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解《黄帝内经》的补泻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8-08
《黄帝内经》 是中医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著作, 是标 志中医理论成熟的奠基之作。目前, 一般都认为《内 经》 的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时代, 并自秦汉以来代有 补充 [1 ] 。受思维方式和时代的影响 , 《内经》 不可避免 地被打上了时代和文化的烙印 。《内经》 使用了阴阳 五行作为解释人体生理、 病理的理论框架和说理工具, 也使用了一些当时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里的哲学词汇, 如:阴阳, 虚实, 损益, 顺逆, 调和, 补泻等。这些都是 《内经》 的核心词汇, 影响着对全篇的解读, 也涉及到 对整个中医学的解读。 补泻是 《内经》 中最为重要的治法, 涉及的内容最 多。补泻的内容在 《内经》 中论述得较为分散, 理清并 汇总各篇章之中有关补泻的内容, 分析 《内经》 中补泻 的内涵十分重要。本文从文字学和医理的角度对《内 经》 中 “补” 和 “泻” 进行研究, 来探求《内经》 中补泻理 论的原始内涵和核心思想。

1 何为补泻?

《内经》 中的很多篇章都涉及到了补泻的内容, 但 《内经》 不是一个时代, 一个地域的医学成就 [1 ] , 因此 补泻在不同的篇章中内涵也有区别。 1. 1 补和泻的文字学解读 “补” 和 “泻” 贯穿了 《内经》 的全篇 , “补泻” 在 《内 经》 中写作 “補寫 ” 。“補” 是 “补” 的繁体字 , “泻” 的繁 体字为 “瀉 ” , “瀉” 为 “寫” 的后起字。 《说文解字》 曰 :“补, 完衣也。 ” [2 ]172 《康熙字典》 引 《急就篇注》 曰 :“修破谓之补。 ” [3 ]1093 清代段玉裁 《说文 解字注》 曰 :“完衣也。既袒则宜补之。故次之以补。 引伸为凡相益之称。 ” [4 ]396 也就是 “补” 的本义为把残破 的衣服修理完整, 补益之义为补字的引申义。因此, “补” 字最早的意思是修补, 之后才逐渐引申为“补充 使之增加” , 后世医家将“补” 理解成补益之义是“补” 字的引申义。 《说文解字》 曰 :“寫, 置物也。 ” [2 ]151 《广韵》 曰 :“除 也, 程也。 ” [3 ]229 《增韵》 曰 :“倾也, 尽也, 输也。 ” [3 ]229 清 代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曰 :“寫, 置物也。謂去此注彼 也。 ” [4 ]340 也就是泻字的意思是除去, 而且是“去此注 彼” , 除去而有去处。

1. 2 补和泻的医理解读

“补” 与 “泻” 是中医的治疗原则, 也是具体的治疗 方法。补, 用于治疗虚证;泻, 用于治疗实证。 《内经》 中论述到“虚” 和“实” 的篇章有很多, 但 总的来说虚实可分为两类。

1. 2. 1 以邪气有无作为依据 《内经》 中的一种虚实 辨别方法是以有无邪气作为依据, 如《素问·通评虚 实论》 曰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 也就是实为邪 气实, 虚为正气虚 。“补” 为补充不足的正气 , “泻” 为 去除邪气。

1. 2. 2 自身的阴阳气血 “相倾移” 《内经》 中另一种 虚实是指人体自身的阴阳气血运行失调, 也即“荣卫 之顷移, 虚实之所生, 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 ” (《素问 ·离合真邪论》 )正如《素问·调经论》 中曰 :“气血以 并, 阴阳相顷, 气乱于卫, 血逆于经, 血气离居, 一实一 虚……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今血与气相失, 故为虚 焉。 ” 指出了虚实即是自身的 “阴阳相顷” , 而没有邪气 的侵袭。

《灵枢·刺节真邪》 曰 :“调阴阳, 补泻有余不足, 相倾移也。 ” 明确指出了补泻即是 “相倾移也” 。 这在西汉文史著作 《盐铁论》 中也有体现, 其卷三 曰 :“用针石调均有无, 补不足……灸刺稽滞, 开利百 脉。调和元气, 平均有无” [5 ] 。 也就是补和泻的作用是“调均有无” , 通过补泻恢 复到 “阴阳不相移, 虚实不相顷” (《灵枢·终始》 )的 状态。

综上所述 , 《内经》 中两种补泻的含义并见, 而以 “调均有无” 为多见。在此种内涵之中, 补的含义是 “移气于不足” , 泻的含义是“去此注彼” , 补泻的作用 即 “调均有无” 。这种“补泻” 的内涵大多被后世医家 忽略了, 但在 《内经》 中占主要地位。 因此, 对于 《内经》 中的论述首先要分清是补泻的 何种内涵, 才能更准确的把握经旨。

2 《黄帝内经》 中补泻的具体应用

《内经》 中关于补泻的论述根据针、 药的不同大致 可分为应用药物进行补泻和应用针刺进行补泻两个大 类。针刺和药物只是治疗手段的区别, 其治病的原理 是一致的。在具体医疗实践中, 需要根据患者有无邪 气以及 “相倾移” 的部位加以选择针刺或药物。

2. 1 五味补泻

针对 “相倾移” 的状态使用药物进行补泻的基本 原理就是五味补泻。五味补泻是利用五味的不同性质 使相应的脏腑发挥生、 长、 化、 收、 藏的不同作用而起治 疗作用。

五味补泻是 《内经》 里药物治疗的重要内容, 在很 多篇章中均有论述, 以 《素问·脏气法时论》 论述得最 为详细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 ……心欲软, 急食咸以软之, 用咸补之, 甘泻之……脾 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 用苦泻之, 甘补之……肺欲收, 急 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 辛泻之……肾欲坚, 急食苦以 坚之, 用苦补之, 咸泻之。 ” 此外 , 《素问·生气通天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 》 《素问·五脏生成篇 》 《素问·宣明五气篇 》 《素问·五运行大论 》 《素问·至真要大论》 及 《灵枢·五味》 篇都有与五味补泻相关的内容, 而且各个篇章论述都 略有不同, 也就是 《内经》 并没有统一的五味与五脏的 补泻关系。

虽然 《内经》 中未见统一的五味补泻理论, 但仍可 以看出五味补泻主要针对的是阴阳气血“相倾移” 的 状态, 以五味调之使之恢复平衡, 对应于“调均有无” 之用。有学者认为 , “五脏苦欲补泻” 理论以及对五味 的应用之所以没有一套通用的理论作为阐释的方法, 是因为这套理论可能更多来源于临床实践而非医学理 论的阐释与抽象 [6 ]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中记述了系统的五味补 泻理论, 并从体、 用、 化三个角度进行阐释, 与《内经》 五味补泻理论区别较大。

除此之外 , 《内经》 中也有针对 “精气夺则虚” 的治 疗, 如 《灵枢·终始》 曰 :“少气者, 脉口人迎俱少而不 称尺寸也。如是者, 则阴阳俱不足……可将以甘药, 不 可饮以至剂。 ” 也就是阴阳俱虚的少气之证当以甘药 与之, 不可给予峻烈的药物, 这也是后世用甘温之法治 疗内伤虚损之证的理论渊源。 从金元时期开始, 补法完全转为“补益” 之义, 而 其另一种含义完全丢失了。

2. 2 针刺补泻

《内经》 中论述了大量的针刺补泻的内容, 而且针 刺补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 包括迎随补泻, 徐疾补 泻, 呼吸补泻等。但这些针刺补泻方法的原则都是一 致的, 即补虚泻实。正如 《灵枢·经脉》 中曰 :“盛则泻 之, 虚则补之”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曰 :“故善用针者, 从阴引 阳, 从阳引阴……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 得过, 用之不殆 。 ” 《灵枢·官能》 曰 :“知解结, 知补虚 泻实……以输异处, 审于调气, 明于经隧, 左右支络, 尽 知其会。 ” 此外 , 《素问·经脉别论》 中还有 “补阳泻阴” “泻阳补阴” 的论述。这些经文表明针刺起到的是“调 均有无 ” “去此注彼” 的作用, 即从有余一方调出一部 分到不足的一方, 以至于平衡。

具体到经脉来说, 阳明和太阴、 太阳和少阴、 少阳 和厥阴互为表里, 相互为用, 泻其表则补其里, 同样泻 其里则能补其表。通过补泻的手法, 使其达到或者趋 向于阴阳平匀 [7 ] 。也就是针刺补泻实际上起到的是 “输转” 的作用, 使人体恢复自然平衡。

《素问·离合真邪论》 曰 :“经言气之盛衰, 左右顷 移, 以上调下, 以左调右, 有余不足, 补泻于荥输。 ” 五 俞穴补泻法即源于此, 是调整经脉平衡的有效方法。 五俞穴补泻法和五味补泻法原理相同, 都是利用五行 的生克规律, 但五俞穴补泻法比较统一, 而五味补泻没 有统一的与五脏配属的补泻关系。

此外 , 《内经》 中也有刺络出血的方法, 主要是应 用于泻邪气, 给邪气以出路的方法。

3 讨论

3. 1 关于补泻的后世发展

《内经》 很强调人体的平衡, 正如 《素问·调经论》 曰 :“夫阴与阳, 皆有俞会, 阳注于阴, 阴满之外, 阴阳 匀平, 以充其形 。 ” 《内经》 中的治疗也重在调整平衡。 补泻在 《内经》 中一个重要内涵是 “调均有无” , 也 是一种 “调平衡” 。

《内经》 以降 , 《金匮要略》 中开始出现了真正作为 补益之义的补法, 如大黄?虫丸的“缓中补虚” , 此外, 还有 “治风虚头重眩, 苦极, 不知食味, 暖肌补中, 益精 气” 的术附汤, 补法逐渐变成了治疗内伤杂病的方法。 《 中国医学源流论》 中说 :“中国医学可分数期, 自 两汉之世为专门传授之期, 魏晋至唐为蒐葺残缺之期, 两宋至明为新说代兴之期” [8 ] 。从金元时期开始, 补法 完全转为补益之用, 补泻的 “ 调均有无” 之含义丢失了。 总的来说, 从《内经》 时期到宋金元时期, 中医的 治则治法从外延较大、 内涵不具体逐渐向外延小、 内涵 清晰发展, 同时也反映了临床思维的不同层次。但在 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内涵的转变。

3. 2 关于 《黄帝内经》 中的不同学术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鼎盛, 诸子百家争鸣的 时期, 是个多元的时代。文化体系中多个学派百花齐 放, 这些学派互相借鉴, 互相补充。经过了西周之前医 学的萌芽时期, 到春秋战国时代医学迅猛发展, 逐渐成 熟壮大, 出现了几个彼此独立, 又互相联系, 且各有所 长的医学体系 。《汉书·艺文志》 记载有医经七家、 经 方十一家 , 《内经》 只是当时医经之中的一支。这些学 派各有所长, 虽可彼此独立, 但又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 所以在 《内经》 中也有一些其他学派的学术 观点。因此 , 《内经》 中的不同学术观点反映了不同时 代, 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 这些观点没有根本上的冲 突, 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分类方法的不同, 和治疗方法 的不同。

3. 3 关于五味补泻

《内经》 本身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其中存在着不 同的学术观点, 理清不同的观点对正确认识中医学有 重要的意义。

五味补泻的问题目前争议比较大, 包括对具体中 药的五味属性的分类也各有不同的观点 , 《内经》 中的 五味补泻理论是在原则和原理上提出的, 并未提出具 体的中药论治的方法 。《伤寒杂病论》 为方书之祖, 其 中的很多方剂都是应用五味补泻的原理来论治的。 《伤寒杂病论》 在理论上未提出系统的五味补泻理论, 而是把该理论灵活地应用于其方剂之中。 《内经》 中的五味补泻理论与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 要》 的理论不统一的问题, 也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不同的认知方式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论, 而且同时《内 经》 中的很多内容是经验总结, 还需要迁就临床观察, 所以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辽宁中医杂志 作者: 刘晓明 鞠宝兆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