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中医理论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10-22
俗话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很显然,饱读诗书的秀才不仅通晓儒家经典,还掌握了许多中医药知识。反之呢,胸无点墨的贩夫走卒转而学医就要困难许多了!
 
秘诀在哪?原来呀,祖国中医理论已经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了。或者说,中医理论本身就源于上古时期人类对于天地人的朴素理解,这样的理解也为诸子百家的文章所兼收并蓄。
 
先秦时期,诸侯国混战不休,民不聊生。短暂的休战,会让百姓额手称庆,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平生活。“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的典故告诉我们,在安定的时候随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困难,随时提高警惕,才能避免突然的祸患。
 
传说扁鹊的两个哥哥都是医生,其中大哥虽然名气比不过扁鹊,却是真正的好医生。他擅长发现萌芽状态的疾病,并且把它们消灭掉。这也是中医理论里的“治未病”。然而每个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不可能不生病,如能做到“居安思危”,定期检查身体,防患于未然,必然可以寿享天年。
 
自古以来,人的秉性、品质也如草木一样良莠不齐。“渡淮橘成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本来说的是土壤环境的不同,会影响橘子的口感,晏子以此典故解释了生活环境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品质。
 
中药也是如此,同一种中药材,由于产地不同,其所具有的药效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常用药“沙参”有南北之分。南沙参偏于清肺火而益肺阴,治疗风热感冒时可以使用;北沙参偏于养阴清肺,生津益胃,是治疗喑哑的要药,而外感者不宜使用。
 
菊花更是品种繁多。《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九百种”的记载。“亳菊”、“滁菊”、“杭菊”和“怀菊”,并称四大名菊。因此,中医最注重道地药材了。纵有“妙手回春”术,无良药可供驱使,岂能做到“药到病除”?
 
说到人品,又想起了一个成语“望梅止渴”(出自《三国演义》)。曹操带兵打仗的行军路上,将士口渴难耐,却苦无水源。于是曹操心生一计,挥鞭虚指前方,说有一片梅林。将士们听信了他的话,口舌生津,自然就忘记口渴了。曹操虽然生性奸诈,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以及“杯弓蛇影”,是有科学依据的,叫做条件反射。
 
乌梅,味酸,入肝、肺、脾、大肠经,能收敛肺气。“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王好古),故而可以生津止渴,缓解口干舌燥、嗓子疼等症状。乌梅还是治疗“消渴症”、痢疾的良药呢!不过,多食乌梅会“损齿”、“伤骨”。
 
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其实中医治病的手段除了常见的针灸、服用汤药、膏方、中成药以外,还有很多奇思妙招。
 
清代有一位乡绅,身患足痿,行走艰难,缓缓移步都需要抱着重物才能找到平衡,服药无数不见好转。久仰名医程钟龄大名,让人抬了去求治。程钟龄给他把脉之后,未见异常,断定其乃心病。于是让住进一间专门为他设计的房间里,里面摆满了古董瓷瓶(其实都是仿古的赝品),有意告诉了他这些文物价值连城。乡绅是外行,被蒙在鼓里。然后程钟龄嘱咐下人每日送些吃喝的给乡绅,却不给他看病开药方,径自离开了。几天后,坐在椅子上的乡绅实在无聊的很,就抱着一件瓷瓶缓慢移步至窗前。哪知程钟龄就躲在窗外,一声断喝:“你好大胆,竟敢偷我宝物?”那乡绅受此惊吓,“哐当”一声,手中的瓷器失手摔碎了,整个人一脸木然呆立在那儿。程钟龄见此情形,暗喜,心知乡绅病已去了一半。不容对方反应过来,立即让他跟着自己去客厅,算算这“宝物”赔偿事宜。乡绅只得尾随程钟龄其后,行走也如常人无二……程钟龄不费一汤一药,就祛除了乡绅多年的老病根,神奇吧?
 
还记得吴敬梓《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的故事吗?范进五十四岁中了个举人,大喜过望竟然发了癫狂症——晕过去了。幸好吃了他岳父的一巴掌,方才清醒过来!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从神农尝百草至今,中医药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不仅影响了儒家,还直接推动了道教的发展。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发明,就源于道家的炼丹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药功在四大发明之上。
 
中医药一直保障着历朝历代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而中医药文化也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学习国学,就无法深入理解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