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俞是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11-05
《黄帝内经》五脏俞探析

五脏俞(即肺俞、 心俞、 肝俞、 脾俞、 肾俞)是五 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作为背俞穴的重要组 成部分, 五脏俞位居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 其 “本于太阳而应于督脉” , 且位近胸腹部五脏。 虽 居阳位, 但对阴脏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故受到历代 医家研用, 也是当前针灸临床上常用的特定穴。 《黄 帝内经》 首论五脏俞, 主要集中在 《灵枢 · 背俞》 《灵 枢 · 卫气》 《素问·血气形志》3篇中, 《灵枢 ·背俞》 虽以背俞为名, 实言五脏俞; 故《灵枢· 卫气》中虽 未明背俞者何, 多释以五脏俞 [1] ; 《素问· 血气形志》 定五脏俞取量之法。 而对五脏俞的应用又散见于多 篇中。

命名和定位

《素问·气穴论》 中黄帝问: “气穴三百六十五, 以应一岁” 者, 岐伯言有 “中膂两傍各五, 凡十穴” 。 此篇中没有明确指出此五穴的名称和定位。 而在 《灵 枢·背俞》中明确提出五脏俞: “黄帝问于岐伯曰: 愿闻五脏之腧, 出于背者。 岐伯曰: 胸中大腧在杼骨 之端, 肺腧在三焦之间, 心腧在五焦之间, 膈腧在七 焦之间, 肝腧在九焦之间, 脾腧在十一焦之间, 肾腧 在十四焦之间, 皆挟脊相去三寸所, 则欲得而验之, 按其处, 应在中而痛解, 乃其腧也” 。 此处 “焦” 应作 “椎” 。 本篇虽以 “背俞” 为篇名, 然黄帝却只问了背 俞中的五脏俞, 岐伯答语先言督脉之大杼, 可见足太 阳膀胱经与督脉循行交近, 脉气相通。 后依次点出 肺俞、 心俞、 肝俞、 脾俞、 肾俞与脊柱椎体的位置关 系, 并指出七椎之膈俞。 《黄帝内经》有云: “七节之 旁, 中有小心” 。 不仅心居膈上, 须慎刺。 若以膈为界心肺居上焦, 脾肝肾居中下焦, 此处以膈为分界并联 系上下 , 而五脏之气皆从内膈而出 [2] 。

《灵枢·背俞》确定了五脏俞的具体位置, 在 《素问· 血气形志》中则指出了古人对五脏俞的草度 取穴法: “欲知背俞, 先度其两乳间, 中折之, 更以他 草度去半已, 即以两隅相拄也, 乃举以度其背, 令其 一隅居上, 齐脊大椎, 两隅在下 , 当其下隅者, 肺之俞 也。 复下一度, 心之俞也。 复下一度, 左角肝之俞也, 右角脾之俞也。 复下一度, 肾之俞也。 是谓五脏之俞, 灸刺之度也” 。 虽然 《灵枢》 《素问》 此两篇中对五脏 俞的定位存有差异, 历代针灸学家对此定位也多有分 歧 [3] 。 然 《灵枢 ·刺节真邪》 中有言: “用针者, 必先察 其经络之实虚, 切而循之, 按而弹之, 视其应动者, 乃 后取之而下之” 。 因此, 作为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 反映处, 五脏俞亦不可拘泥于其定位上。

与标本气街的关系

《灵枢 · 卫气》曰: “足少阴之本, 在内踝下上三 寸中, 标在背腧与舌下两脉也。 足厥阴之本, 在行间 上五寸所, 标在背腧也……足太阴之本, 在中封前上 四寸之中, 标在背腧与舌本也……手少阴之本, 在锐 骨之端, 标在背腧也” 。 《灵枢 · 卫气》 中指出十二经中 足三阴经、 手少阴经, 此四者 “标在背俞” , 四气街中 胸气街和腹气街的腧穴也在背俞。 张介宾说: “背俞, 即五脏之俞, 以其在足太阳经而出于背, 故总称为背 俞” 。 张志聪: “标者, 犹树之梢杜, 杪绝而出于络外 之径路也” 。 背部五脏俞乃 “足太阳脉气所发” , 又为 五脏之气所输注, 故与四阴经之经气末梢相关属。

本篇又论气街, “请言气街: 胸气有街, 腹气有 街, 头气有街, 胫气有街。 故气在头者, 止之于脑。 气 在胸者, 止之膺与背腧。 气之在腹者, 止之背腧, 与 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 。 《灵枢 ·动输》中说: “四 街者, 气之径路也” 。 气街作为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 通路, 加强了十二经与奇经八脉及脏腑之间的纵横 联系。 而气街、 五脏俞之间又息息相关, 故张志聪 云: “凡气之行于胸者, 止之于膺与背俞, 气之行于腹 者, 止之于背俞, 盖五脏六腑在于腹中, 而其俞穴则 在于背也” 。 可见, 五脏俞是联系脏腑腹背阴阳的横 向桥梁。

刺灸法应用

《灵枢·背俞》中讲完五脏俞命名、 定位后, 紧 接着指出: “灸之则可, 刺之则不可。 气盛则泻之, 虚 则补之。 以火补者, 毋吹其火, 须自灭也; 以火泻者, 疾吹其火, 传其艾, 须其火灭也” 。 可见, 古人在五脏 俞应用上首推灸法, 通过辨虚实, 以灸法补虚泻实。 《素问·骨空论》曰: “视背俞陷者灸之, 举臂肩上 者灸之” 。 腧穴即是疾病的治疗点, 也是疾病的反映 点。 五脏俞在足太阳膀胱经上, 若有穴处内陷者, 灸 之最宜。

古代针具较为粗糙, 针体较大, 五脏背俞处又近 内脏, 因而经有 “刺之则不可” 之说 [4-5] 。 然并非不能 刺, 《素问·长刺节论》记有: “阴刺, 入一傍四处, 治 寒热深专者, 刺大脏, 迫脏刺背, 背俞也, 刺之迫脏, 脏会, 腹中寒热去而止, 与刺之要, 发针而浅出血” 。 在寒热病, 病邪深入, 伤及五脏时, 针刺五脏之气在 背部的汇聚之处即五脏俞, 使脏气汇通腹中, 则寒热 邪气尽, 并在出针时使穴处微微出血, 则可以起到良 好的治疗作用。

疾病诊疗

《素问·风论》论风邪伤人的各种情况, 其中介 绍了 “风气与太阳俱入, 行诸脉俞, 散于分肉之间, 与卫气相干, 其道不利” 者, 后又讲到“肝风” “心 风” “脾风” “肺风” “肾风” , 并指出 “风中五脏六腑 之俞, 亦为脏腑之风, 各入其门户所中, 则为偏风” 的 情况, 说明俞穴可以成为病邪入侵传变入里的途径。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 “寒气客与背俞之脉 则脉泣, 脉泣则血虚, 血虚则痛, 其俞注于心, 故相 引而痛, 按之则热气至, 热气至则痛止矣” 。 五脏俞 为足太阳膀胱经穴, 寒气客之致脉涩血虚产生疼 痛。 心为君主之官, 主血脉, 是阳中之阳, 脏腑之俞注 于心, 故按压心俞可以使心气外发, 温气至而痛止。 《灵枢 · 五邪》 曰: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 寒热, 上气, 喘, 汗出, 咳动肩臂, 取之膺中外俞, 背三节之 傍, 以手疾按之, 快然乃刺之” 。 因肺主皮毛, 司呼 吸, 邪气客于肺, 则可见皮肤痛等一系列的症状, 此 时可去 “膺中外俞” 即中府、 云门等, 此皆肺经的腧 穴, 自可治疗本经所属病症。 又可取 “背三节之傍” 即肺俞, 且在穴位处按压时有快爽感, 则刺之。

因而, 既可以通过五脏俞 “视背俞陷者” “按之 快然” “按之则热气至” 等方法, 观察穴位的特殊感 应, 或皮肤色泽改变, 皮下出现结节、 条索状异物感 或压痛等 [6-8] , 帮助诊断脏腑疾病。 《素问·调经论》 曰: “五脏之道, 皆出于经隧, 以行血气,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是故守经隧焉” 。 五脏俞同时也是 调理五脏气血、 五脏神 [9-11] , 治疗五脏病的重要选择。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审其阴阳, 以 别柔刚,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 各守其乡 , 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掣引之” 。 五脏在腹在里为阴, 其气注于背为阳, 选背部五脏俞治疗相应的内脏病 即是阴病治阳。 这也是《难经》中所说的: “五脏募 皆在阴, 而俞在阳者, 何谓也? 然, 阴病行阳, 阳病行 阴, 故令募在阴, 俞在阳” 。 因此, 五脏俞作为五脏之 气转输汇聚之处,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都有重要 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王萌萌 胡怀珍 袁冉冉 王旭 袁青宝 常振燕 杨佃会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