为痰,清稀的为饮,实际上同出于 一源,都是由于水湿停积于人体所形成的。刁;过痰饮有寒痰 (饮)和热痰(饮)之分。热痰(饮)见证:咳嗽痰稠色 黄,口干咽燥,脉数,舌苔黄腻。寒痰(饮)见证:咳嗽痰 稀色白,或呕吐清涎,或手臂不能抬举,或皮里有痰核,或 胸胁痛,或肠中有水声。脉多沉迟,舌苔白。

瘀血:多由于脏腑血脉损伤或因外伤引起。证见口吐 血,鼻出血,面色青紫,皮肤出现瘀斑或青肿作痛,或腹中 有块,推按不动,口唇干燥,但只想漱水不想喝下,脉多 涩,舌质青紫。

虚证

虚是指体质虚。无论表里、脏腑、气血都有虚 证。

1.虚寒:面色白,怕冷,手脚发凉,小便白,腹泻, 大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没有精神,脉多沉迟,舌质淡红。 2.虚热:手足心发热或午后晚间发热,睡中出冷汗, 脉细数,舌质色绛。

3.气虚:呼吸时接不上气,懒说懒动,全身无力,不 想吃东西,小便时时要解,大便滑泄脱肛,或子宫脱出,脉 虚,舌无苔。

4.血虚:面色苍白,唇舌指(趾)甲色淡红或色白, 头晕眼花,心跳,没有力气,或手脚发麻,脉细无力,舌质 淡红。

热证

全身发热,口干,面色红,大便结,小便黄,脉 数,舌苔干黄或干黑,舌质起芒刺。热证可见于表里,虚实 各种类型,已见上述。

寒证

身寒肢冷,口不干,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多 而色白,脉迟,舌苔白滑。寒证也可出现于表里、虚实各种 类型。已见上述。

在临床上,有许多病证是寒热、虚实、表里夹杂的。因 此,学习表里,寒热、虚实分证,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灵 活掌握。

以上是根据证候来分类的辨证方法,下面再来介绍脏腑 辨证法。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腑”包括胆、 胃、大肠、小肠、膀胱等。所谓脏腑辨证法,就是根据脏腑 有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脏证

心证:心跳,心烦,心绞痛,乱说乱动或不知人事。

肝证:胁痛,眼睛看不见东西,手脚抽筋,睾丸肿痛。

脾证:心窝痛,呕吐,大便泻,不想吃东西,没有力 气,或者水肿。

肺证:咳嗽,气喘,胸中痛,背胀。

肾证:腰痛,遗精,阴茎不举(阳痿),脚软没有力, 面目浮肿,小便不利。

腑证

胆证:口苦,耳鸣,黄疸。

胃证:心窝胀满,打饱嗝,口臭,牙肉肿痛,呕吐。 大肠证:满肚子痛,大便秘或拉稀,或下鲜血,或下红 白冻子,肛门胀急,或脱肛。

小肠证:小便短黄,解小便时尿道灼痛,肚脐下痛,并 牵引睾丸也作痛,口舌生疮。

膀胱证:小便不通,小肚子胀满;或小便不自觉地流出 来。

这里必须说明,脏腑辨证不能把某一肌或某一腑的症状 孤:芷起来看待,而应看作是有相互影响的。脏与腑在人体内 是有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叫做表里关系。如 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 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不但在某些见证上有它相同 的地方,而且在治疗上也可以用治脏证的方法去治腑证,或 用治腑证的方法去治脏证。譬如口舌生疮是小肠的病证,在 临床上往往用清心火的药来治疗,道理就在于此.

由于病证的表现很复杂,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上述两种辨证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举例来说,如咳嗽一证,发生在不同病人身上,情况往往不完全相同,有的咳嗽吐白色稀痰,流清鼻涕,打喷嚏;有的咳嗽吐黄色稠痰,流黄鼻涕,口干。因此,如果单用脏腑辨证法来辨证,只知道是肺脏受邪引起的“肺证”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表里、寒热、虚实来辨证,才能进一步知道前者是表寒证,后者是里热证。把两种辨证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这样的辨证才是比较全面的,得出的诊断也就比较正确了。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