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丝诊脉”为中医远程医疗开辟新途径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11-11
“悬丝诊脉”这个中医神话,如今被国防科大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孙茂康、史炜、李一帆3名本科生变成了现实。他们自主研制的“基于光纤微震动传感器的远程中医脉诊脉象分析诊疗系统”,10月中旬在2015年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上获得特等奖。
 
中医“悬丝诊脉”系统由光纤腕带传感器、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和脉象分析诊疗处理终端组成。它运用光纤传感器手环采集人体脉搏波信息,再通过光纤传送至脉象分析诊疗处理终端,然后将脉搏波信号进行物理化,与中医医理进行比对分析,掌握患者身体状况,从而实现远程“悬丝诊脉”。
 
据孙茂康介绍,中医以“望、闻、问、切”为诊疗手段,优点是能避免器械侵入式检测给病人带来不适,缺点是无法直观阐述脉象信息,诊疗难以客观量化,不便于开展“远程医疗”。他们从光纤传感器中获得创新灵感,组成3人小组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成功实现脉象信息的物理化、定量化,解决了脉象信息传输难题,使中医远程医疗成为现实。
 
该系统研制成功后,研制者与相关单位展开合作,通过中医专家义诊的形式,采集了大量脉象信号,建立了部分病症数据库,在脉搏波信息获取、脉象分析的准确性、精细化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为中医远程“悬丝诊脉”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有关专家指出,该系统有效促进了传统中医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为中医远程医疗开辟了一个新途径,让“足不出户看中医”成为可能,有望解决边防官兵中医就诊的难题。 (王握文 黄伟)
 
日前,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兰州成立。“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在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讲话。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当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当好甘肃中医药学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当好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扩音器。
 
“中医药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一种对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甘肃中医药出口量逐年增多,但是仍然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受到西方药典及植物药注册标准的影响。”兰州佛慈制药进出口公司林经理介绍了佛慈“岷山”牌浓缩当归丸以药品形式申请欧盟传统草药注册就预审的艰苦历程,时间长达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缺乏统一的中医药、传统医药相关国际标准及规范。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有助于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把中医文化推向世界。
 
据介绍,新成立的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中医药专业领域的地方标准化技术归口管理和标准化相关工作,组织开展中医药基础、临床、产业、管理、教育、科研等领域甘肃省地方标准的修制订、实施推广和宣传贯彻工作。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立于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省商务厅信息中心介绍,甘肃作为全国中药材主产区,拥有成熟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和悠久的中医药文化,目前,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5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药材周转量达120万吨,2014年和2015年甘肃中医药进出口额分别增长35%和76%。近年来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匈牙利等20多个国家尤其是丝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中医药交流及贸易、中药产品器械及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成立“岐黄中医学院”,甘肃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