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的内涵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7-20
李德新致中和学术思想探颐

李德新教授从事中医医疗、 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 载, 集理论、 临床、 科研于一体, 临床上以善于从脾胃 入手治疗疑难杂病, 学术上形成了调脾胃安五脏致中 和学术思想, 以平为期, 以和为贵, 体现了传统中国文 化致中和的思想。 笔者通过跟师学习, 拟探讨李师致 中和学术思想的渊源及在中医理论临床方面的应用。

致中和思想的渊源

从中国古代文化关阐述, 中庸表达致中和, 体现 为中和之天道、 中和之人道、 中和之治道 [1] 。 中庸《礼 记·中庸》曰: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 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 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 从宇宙天 地的建构来看, “中和” 指自然万物间的和谐统一关 系; 从人格的建构来讲, “中和” 指性情的适中, 不偏 不倚。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 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雷动风 行, 运化万变, 不断地运动、 变化, 同时又处于一个 和谐的统一体中, 阴阳交替, 动静变化, 万物生灭, 都应遵循 “中和” 这种客观规律, 即 “致中和” , 以使 “天地位” “万物育” , 构成宇宙自然和谐协调的秩 序。 “中和” 既是人道, 也是天道 [2] 。 孔子主张中庸思 想, 强调 “中” 是 达到 “和” 的正确思想方法, 即主张 执中以致和。 执中, 指采取正确的方法; 致和, 指达 到理想的和谐状态 [3] 。 朱熹在 《中庸章句》诠释: “致 中和而天地位、 万物育者, 常也……大抵致中和, 自吾 一念之间培植推广 , 以至于裁成辅相、 匡直辅翼, 无 一事之不尽, 方是至处” , 即为此意, 由此可见, “致中和” 必须达到 “天地位、 万物育” , 才是最高境界 [4] 。 致中和思想的要之, 致中和是中庸之道的精髓。 不 偏谓之中, 不易之谓庸。 凡事取其中为不易之常道是 为中庸。 中庸是一种方法论, 是对事物矛盾所持的根 本态度和处理方法。 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核心, 既 反对太过, 又反对不及, 应无过无不及。 欲无过无不 及, 掌握的恰到好, 就应 “执其两端用其中” “允执其 中” “和而不同” 。 保持事物对立统一的致中和思想 对现代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从中医学角度, 天人合一是中和的最高境界。 《素问· 至真要大论》谓: “谨守病机, 各司其属, 有 者求之, 无者求之, 盛者责之, 虚者责之, 必先五 脏, 疏其血气, 令其条达, 而致和平” , “谨察阴阳所 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 体现出了致中和思想是中医 学的基本治疗模式, 也是重要治疗理念。 中医学是 把人体机能协调、 平衡、 和谐作为健康之基础, 机能 失调、 失衡、 紊乱作为发病之基础的基本医学理念 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 和是中医学术之本 [5] 。 《黄帝 内经》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将其纳入中医 学理论体系中。 张仲景继承发展《黄帝内经》理论, 将中和思想作为一种治疗理念, 并将这种理念贯穿 于法方药各个层面。 张仲景中和思想的特点乃是从 正气角度去观察、 理解、 治疗疾病。 “凡病若发汗、 若 吐、 若下、 若亡血、 亡津液, 阴阳自和必自愈” [6] , 说明 了 人体有自稳调节功能, 只要阴阳失和的程度仍在这 一功能尚可允许的范围内, 人体依靠自身调节, 仍能 使失和的阴阳恢复平衡, 无需治疗, 疾病亦会痊愈。 中医学强调阴阳之要, 《素问 ·生气通天论》 中记载: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 《伤 寒明理论》在小柴胡汤方中曰: “伤寒邪气在表者, 必渍形以为汗。 邪气在里者, 必荡涤以为利。 其于不 外不内, 半表半里, 既非发汗之所宜, 又非吐下之所 对, 是当和解则可矣” 。 汗、 吐、 下、 和治法以调整机体 的平衡关系达阴平阳秘 [7] 。 阴与阳相互对抗、 相互制 约和相互排斥, 以求统一, 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 态平衡, 均以 “中和” 为治则。 李德新教授秉承中国 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综合百家之长, 诊治过程中处 处体现致中和的思想。 道德自然, 天人合一, 和而不 同, 阴阳匀平, 气血冲和, 是中医学生命观、 健康观和 疾病观的核心。

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的内涵

李德新教授崇尚脾土, 强调土有长养万物之能, 脾有安和脏腑之德。 脾气安和, 则万病不生。 脾土失 调, 则诸病迭起。 土是万物之母, “土爰稼穑” ( 《尚 书·洪范》 )春种曰稼, 秋收曰穡, 说明土具有载物、 生化的特性, 故称土载四行, 为万物之母, 可以看出, 五行以土为贵。 脾从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中推演而 来, “脾者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脏, 各十八日 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 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 土 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 《素问·太阴阳明论》 ) , 体现 了脾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只有脾的功能 正常, 人体才从水谷精微中获得营养, 因此, 李师重 视对脾胃的调养, 形成了 “调脾胃安五脏致中和” 的 学术思想。 “和胃气” [6] , “胃气和则愈” [6] 提示了顾 护胃气的重要性, 李德新教授注重保护胃气, 保全 健康。 李德新教授从五脏相关角度出发, 脾胃并调, 阴阳并调, 以脾为主, 通过调整五脏系统间的动态平 衡, 激发人体正气, 控制疾病的传变, 是 “调脾胃安五 脏致中和” 的核心之所在, 也符合中医稳态理论 [8] 。 脾气可行于四脏, 而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 亦赖脾胃 居于其中以为枢纽, 脾胃不足则可反应于四脏病机 之中。 所以, 脾土在升降浮沉和万物的生长收藏过程 中, 居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 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 在病理状态下往往 是互相影响的, 因而在脏腑精气的升降运动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李师强调从脾胃入手是切入点, 但决不 能只调脾胃, 而是顾左右而言他脏, 根据五脏之间的 生克制化关系而治疗疾病, 在调理脾胃时不偏重于 温阳、 亦不偏重于补阴、 不单纯升、 也不单纯降, 而 是寓温补与升降于一体, 从气血、 阴阳、 升降、 燥湿 等方面综合分析, 以平为期, 重点在调, 强调中和。

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的临床应用

1. 调脾胃以衡五脏 李德新教授 “调脾胃安五 脏” 的学术思想根于《黄帝内经》 , 基于秦汉至明清 脾胃学说发展及形成过程, 将李东垣之温补、 叶天士 之温润, 熔温补升降于一炉, 在临证思辨中则着重强 调三点: 一是病证结合, 二是辨证论治, 三是审证求 因, 这也正是李德新教授中和思想的伊始体现。 临证 中李师十分注重以调理脾胃来激发五脏的功能, 使 机体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 以达身体康健, 同时, 诊 他脏时也应不忘却脾胃。 根据五脏的生克制化, 脾的 功能失常有火不生土、 心火亢盛、 子令母实、 肝郁乘 土、 培土生金、 肾水侮土等病理变化, 通过调脾以疏 肝、 补脾以益心、 理脾以宣肺、 温肾以健脾来协调各 脏腑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达到机体自身平衡以祛邪 外出的效果。

2. 平阴阳以调脏腑 李德新教授在临床诊治过 程中, 强调脏腑阴阳平衡的作用, 注重脏腑阴阳的调 理, 顾护胃气, 在审察病机和遣方用药方面尤为体 现, 以肝为例, 进行阐述。 审察疾病时, 李师认为, 肝 阴肝阳相互之间对立统一, 不可分割, 消长平衡肝脏 不偏不倚,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肝病所表现的特点为阳用易亢, 体阴易亏, 体用则相互为病。 《素问·藏气 法时论》云: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 泻之” 。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则 论述: “夫肝之病, 补用酸, 助用焦苦, 益用甘味之药 调之” 。 由此可见, 酸对于肝的补泻体现了肝的阴阳 互用、 相依互根的关系。 李师临证时据此理论常用 酸甘化阴法以滋肝阴, 泻肝阳之法以疏肝气, 收到颇 丰的疗效。 另外, 李师用药还注意药物本身的阴阳属 性, 疏肝调达的药物在药性上属阳, 补肝阴的药物在 药性上属阴, 阴阳药物配伍使用, 效果颇佳。

3. 权升降以调气机 李德新教授认为, 致中和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并将哲学思想深入运用 到中医理论中, 认为气的运动变化在人体生命力存 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变化的基 本形式。 “万物之中, 人一也, 呼吸升降, 效象天地, 准绳阴阳……或下泄而久不能升, 而百病皆起。 或 久升而不降, 亦病焉” , 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 其本 质是元气的升降出入, 脾胃元气充盛, 则清升降浊。 “胃气下溜, 五脏气皆乱” , 说明全身气血的周荣、 脏 腑的循序升降, 亦取决于脾胃的升 [9] 。 《吴医汇讲》 云: “脾升降失宜, 则脾胃伤, 脾胃伤则出纳之机失其 常度, 而后天之生气已息, 鲜不夭折生民者已” , 指出 了脾胃虚弱, 升降失调是诸病产生的内在根源。 喻嘉 言在 《寓意草》 中云: “中脘之气旺, 则水谷之清气, 上升于肺, 而灌输百脉; 水谷之浊气, 下达于大小肠, 从便溺而消” , 则体现了脾胃气机的升降对于整体气 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 通过脾胃的升降共同完成 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 气机升降的动态平衡是维持 人体生命活动正常的关键。 因此, 应注重脾胃的调理 以达致中和的目的。

4. 调脾胃以和气血 张璐在《张氏医通·血证 论》中云: “血之与气, 异名同类, 虽有阴阳清浊之 分, 总由水谷精微所化” , 此谓气血均由脾胃运化的 水谷精微所化生, 血为阴, 气为阳, 血与气, 异名同 类, 相互依存。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升降有常, 气机通畅, 气行则血行, 气血调和。 以心为例, 《古今 名医方论·卷一》云: “心以经然也。 其症则怔忡。 怵 惕、 烦躁之征见于心; 饮食倦怠、 不能运思、 手足无 力, 耳目昏聩之征见于脾” 。 故治疗之时宜调脾护心, 在补益心气的同时不忘调理脾气, 以恢复气血之生 化。 同时心阳不足, 运血无力, 脾气不健, 气血乏源, 因而此病多见气血失和、 气阴两虚之表现。 气血失和 则百病变化而生, 李师临证注意调和气血, 注重气机 的调理。 《名医执掌》曰: “血者, 水谷之精也, 生化 于脾, 总统于心” 。 脾失健运, 水谷精微生化不足, 则 血的生成减少而使血不能养心, 李德新教授运用补 脾行气, 振奋宗气法温中理脾, 散寒通痹法健脾豁 痰, 升阳宣痹法调理脾胃, 疗效极佳 [10] 。

5. 用甘温以致平和 中医学强调阴阳之要, 和为 圣度, 阴阳和合, 阴平阳秘。 使偏倾者平, 盈亏者匀, 相举者和, 逆乱者顺, 皆为致中和之举, 李德新教授 临证常谨遵之, 主要体现在: 用药量轻, 甘温性平, 注重药物的炮制。 王冰认为: “凡物之味甘者, 皆土 气之所生也” 。 甘味对脾胃有着特定的影响。 温性属 阳, 主入脾胃, 具补益扶正的作用。 故甘温者同气相 求, 主入脾胃, 共奏补养之功, 且含春生之意, 有升 发之用。 气药甘温, 法天地春生之令而发育万物。 况 阳气充, 则脾土受培, 转输健运, 由是饮食入胃, 变 化精微, 不特洒陈于六腑而气至, 抑且调和于五脏而 血生, 故曰气药有生血之功。 甘温之药升阳健脾, 从 而脾旺血生。 在治疗中始终贯彻致中和的思想, 因阳 明气虚多见, 故以入脾胃之甘温药, 补益元气, 缓急 之性, 既有升发之用, 又有生血之功。 此外用药剂量 较小且平和也是中医 “致中和” 思想的体现。 中医学 强调 “阴阳和合” “阴平阳秘” 的生理机制。 使偏倾 者平, 盈亏者匀, 相举者和, 逆乱者顺, 皆为致中和之 举。 以和为重, 这就是中医学的一种最高境界并成为 一种基本的医学理念贯穿整个医学体系之中 [7] 。

本文概述李德新教授致中和思想, 体现其独特 学术思想和理论造诣, 李师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在 中医药理论和哲学思想基础上, 将天人合一、 阴阳自 和理论应用于自己的临床过程中, 形成了致中和的医 学学术思想。 李师重在调理脾胃, 使五脏之间平衡, 形成中和的稳态, 以达机体健康。

作者:海英 孙谣 李德新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