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已经有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12-09
•中医药迫切需要一种新模型、新语境、新话语体系,让人听得明白、看得真切、真心喜爱、自觉传播。
 
•中医药已经有非常完整的理论体系,关键是要采用模型理论,对中医药学科理论进行模型重塑,用现代语境进行表述。
 
•在中医药的对外宣传方面,更需要一套国际化的话语体系,一种新媒体表达方法,才能讲好中医药故事。
 
放眼当今信息时代、透明世界,很多传统文化、经典学问、古老学科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在于其话语体系的大众化。印度的瑜伽经过改革,发展成一套以现代语言和优美形体动作为支撑的健身养生方法,得以风靡全球。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中国式佛教表达体系,才有佛教在中国的长足发展。我国的道教开始只是极少数人修炼的神仙之术,葛洪通过传道与民间行医相结合、修道与儒家纲常相结合、炼丹与化学制药相结合,实现了话语体系的大众化,才使道教走进大众生活。
 
我们的中医药,也迫切需要一种新模型、新语境、新话语体系,让人听得明白、看得真切、真心喜爱、自觉传播。
 
我们的中医药话语体系长期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与当今网络时代的表达习惯相去甚远,思维模型停留于业界自我表达,导致中医药的传播力、影响力、正能量大打折扣,未能焕发其全部魅力。多年来,之所以不断有反中医者,除了一些人的无知无畏之外,一定程度也因为中医药话语体系没有大众化、现代化,自然就有人敢于信口雌黄了。
 
其实,对比很多古籍,中医药典籍在成书的当时已算是非常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当时的语境中已是相当大众化,但是在今天这个语汇大爆炸时代,中医药的话语体系还停留在几近原始语境中,对中医药的传播推广是极其不利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迫切需要来一场中医药话语体系的革命,用全新的表达让世人对中医药心悦诚服。
 
首先,我们要强化学科自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学科自信,语境的创新可能就会跑偏。我们通常以为,西方医学的科学之处在于与自然科学基本贯通,但我们可曾想过,这一点也可能是其最大掣肘,因为人不仅是碳水化合物,还是七情六欲异于其他生物的世间精灵。中医学的科学之处、优势所在,正是辨证地看“人”,把人作为独一无二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人看成“人体”“物体”。如果这一优势发挥得好,在话语体系上说得更明白,我们必将更有自信。
 
第二,我们要完善学科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思维模型、学科模型、理论模型,是科学研究的普遍规律。没有自己的学科模型,或学科模型不清晰、不完善、不直白,就会让人套用其他学科的模型来衡量我们,这必然会像西方油画家看不懂中国水墨画一样,导致对中医的肢解和误解。
 
其实,中医药已经有非常完整的整体观、正邪观、天人观、辩证法、平衡论、配伍论、治未病论等理论体系,关键是要采用模型理论,对中医药学科理论进行模型重塑、理论完善,用现代语境进行表述。
 
第三,我们要创新话语体系。西方文化最具优势的当属主导甚至垄断了世界话语体系,于是他们的价值观才被标榜为所谓“普世价值”。中国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话语体系上取得突破,中医药更是如此。中医药要发展是硬道理;中医药要与其他学科和谐发展才是好道理。圣人无常师,我们要善于学习,向各个学科学习、向现代生活学习、向普罗大众学习,只要我们能够博采众长,我们就必定能在话语体系上出新出彩。
 
第四,我们要重视中医科普。科普工作做得好不好,对学科的社会认可、学术繁荣至关重要。对中医药理论的大众化解读,以及对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四时养生、食疗药膳做出通俗的解读,是我们的天职。在中医药的对外宣传方面,更需要一套国际化的话语体系,一种新媒体表达方法,才能讲好中医药故事。(郑雁雄)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