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研究成果换转化为教育资源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9-10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大学藉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存在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如何让文化从“人化”到“化人”,建校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南京中医药大学形成了“崇德求真、厚学明理的文化传统,含蓄内敛、大气包容的文化性格,善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气质”。这些文化传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前进动力;这种文化性格,造就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历史承载和非凡业绩;这种文化气质,构成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谦诚、勤奋、博古、通今”的优良学风,实践出真知的教学内容,深潜内修、厚积薄发的成才路径,严进严出的招生与毕业管理等举措,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原创思维方式、深厚学养底蕴、高尚道德情操的中医药人才。这其中,中医文化传承的魅力不可低估。

“品学兼修,庄敬自强。立身处世,道德文章。”大学校园里的《杏林学子修身铭》石刻,既是对杏林学子成长成才的原则要求,也是长期坚持的人才培养核心价值观,更是体现良知、自由、深厚、沉雄的大学精神。

文化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之魂。一场场文化讲座,一个个文化沙龙,一本本文化书籍,成为团结师生、交流学术的文化平台,成为师生修身立德、弘扬岐黄的文化大餐,成为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正是这些文化基因、文化元素,铸就了南中医人以德为本的道德境界,以技为精的职业技能,以诚为美的道德风尚;正是这些文化力量、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大医精诚”的道德追求和人文情怀。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儒家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正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扬光大。

“周五现象”:一道校园文化风景

“被学生称为‘周五现象’的是什么?”原来是中医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大概讲哪些内容?”讲座既涉及中医传统文化之精华,如中国传统哲学之智、中国古代文学之韵、中国古典艺术之逸;又突出中医文化特色,如中医成才之道、中医复兴之路、中医发展之途。

“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医文化讲座成为南中医学子课余生活的精神文化大餐,也是一道校园文化风景。

“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对培养中医人才有何意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为医者同时具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中医文化要求中医不仅要具备高超的临床技术,更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中医院校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可以增强杏林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的信念,培养他们的高尚职业道德以及帮助其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院长张宗明教授介绍,面向全校学生的中医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已经开展20多年了。开始是本校老师讲,后来邀请国内外的学者来讲。南京大学哲学教授林德宏的“东方智慧的新浪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专家张其成的“中医文化的复兴”、英国中医医师学会会长马伯英的“中医的思想与文化”等讲座,场场座无虚席。专家们演讲的激情与思想的魅力,让中医学子尽享高端思想文化盛宴。

除了中医文化系列讲座,师生共同参与的中医文化论坛也成为校园学术文化的一个亮点。张宗明回忆,学校多年来坚持办中医文化论坛,主题涉及中医理论创新、中西医结合、中医文化教育,也有关于中医核心价值观、中医文化现代价值、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等专题。“让不同的思想在一起交流与碰撞,去共同探寻中医理论的文化之源,携手破译中西医差异的文化之谜,联合探索中医文化的传承传播之路。”该校周仲瑛、任殿雷、薛公忱、吉文辉等老师都是论坛的常客,前辈们对中医文化的热爱,对学术的执着,对真理的追求,不断激励与鞭策着后学。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之一的杏林修身工程值得一提。1997年,学校组织撰写了《杏林学子修身铭》,通过100句朗朗上口的铭文,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教育;出版《杏林风范》一书,记载了108位江苏省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和学校名师的为人、治学、行医之道,学生人手一册,成为大学生医德医风和治学方法教育的蓝本。

确实,这些年来,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陈丽婷是保研生,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她说,自己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与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分不开,也与经常参加中医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有很大关系。她的座右铭是,非博学无以致远,非笃行无以明志。平时多付出努力与汗水,总会有收获的。

“在这点滴的岁月里,我一步步在成长,在成熟,在进步。” 2009级“精诚班”学生王于嫣然说,作为校爱心社的社员,她加入南京市红山小学义务支教的队伍,成为南京市明心儿童孤独症康复中心志愿者,还为社区敬老院孤寡老人上门服务。

据统计,该校92%的本科生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绝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就会订立自己的发展规划;学生社团活动参加率、青年志愿者活动参加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率均达到100%。目前,该校在校大学生中有近9000名学子成为南京市注册青年志愿者,修身立德、服务社会已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近期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生家长和外校考取该校的研究生的调查同样显示,严谨的学风、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这些社会评价的获得,是我校长期坚持与弘扬中医人文精神、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实践的必然结果。”张宗明说。

青囊读书会:一个文化沙龙

一灯如穗,三五对坐。沉心修学,志存高远。面壁磨剑,终臻化境。

这是一个周三晚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青囊读书会正在举行。以“中医是什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吸引了该校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参加。会上,一人主讲,一人点评,从中医的起源、发展及流派的研究到阴阳五行的发展,由基础知识开始到层层递进探究中医思想元神。随后,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大家聚而论道扬智慧,谈笑间悟道,思辨中明理,潜移默化中得启示,酣畅淋漓间解困惑。

为何以“青囊”冠名?发起人之一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陈仁寿教授介绍,“青囊”引自我国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的典故。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赠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后人便称中医为“青囊”。在这里,“青”点出了读书会是由青年才俊组成;“囊”指 “袋中之书”,亦可为“腹中学问”,体现读书会成员一心求索的态度。

陈仁寿说,蓄深养厚是一生的要务,而读书是提高个人素养与学识的必经之路。正是秉承“深阅读、深思考”的理念,举办青囊读书会目的为广交知友,阅读经典,探讨医学,提升文化素质。具体做法是,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会,每次交流主题提前一个月选定并公布给成员,让大家广查资料,细看原文,仔细阅读和领悟,实现个人所想、所得的最大化。由于每位老师术业专攻不一,各有特色,因此每个人的“最大化”到读书会上都变成相对的“一方面”。“最大化”与“一方面”的思想碰撞,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更新、更广的认知。

“除了现场交流会,成员间还通过微博进行交流互动,或遇到问题,随即在网络展开讨论。”发起人之一的王小丁老师也将每期读书会内容进行整合,筹划以半年刊形式发表,供内部人员选读回顾。

“举办这个文化沙龙的初衷是什么?” 陈仁寿说,读书会活动的开展,是引导老师们从自身做起,为大学生树立了一个“学到老”的榜样。目前学生阅读医书、相互交流学习的氛围比较冷清。例如必修的医古文课并未激发他们阅读古籍的兴趣,一些古文的词义、语法等给学生带来了阅读障碍,而医古文课是学好中医不可或缺的桥梁。身为医古文教研室一员的王明强老师表示,将读书会普及到学生中,并重视医古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中医古籍的兴趣,让他们从原版文献中追寻中医学灵魂。

陈仁寿告诉记者,“针对国学中的中医,中医中的国学,国学对中医的影响等进行研究,是我校刚刚成立的中医国学研究所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全国第二所中医类院校筹建的中医国学研究所。他说,学校曾培育了许多中医大家,他们国学功底深厚,其精神气质、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怀令人仰止,而中医国学研究所的开办,可以开启对遗失的中医国学文化的重寻之路。

“读书只有起步,没有止步。”青囊读书会已开展了10次,一定程度上开拓了中医自我探寻的方向,也拉近了各学科以及师生之间的联系。展望读书会的未来,陈仁寿强调,读书会一定注重其学术性的本质,要坚持“高大上”,把读书会做成学术“精品”,形成“南中医特色”。当然,青囊读书会能够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贵在每位读书会成员对中医热爱的坚持,对学术本质的坚守。

“治青囊而业医”,探究中医文化是文化博弈,是充满艰辛与汗水的文化苦旅。只有将中医研究发展为己任的学者,才能在中医文化研究中收获快乐与成果,而陈仁寿与他的学员们,信心满满,胜券在握。

从《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谈起

用简素灵动、古朴雅致来形容《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的封面设计,是再合适不过了。古代中医所用的药碾子、药臼子、药葫芦经过水墨渲染与彩色线条勾勒,给人一种浓淡相间、虚实相生、动静相和的和谐画面,从而反映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中医文化特征。

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这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医文化的学术专著,共分三卷。第一卷是《中医文化溯源》,论述古典中医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古典中医与古代哲学、宗教、逻辑、科学技术、伦理观念、文艺、教育、民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古代中医学家的文化素养。第二卷是《中西医文化的撞击》,对中西医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论述两种医学文化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器用特征、艺术和审美观念的异同,评述中西医文化撞击下的各种学术思潮,分析中医文化面临的危机和出路。第三卷是《中医文化的复兴》,论述在当代科学思潮从机械论转向系统论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文化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指出我们要自觉向人和自然统一观复归,重建完整的人的观念,讨论中医文化复兴和现代科学技术、教育、语言的关系,中医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医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等问题。

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仲瑛在序言中说,《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系统论述了中医药学与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揭示了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和内在规律,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深深地渗透、融入中医药学之中,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观、社会观、人体观。尤其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对中医药学的影响较大。其中的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元气一元论等,是中医药学的哲学理论基础和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依据。

这套书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有助于后学从中国文化的高度和广度认识中医药学的发展规律,探讨其兴盛、衰微、复兴的历史原因,从宏观上把握和阐明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序言所说,“我们要发展中医学,固然有赖于对中医学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但其本身形成发展规律的揭示,不只是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问题。”

作为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加深学生对中医学发展规律的了解,对中医的振兴,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南京中医药大学一方面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打造人文课程体系四大模块,即公共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医学人文课程模块、中医文化课程模块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

实际上,该校教师在讲授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同时,也很注重启发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角度认识中医学的本质、特色与优势;认清中西医学在文化本质与思维方式上的异质性,从而坚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实习中,教师将“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中医人文精神融入到临床课程教学中。

“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而中医文化学科在文化育人中也发挥了特殊作用。” 张宗明说,1994年,南中医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曾获得多项国家级项目,其中王旭东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中标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这不仅是该校建校60年来第一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也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的第一个;南中医组建的“中医文化传承与传播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培育团队;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遴选中成功入选;该校的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也是全国首批独立自主设置的博士点。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是目前全国中医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科版。其“中医文化栏目”被评为全国文科学报特色专栏,专题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我校中医文化学科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形成了‘以中医学文化基础研究为重点,以文化育人为核心、以传承传播为主线’的鲜明学科特色。” 张宗明说,一些研究成果在全国中医文化界产生了一定学术影响力,其中《中医文化溯源》、《仁术、中和与天道——中华文化身体学与生命伦理思想的多元历史构建》、《奇迹、问题与反思——中医方法论研究》、《移植与超越——民国中医医政》等著作获得省级高校社科类研究优秀成果奖。

将中医文化研究成果换转化为教育资源,着力提升大学生的中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是该校文化育人的一大特色。从2005年起,该校陆续开设了《中医文化学》、《中医方法论》、《中国哲学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中国传统哲学》等课程,主编出版了《中医文化基础》、《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指导大学生就中医文化问题开展调研活动,指导的大学生论文《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认同研究——基于31省(市)、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调查》、《中医现代化中的文化自觉》分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优秀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舞台剧等形式,开展中医经典诵读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该校的“医哲结合,构建自然辩证法教学新模式”和“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医文化特质的院校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