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现代中医体质与疾病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7-04
中医体质学说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 并成为中 医基础理论一门新的独立分支学科。 建国后, 从第 七版国家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开始, 专门出现 “体质” 一章, 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藏象等章节相 并列, 此种变化可视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变革。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 《内经》 ) 为中医理论的奠基 之作, 在以阴阳五行学说、 精气学说、 象思维、 整体 观为核心观念的基础上, 其对体质形成、 体质影响因 素、 体质差异现象、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体质与治疗 有着全面的认识, 是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 但现 代中医体质学说与 《内经》时代已发生较大演变, 本 文从体质内涵立足点、 与疾病关系、 分类指导思想这 三方面对其差异进行探讨。

体质内涵立足点比较

1. 《内经》体质内涵立足先天 《内经》 中没有 明确提出 “体质” 一词, 《素问·厥论》中提出 “此人 者质壮” , “质” , 不仅涵盖了人的外表形态的差异, 而且还指出了机体机能性质上的区别。 最典型的体 质分类代表篇目 《灵枢·通天》 《灵枢·阴阳二十五 人》关于体质差异的论述已比较完备, 已有对不同 体态、 性格、 处事特点、 脏腑机能的描述, 同时将人 体与发病倾向、 疾病治疗相结合。 《灵枢 ·天年》云: “以母为基, 以父为楯; 失神者死, 得神者生也” , 说 明人之生命以父母之阴阳交合而始, 并且以父母精 血为物质基础; 又云: “血气已和, 营卫已通, 五脏已 成, 神气舍心, 魂魄毕具, 乃成为人” , 说明父母阴阳 交合并以父母精血为基础之后才使得身形发育, 营 卫通和, 生命气机得以升降出入, 产生神志活动。 所 以先天而决定了身体结构特征、 神志活动特点、 五脏 功能强弱状态。 因此 《内经》将体质内涵着眼于人体 先天禀赋的体质状态。

2. 现代中医体质内涵立足后天 现代体质分类 法多融合《内经》与明清医家各种分类方法, 即采取 以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 阳、 气、 血、 津 液的盛、 衰、 虚、 实变化为主的病理体质分类法, 以 王琦9种体质影响最为广泛。 这种体质分类思想的明 确提出, 最早见于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阴虚体质” “木火体质” 等。 自现代以后, 后世医 家将病理因素加入到体质概念中, 中医体质学说又 经历 “病质” 还是 “体质” 的争论。 他们认为在正常人中, 体质机体功能方面的差异只有在疾病中的个 体机变才能被凸显, 此时个体的表现已经加入了病 理因素, 不是单纯的体质变化。 所以有学者认为 “病 质” 一词更为恰当 [1] 。 又有学者提出 “体质病理” 这一 概念, 认为体质概念应包括体质的生理状态和病理 状态 [2] 。 后世体质分类虽承袭《内经》体质理论赋予体 质的内容形式, 内容上包括体质的形体特征、 心理特 征、 常见表现、 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发病倾向5个方 面; 形式上包含体质的形成、 体质分类、 体质与疾病 的关系、 体质与治疗的关系。 但其强调体质是在先天 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 特质。 着重点为体质的固有性和可变性, 其中固有特 性来自于先天禀赋, 即来源于《内经》时期对体质赋 予的内涵。 后天生命活动的偏颇运化状态, 即立足于 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 阳、 气、 血、 津液 的盛、 衰、 虚、 实变化, 来源于后天环境等因素对生 命活动物质基础的影响。 既包含了病因学理论, 又包 含了病机学理论, 且具有时限性, 是《内经》体质内 涵所没有的。 但此时人群处于正常生理状态或病理 状态的界限十分模糊, 易使得所谓的 “调体质” 概念 与 “治疗疾病” 混淆。

体质与疾病关系比较

由前文所述, 因体质引进病因、 病机学理论所引 发体质划分人群是否处于疾病状态这个问题, 是现 代中医体质学一直遗留的难题。

1.《内经》体质与疾病 对于 “疾病” 的认识, 《灵枢 ·终始》说: “所谓平人者不病。 不病者, 脉口 人迎应四时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 是谓平人” 。 在此基础上, 提出凡异于平人者即为病。 简单的说, 人之生理功能时刻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关系, 并与 四时相应, 经脉通利, 脏腑机能与形肉相称, 则是平 人, 反之则为病。 由此观之, 《内经》 中所讨论的不同 体质之人, 实是对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人群的归纳。 《灵枢 ·通天》载: “黄帝曰: 夫五态之人者, 相与毋 故, 卒然新会, 未知其行也, 何以别之” ? 随后少师对 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他指出凭借某些特点在素未 谋面、 不知其性格处事态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较快辨 别出其所属类型, 这些就是其先天所决定的稳定的 特质。 所以 《内经》 所述体质是对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 人群的归纳, 并且是稳定的生命状态的属性。

2. 现代中医体质与疾病

2.1 现代中医体质状态为生理状态至病理状态

的过渡阶段 现代中医体质学纳入病理因素, 将体 质划分为正常体质和偏颇体质两大类, 其应用范畴以 “治未病” 为主, 同时宣扬在疾病或明显症状发生之 前纠正偏颇体质状态, 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疾病(包 括中医与西医的疾病) 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疾病形成之前存在潜在病理改变。 在此概念下, 偏颇的体质状态也可理解为由正常生理状态至已病 状态的过渡阶段。 这个过度阶段与现今医学中所说 的 “亚健康” 极为类似。 有学者认为除正常体质外的 不同体质类型就是种种不同次健康类型的组合 [3] 。 以 王琦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对体质与亚健康进行相关 性分析,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中医体质与亚健康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4] , 也就是说亚健康是多种体质 类型的组合。 现代中医体质学期望通过调理体质的 方法使人体偏颇状态趋于正常, 但如果我们进一步 深入挖掘这个理念的内涵, 其意义则包括所有人在 一定程度上均可向平和质转化, 这种理念与 《内经》 中认为不同人自出生以来, 则由不同阴阳五行属性所 决定而具有不同属性特征这一观点有较大出入。 2.2 现代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 “证” 是对疾病 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 病性等病理本质所作 的概括, 是机体作为整体对致病因素做出反应所处 的一种状态。 现代中医体质学体质本身的类型即是 该体质人群易患证型, 体质与证候难以区分, 因此不 少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认为此种分类法不适用于 健康状态下的人群。

自叶天士明确提出 “体质” 以来, 则将体质紧密 与证候相结合, 由此正好支持体质不仅与许多特定 疾病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也可影响证候的类型、 性质 以及从化的论点。 “证” 的形成是一个过程, 在 “证” 形成之前存在着某种病理变化趋势, 因此有学者提出 “证” 可分为 “前证” 和 “显证” [5] 。 也有学者认为中 医体质医学揭示的体质实际上就是中医辨证论治体 系中与人体功能状态、 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反应状 态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 [6] 。 因此笔者认为现代中医 体质学中以精、 气、 血、 津液为评价体质要素的偏颇 体质即属于 “前证” 范畴。 现代中医体质学认为质、 证、 病是从3个不同层面来反应疾病, 三者有区别, 但 不能截然分开。 其虽提出体质与证的区别性, 但其论 证均是从体质的稳定性与证的可变性做比较, 而并 未从体质的可变性与证的可变性做比较, 略有牵强。 诚然, 从病理体质这个角度确实很难将此三者截然 分开, 因为中医体质学实际上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 一部分, 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揭示的证候分型和论治方法为基础。 因此以病理因素指导体质分类的方法 在此问题的突破上尚有一定困难。

体质分类法指导思想之别

1. 《内经》 以阴阳五行为指导思想 《内经》体 质分类法以 《灵枢 ·通天》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 为 代表, 虽然其它篇章含有通过形体、 性格特征等将 人进行归类的方法, 但其非代表一个完整的分类体 系, 且多以选择针刺治疗手法为出发点, 归类对象仅 针对体质某种具体内容, 并未提升至方法学层面, 故 在此不将其纳入体质分类法的层面进行讨论。 此外 还有根据年龄分类, 属于人之生命纵向性生理特点 的描述, 亦不在此探讨的范畴之内。

《内经》体质分类法同样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 要分类的理论基础, 运用象思维的方法, 将所能观察 到的人体之象——形态、 性格纳入阴阳五行体系。 正 如 《素问 · 五运行大论》 云: “天地阴阳者, 不以数推, 以象之谓也” 。 阴阳规律生化无穷, 以数推之则无尽。 《内经》 不究于无尽之数, 而是借象以寓数, 使之各归 其类, 则万化皆通。 如此帮助人类认识自身生命活动 特点, 并与自然万物相沟通, 是从自然观、 整体观的角 度把握体质, 涵盖体质所有类型, 强调与天地相和。 2. 现代中医体质学以病因、 病机理论为指导思 想 后世尤其是近代, 以王琦9种体质为代表的分类 法, 其分类命名依据是人体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 表现, 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 病机理论而提出, 以期 明确阐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6] 。 其分类指导思想已转 变为病理体质分类法, 这种思想认为人体自身结构 形态、 脏腑功能以及神志等方面的变化, 都可以归结 到精、 气、 血、 津液的偏盛偏衰, 使得精、 气、 血、 津 液成为评价体质的要素 [7] 。

体质分类法的指导思想受时代背景及医学体系 的影响。 古人的基本观念是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 阴阳、 五行这一本原化生而来, 因此人的生命活动规 律也遵循和天地万物一样的规律 [8] , 所以 《内经》时 期的医学宗旨是教人类认识并符合生命活动规律, 在需要时予以药物、 针刺辅助, 而非仅治疗某种具体 疾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所述 “从阴阳则生, 逆 之则死……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 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 渴而穿井” 。 而现代的医学理念已慢慢转向预防某种 具体疾病或治疗已经发生的具体疾病, 强调用脏腑 机能、 人体物质基础的盛衰去认识人体, 在预防与 治疗中强调运用某种方法阻滞病机或调整人体物质 基础。

此种转变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归结为不同时代 人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道家思想是《内经》思想的 源头, 道家强调以 “内求” 的方式修身养性。 《道德 经》中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是 对 “内求” 思想的描述, 它并非摒弃外物, 而是为了 “得一” “知一” , 如此方能如心使臂、 如臂运指般 地应对纷繁殊异、 万千变化之外物。

物物不同, 变化无穷, 而人目不能尽色, 耳不能 穷声, 智不能周物, 辨之不尽, 追之不穷。 就医理而 言, 人之异同, 病之万变, 亦是如此。 故 《内经》 重于 知天, 而后人则得以知; 重于治人, 而后病则得以治。 不拘泥于有形, 不执着于征象, 不倚靠于外物, 而把 握其柄要, 则形、 象、 物应之皆当。

外求法, 是通过客观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探 索客观世界的本质。 现代科学的实验、 实践都属于此 类外求法。 从精神层面, “外求” 与 “内求” 的 “求己” 相对应, 为 “求它” 之意。 有学者在讨论养生时, 把内 求的范围指定为向内心、 精神, 而把利用药、 食之补 养生延年划入外求法范畴 [9] 。 外求法是目前人们认识 实践的主要方法, 它容易缺失整体性与运动变化的 发展观, 缺失对规律的把握。 所以也就形成了现代社 会的医学理念, 重于识病, 轻于知人。

小结

《内经》中阐释人的生命活动, 受到先天禀赋 (每个个体生命的自然属性不同) 、 后天的生存活动 影响, 并与自然及社会环境里方方面面的事物发生 关系 (每个个体生命的社会属性不同) , 所以强调把 握由不同阴阳五行属性决定的人体的禀赋特征, 不 探讨后天受环境等因素影响的随时可变性。 后天影 响纷杂繁复, 从阴阳五行层面抓住禀赋特征即抓住了 人的本质。 并强调正确认识人自身的禀赋特征, 宗旨 是在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人适应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以达成人、 事、 物 之间的和谐, 以利于自身的自然健康状态。

后世体质思想强调体质受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 用, 提倡运用方药等方式对偏颇的后天表现进行纠 正, 表现为诊疗技术的 “物化” [10] 。 现实生活中人的 身心活动变化非常复杂, 从生命活动的偏颇状态的 角度对体质进行分类具有时限性, 难以概括体质特 征全貌。 《内经》体质学说目前应用较少, 但其仍有自身 的价值所在。 其虽不能直接以方、 药的方式直接应用 于临床, 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不同体质人的本然属 性特征, 以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11] 。 现代体质学说的运用宗旨已与《内经》时期相脱离, 但有其自身的 应用性, 符合并适应了目前的医疗环境特点。 目前现 代中医体质学说学术地位不断攀升, 其理论不断发 展、 完善, 是中医与国际接轨的一座桥梁。 本文谨对 其与《内经》 相比较, 以期为深化中医体质学理论体 系、 进一步明确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学科蓬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母国成.中医体质学说及其异化.新中医,1983(9):3-9
[2] 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成都中医药学报,1978(2):3-17
[3] 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术拓展的新空间.中国中 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 6-9
[4] 岑澔,王琦.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医研究, 2007,20(5):34-35
[5] 李灿东,杨朝阳,林雪娟,等.体质、病理特点、证与健康状态 的关系.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1770-1773
[6] 袁冰.论中医体质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地位.中华中医药 杂志,2013,28(1):9-11
[7] 王琦.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45-46
[8] 李东涛,候庆勋,田代华.中医体质概念的内涵.中国民间疗法, 1997(3):3-4
[9] 江德来,叶脉延.古代养生延年方法初探,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3:12(1):7-8
[10] 刘耀光.论医学目的之逻辑起点及内涵.南华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0,1(2):55-57
[11] 姚春鹏,邢玉瑞.《黄帝内经》的数学思维.中医杂志,2013, 54(16):1351-1354

作者:王慧如 于宁 刘哲 翟双庆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