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交”的源流“阴阳交”理论指导临床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7-22
“阴阳交”理论新解

“阴阳交”理论自《黄帝内经》提出, 后世医家多以经注 经, 未见理论上的实质发展, 故无法对临床起到具体的指导作 用。 笔者以 “阴交” “阳交” 角度分而论之, 发现这种 “邪与正 交” 的病理模型运用广泛, 对于温病以及其他疑难病证都具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故意图从理论层面进行补充和探讨。

“阴阳交”的源流

“阴阳交” 出自《素问·评热病论》: “黄帝问曰: 有病温 者, 汗出辄复热, 而脉躁疾不为汗衰, 狂言, 不能食, 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 病名阴阳交, 交者, 死也” 。 其后《脉经》 对此亦相同 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阴阳交”解释甚多, 如王冰云: “交, 谓交 合, 阴阳之气不分别也” 。 多版教材皆采用此说作为注释。 再 如张介宾所云: “汗者阴之液, 身热脉躁者阳之邪, 病温汗出 之后, 则当邪从汗解, 热退脉静矣。 今其不为汗衰者, 乃阳胜 之极, 阴气不能复也, 故为狂言, 为不食。 正以阳邪交入阴分, 则阴气不守, 故曰阴阳交” 。 章楠(虚谷)认为: “阴阳之气, 本 来相交而相生者, 今因邪势弥漫, 外感阳分之邪, 交合为一, 而 本原正气绝矣, 故病名阴阳交, 非阴阳正气之相交也。 二者论 述不同, 但大要一也, 即阳盛而阴衰, 阳邪入于阴分而诸症见 矣” 。 魏之琇(柳州)在《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指出: “若脉急 疾, 躁扰不卧, 而身热无汗者, 此邪正相争, 吉凶判在此际…… 倘汗出肤冷而脉反急疾, 躁扰不安, 即为气脱之候; 或汗已出 而身仍热, 其脉急疾而烦躁者, 此正不胜邪, 即《黄帝内经》 所云 ‘阴阳交, 交者死也’ ” 。 后世医家虽有千般解读, 但皆未 能尽道经旨、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 亦未能提出有效方剂并 指导临床。

清代莫文泉(枚士)在《研经言 ·阴阳交并论》给予 “阴阳 交” 一个全新的解释: “阴阳交并, 二者乃热病表里俱实者之诊法也” 。 莫文泉认为交并的区别在于: “复相连互为交, 续自厘 清为并” , 同时对 “阴阳交” 进行了全新分类, “表实较盛” 者, “脉常躁急而不得汗” , 邪气胶结与阳分, 即为阳交; “里实较 盛” 者, “已得汗而脉尚躁盛” , 邪气胶结与阴分, 即为阴交。 莫 氏将 “阴阳交” 的概念重新定义, 明确其邪气属于温热阳邪包 括疫毒邪气, 胶结部分处于阳分(皮毛、 骨肉、 六腑) , 则为阳 交; 胶结部位处于阴分(血脉、 阴精、 五脏) , 则为阴交。 不得 不说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见解, 为 “阴阳交” 指导临床奠定 了理论基础。

“阴阳交”理论指导临床

1. “阳交” 以 “火郁发之” 治之, 可用升降散 “阳交” 的 病机为阳(温、疫)邪胶结于阳分, 包括皮毛、 骨肉、六腑, 故 可推测其应有壮热汗不解等症, 可见躁疾之脉。 雍正癸卯(公 元1723年)年间, 河南热疫流行, 杨璇(栗山) 目睹陈良佐运用 陪赈散的神奇疗效, 便深入研究该方。 杨璇认为对于当时的温 (疫)病的治法 “非泻即清, 非清即泻, 原无多方” , 而此方之 所以得效, 在于 “火郁发之” 。 对于这类 “表里三焦大热” 的温 病, 其“邪气充斥奔迫, 上行极而下, 下行极而上” , 正是阳热 疫毒邪气胶结于阳分之际, 在治疗上须遵循 “火郁发之” 的原 则, 采用发郁清热的方法, 运用升降散, 调三焦气机升降, 使 周身气血流通, 升降复常, 阴阳平衡, 方可得生。 杨璇所见之温 (疫)病与 “阳交” 的病机如出一辙, 病性、 病位皆无出入。 升 降散中僵蚕, 辛咸性平, 轻浮而升, 善升清散火, 清热解郁; 蝉 蜕甘咸性寒, 可清热解表, 宣毒透达, 使郁火向上、 从表透发而 解; 姜黄气辛味苦性寒, 善能行气活血解郁, 使气机畅达, 热 乃向外透发而解; 大黄苦寒降泄, 清热泻火, 通腑逐瘀, 使里 热下趋而解。 本方治疫之功在于升阳散火、 泻热解毒, 正因完 全切合 “阳热邪气胶结于阳分” 之病机, 药证相应, 故可效如 桴鼓。

“阴阳交” 理论束之高阁、 以经解经、 无法指导临床的千年 之困, 其 “阳交” 部分, 经龚、 陈、 杨几代医家实践探索, 终得其 解。 升降散起初为外感热病专用方, 后被加减运用于临床各科, 对于内、 外、 妇、 儿、 五官、 皮肤科有关疾病皆有良好效果。 其 特点就是病机皆符合 “阳交” 理论, 治法宜采用 “火郁发之” 者, 温病大家赵绍琴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感染性疾病 [1] 、 血液系统疾 病 [1-2] 等, 均有良好效果; 国医大师李士懋运用本方治疗循环系 统疾病效果显著 [3] , 李士懋教授认为火郁证的诊断, 有典型的脉 证, 即沉而躁数, 乃火热被遏伏、 奔冲激荡、 挣扎不宁之象。 又 称之为 “火郁脉” “躁脉” 。 与《素问·评热病论》中所描述 “脉 躁疾不为汗衰” “汗出而脉尚躁盛” 以及 《脉经·热病阴阳交并 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中所描述的 “热病, 阴阳交者, 热烦 身躁, 太阴寸口脉两冲尚躁盛” 如出一辙、 遥相呼应。

2. “阴交” 演化为 “主客交” , 创三甲散以治之 “阴交” 系阳邪交结于阴分, 如血脉、 五脏等, 患者素体精亏或者邪气 稽留、 耗涸津液, 损及肝肾。 本病 “精无俾, 病而留” , 所以 “其 寿可立而倾” , 本是必死之证, 至明代吴有性提出 “主客交” 理 论, 并创立 “三甲散” 后, 方有一线生机。

吴有性认为, 病家久患它疾或者身体羸弱, “男子遗精白 浊、 精气枯涸, 女人崩漏带下、血枯经闭之类” , 此时感受疫 气, 医家不明就里, 随手误治, 导致 “表邪留而不去, 因与血脉 合而为一, 结为痼疾也” 。 “阴交” 与 “主客交” 就其 “阳邪胶结 于阴分” 这一核心病机而言, 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主客交” 理 论其狭义者, 系专指素有宿疾体虚而感疫气为病; 而广义者, 当指人体气血精津亏虚, 邪毒胶结于血脉为病; “主” 为正, 专指人身气血精津等; “客” 为邪, 是指疫气等邪毒 [4] 。 “主客 交” 既是病名, 又是对于痼疾的病机的阐释。 世人多以为 “主 客交” 系吴氏独创, 笔者认为其脱胎于《黄帝内经》 “阴阳交” 之 “阴交”理论, 吴有性总结其长期治疗疫病的经验, 以 “主 客” 辨明 “阴阳” “表里” “气血” , 使学者猛醒、 用者自明。 他 在《金匮要略》治疗 “疟母癥瘕” 的鳖甲煎丸的基础上进行加 减, 创立三甲散、 认为: “痼疾者, 所谓客邪胶固于血脉, 主客交 浑, 最难得解, 且愈久益固, 治法当乘其大肉未消、 真元未败, 急用三甲散, 多有得生者” 。 至此, 吴有性建立起一套以 “主 客交” 为阐释理论、 以 “三甲散” 等方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完整 体系。

其他温病医家亦各有发挥, 薛雪指出了暑热类疾病亦可 出现类似病理过程, 暑热先伤阳分, 病久不解, 必及于阴, 阴阳 两困, 而气钝血滞, 症见神识昏迷, 默默不语, 语声不出, 口不 渴等, 此邪入厥阴, 主客浑受, 宜仿吴氏三甲散治疗。 薛雪 “主 客浑受” 与吴有性 “主客交” 同中有异, 均系正虚且客邪胶固, 但 “主客浑受” 为湿热余邪未尽, 久病伤阴, 瘀热交结, 邪复难 散, 厥阴受累, 灵机不运。 薛雪所谓“主客浑受”其病位又深 一步, 邪气交结从血脉深入厥阴肝与心包, 病情更为危重。 吴 瑭提出 “邪留阴分” , 指出邪伏阴分, 混处气血之中, 不能纯用 养阴; 又非壮火, 更不得任用苦寒, 故制青蒿鳖甲汤养阴透邪。 《温病条辨· 下焦篇》第十四条创制的三甲复脉汤, 治疗温病后 期邪热已退而肝肾之阴大亏, 阴虚风动之虚证。 此方亦可作为 三甲散急投之后的调养方。 《黄帝内经》 “阴交” 之治疗, 亦在 二吴一薛的不断补充下得以完善。

“主客交”起初是专为急性感染病、 传染性疾病重症而 设, 但随着中医理论与临床地不断发展, 今日之应用早已不仅 限于此, 现代有医家 [5] 指出, “主客交” 对于多种慢性病或各种 正虚邪恋、 正邪胶固难解的重症顽症有广泛的适应性。 也有学 者 [6] 提出, 主客交病证 “多见于一些疑难重症中, 从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 ‘主客交病’ 是一类特殊的病理变化类型, 带有普遍 意义, 值得深一步的研究” 。 大量文献资料证明, 三甲散系列 方在临床上被广为使用, 在诸多疑难病症中效果显著。 三甲散 经加减化裁, 对于中风后遗症、 痴呆病、 各类肝脏疾病(肝纤 维化、 肝硬化、 脂肪肝、 肝癌等) 、 耳鼻喉科疾病(如声带小结/ 息肉、 鼻窦炎等) 、 乳腺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国医大师朱良春 应用三甲散治疗顽症皮肌炎, 疗效可靠 [7] 。 朱老认为, 吴有性所 创之滋阴清热、 通络透邪、 扶正培本、 滋透并行、 攻补兼施之 三甲散恰合结缔组织疾病的病机, 此方能分解主客之交混, 攻 中寓补, 大大增强和提高免疫能力, 盖邪去正自复, 故治疗结 缔组织病每收佳效。 还有学者主张采用三甲散治疗特发性膜性 肾炎 [8] 。

病情转归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 “病名阴阳交, 交者, 死也” 。 证 明当时已经认识到这种病证预后不良。 《黄帝内经太素》 注曰: “汗出而热不衰, 死有三候: 一不能食, 二犹脉躁, 三者失志。 汗出而热, 有此三死之候, 未见一生之状, 虽瘥必死” 。 《灵素 节注类编》注曰: “狂言是失志, 失志者死, 一也; 汗出复热, 精 却邪胜, 二也; 脉与汗不相应, 三也” 。

脉躁急不解、 不能食, 皆因其内热壅盛, 三焦弥漫, 唯有 “火郁发之” 之法最为妥当, 此系温热邪气, 不喜辛温, 解表发 汗绝非正治, 唯有升降散可使其得生; 汗出后复热皆因本病非 一般外感之病, 可得汗而解, 汗出后 “精却邪胜” 病情缠绵难 愈, 故吴瑭提出 “邪留阴分” 的理论, 创制的三甲复脉汤、 青蒿 鳖甲汤,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失志者, 即薛雪观察到 的暑热邪气损阳伤阳, 陷入厥阴之后而出现的神志症状, 其在 三甲散基础上加减, 亦提出了应对之法。

解经诸家皆认为, 本病有 “三死而无一生” , 但实际上升降 散、 三甲散、 薛氏三甲散、 三甲复脉汤以及青蒿鳖甲汤等方剂已 经为这种病证的治疗带来了转机。 正如吴瑭所言: “经谓必死 之证, 谁敢为生? 然药之得法, 有可生之理” 。

讨论

“阴阳交” 理论自 《黄帝内经》时代提出后, 历经千年, 不 断被冠以各式各样的解释, 但始终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其重 要作用, 莫枚士开创性地将 “阴阳交” 分为 “阴交” “阳交” , 彰显了在阐释病机本质上的深远意义。 多位温病学家, 如吴有 性、 薛雪、 吴瑭、 杨璇、 陈良佐等, 亦在治疗温病、 疫病过程中 将这种理论运用于临床治疗, 实践确有疗效, 为 “必死之证” 带 来了 “可生之理” 。 现代医家运用这种理论以及相关方剂, 在感 染病以及内科杂病领域广泛应用, 亦得到良好效果。 研究 “阴阳交” 理论以及后世演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 种病理模型为我们治疗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各科疾病都提供 了全新的思路, 其价值不止在授人以方, 而在乎示人以法。 笔者 认为在临床实践中, 只要符合 “阳交” “阴交” “主客交” “主客 浑受” “邪留阴分” 的基本病机, 都可以运用文中阐释的温病学 理论指导治疗。

作者:党思捷 吴文军 苏悦 周明德 冯全生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