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学术思想特色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12-05
近代名医祝味菊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独到建树,被誉为“中西医汇通大家”[1],笔者曾参与主编《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对祝味菊学术思想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注意到祝味菊先生重视“治未病”思想,并有独特见解,对丰富“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宝库有一定意义,因此不揣愚陋,根据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中“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划分,对祝味菊先生的“治未病”学术思想加以整理发掘,以飨读者。
 
论“健康未病态”学术思想特色
 
1
指出“健康未病态”取决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摄
“扶羸益弱,医者有重任焉。夫人身之体质,禀于先天,成于后天,讲求胎教,慎择配偶,此优生之学也。外避六淫,内和七情(不适于人之气候皆曰六淫,不适宜之情感皆归七情),洁其食,任其服,起居有节,劳逸有时,此卫生之学也。先天体质之退化,远在祖先;后天卫生之方法,端在自爱。指导优生之法,阐明卫生之道,祛除病痛,保障健康,此医者之事也。”[1]可见,“健康未病态”取决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摄,社会人群先天禀赋可以通过优生学的推广普及得到提高,后天体质可以通过卫生之学的调摄得到增强。
 
2
反对违反“治未病”规律,对婴幼儿妄施寒凉药物,破坏“健康未病态”
反对在婴儿初生时期滥用寒凉药物解毒。在东南沿海、江南一带,习惯认为胎儿在母体中染了毒气,出生之后若不除去,将来会引发许多疾病,如黄疸、湿疹、鹅口疮等,因此要服用解胎毒的中药,常用的中药有黄连、朱砂、牛黄等。祝氏对此极为反对:“时医喜用清法,惯使寒凉,呱呱坠地,五内犹虚,谬曰解毒,哺以三黄,譬如萌芽,惨遭风霜,可怜襁褓,稚阳先伤。”[1]指出了对初生婴儿滥用寒凉药物,将伤损稚阳,影响生长发育。反对不问幼儿体质,滥用寒凉药物施治。“以疮疖为胎热,以痧麻为可清,不问体质,侈言治病,病去正伤,人所不知也。是故幼龄根基迭遭摧残者,则壮年不复,多致内怯。不观夫乡村顽童少尝汤药者,体多壮实;富家之子医药不辍者,动辄多病。此何故哉?爱之不得其道,适以害之也。伤寒为正邪殊死之战,元气不得不偾张努力。医者以为温是阳邪,始终用寒,正日馁则邪日张。强者延期而幸愈,虽愈已弱;弱者因逆而致变,因变遂夭。孰令致之?时医妄清之咎也。若辈削弱先天,斫伤后天,小则伤及于元气,大则贻患乎民族,流毒所致,惨比刃戮,医犹不悟,何况其他?呜呼哀哉,夫复何言!”[1]祝氏通过“乡村顽童少尝汤药者,体多壮实;富家之子医药不辍者,动辄多病”的现象,进行了比较和思考,揭示滥用寒凉药物治疗“疮疖、痧麻”等婴幼儿常见病,易导致体质下降,并可能产生“内伤怯损,壮年不复”的严重危害。
 
论“潜病未病态”学术思想特色
 
1
廓清传统“伏气”学说
传统将西医潜伏期与中医“伏邪”之说对应,祝氏认为这是不准确的,中医的“伏邪”说认为所伏之邪为“风、寒、暑、湿”等物理因素,西医所指的是细菌等微生物,中医的传统认识与事实不相吻合,有待修正。祝氏与陈苏生之间的师生问难,明确表述了这一观点:“苏生曰:潜伏期者,伏邪之说也。《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伏寒乃知有伏暑,从而推知,六气皆能潜伏。故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冬为咳嗽。’盖伏气之说,由来旧矣,而近贤非之者日众,以为寒暑即病,未能久伏。将师古欤?抑从今欤?师曰:伏气之说,中医之障也。邪正不两立,岂有容邪许久而不病者乎?苏生曰:病有潜伏之期,则知邪有蛰藏之机。师言邪正不两立,则邪气初着,势必即病,又何有乎潜伏?师曰:细菌足以病人者,名曰病原菌;反是者,非病原菌也。体多无害之菌,邪不我犯,则亦优容之矣。病菌由游离而成集落,其力足以危害时,未有不思蠢动者。微邪潜入,量少力薄,蕃殖未旺,规避正气,为患未彰,反射作用未显,故无有所苦。及至局部既生变化,不久危象且见,不得以外形之未困,而谓之无病也。夫六淫外感,理当即病;有形细菌,乘机始动。是故潜伏有一定之时期,未有永久潜伏者也。”[1]
 
2
强调“潜病未病态”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意义
辨证重视“潜病未病态”  祝氏的临床特色蕴于对“潜病未病态”的辨析之中。如:“三因制宜”首重“因人制宜”,首先考虑“潜病未病态”。“医有一贯之理,用药之道乃因人制宜,岂可随地方而易药,因时间而消长乎?四性之药,所以对人,凡是不足,皆当用温。燕人伤寒,热闭不克外越者,麻桂更宜重用,肌表麻痹,非温不开也。其体实脉强、壮热烦渴而又无汗者,佐以甘凉,大青龙汤是也。苟其体虚而表又闭,则辛散之外,姜附亦所常用,非皆一例习用寒凉也。粤人伤寒,至于阳明多汗,亢热既见,虽用白虎,亦在所不禁,孰能武断粤医不处寒凉乎?须知燕人非尽犷悍,粤民亦多强者,寒热温凉,随人而转。东垣,北医也,善用温补,罗谦甫传其法以闻于江浙;丹溪,南医也,好用清利,刘宗厚世其学以鸣于陕西,足征医之用药初不受时间与环境之约束。书云:‘夏日有寒不忌四逆,冬令伏温可用芩翘。’须知时间不同,环境不同,而适应此不同之时间与环境者,皆是人也。病邪之来,正气抗之,抵抗太过则用清,抵抗不足则用温。地无分南北,时不问冬夏,人不论燕辽闽粤乃至海外异族,皆同此例也。因人制宜,夫岂有偏颇之过哉?”[1]
 
处方重视“潜病未病态”  祝氏创制新方,是基于对潜病未病态的判断。“盖江南之人,滨海而处,地卑湿重,气升阳浮,发育早熟,智识早开。用脑多者,脑神经先衰;劳肾(此肾乃指外肾也)多者,内分泌先竭;神经衰弱者,不耐高热,易罹谵妄;真精亏者,虚阳不潜,易于上逆。时人习闻靡靡之音,习尝靡靡之药,至死不悔,举世同风,因时制宜,吾于是有新方之制。”[1]
 
用药“重视前病未病态”  如“症候乃局部疾病之表现,体气乃整个人体之能力。症候与体力虽有密切之关系,然终是两事,不可合并而谈也。夫症候为诊断上之参考资料,体气为用药上之进退准绳。熟悉症候,即能知疾病之所在;了解体力,允可收翊赞之功能。譬如腑实便闭之人而见潮热、矢气、痞满、胀疼之候,此为有燥屎,应下之证也。苟是气盛脉实,形充色华,即为可下之体;若是气怯脉弱,形羸色夭,显然不任峻下之体也。有可下之体,而见应下之证,则宜凉导;无可下之体,而有应下之证,则宜温通。下药攻滞,所以去病也;凉之缓亢,温之扶怯,所以调正也。各有所事,并行不悖,何惑之有?”[1]又如在论述温热药物的运用过程中指出:“温药疗不足,不足当用温,非仅伤寒为然也。故表闭而不足则用温散,便闭而不足则用温下,不足而中满则用温运,不足而有滞则用温化,不足在形则以温滋为补,不足在气则以温壮为补,一候不足则一候用温,终身不足则终身用温。虚人而染伤寒,首尾不离少阴,则始终不废温法,此祝氏定律也。”[1]
 
 
论“前病未病态”学术思想特色
指出中医治疗“前病未病态”具有特色优势。“(伤寒)潜伏之初,病型未定,无有治法,中医就其失常之处,从而调之,去其病菌之所附丽,或汗或吐或下,纵使首慝未诛,而莠民既戢,邪势孤矣。中医初期疗法,每每消患于无形,所谓上工治未病也。”[1];又如论述治疗“脐下悸者,欲作奔豚”的前病未病态,在阐释《伤寒论》“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这一条文中指出:“发汗多,阳随汗泄,分泌力弱,水邪停留脐下而作悸动,有腹部神经紧张,状如奔豚上冲胸膈之势,与以桂、苓、草、枣,温化水邪而益胃气,此上工治未病之谓也。”[1]
 
 
论治“传变未病态”学术思想特色
1
重视扶持人体正气
指出:“上工治未病,察病邪之趋势,而支持其抗力,见机在先,无使内馁,所以缩短其过程,保持其真元也。若患生而投药,亡羊而补牢,如渴而掘井,斫而铸兵,不亦晚乎?”[1]又谓:“夫疾病者,生理之反常也。生理之反常,邪机刺激使然也。反常之生理,即为病理,病理之表现,多含自疗作用。吾人既未能直接除去其病原,则当扶持体力,协调其自然疗能,此一贯之道,凡病皆然,不独伤寒而已也。”[1]
 
2
提出突破传统辨证,针对病理治疗
祝氏认为症状是表象,决定疾病发展变化的是深层次的病理机制,治疗应当熟悉疾病整个病理机转,不能惑于表面症状,知病之所趋,方能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患于未然。“人体不过形能而已,气血变化,机动莫测,虚实真伪,不可胜竭。症候之表现或者为合符自然疗能,或者违背抵抗程序,复症重叠,盈虚互见,孰宜顺治,孰宜逆治,孰应彰之,孰应衰之,若无真知灼见,鲜有不临歧彷徨者。须知症候为疾病之表现,而非疾病之本身,必也了解症候发生之动机,澈悟症候发生之原理,则邪正分明,顺逆之势,昭然若揭矣。”[1];以祝氏和陈苏生讨论伤寒极期治疗为例:“陈:‘病而至于极期,邪势鸱张,譬犹近畿告急,国家危急之秋,存亡之所系也。壮热神昏,谵妄无度,舌形龟裂,脉如釜沸,是亢温也,是热盛也。初期用清,恐抑低其抗力也。今抗邪至于亢矣,亢且至于害矣,其可以清矣。热亢则物质消耗,资源涸竭,急下存阴,其可以攻矣。小子亦曾以清下而收效矣。有是证,当用是法,未知吾师以为然否?’祝:‘以高热而用清,以排滞而用下,似是而非也。伤寒极期,抗力岂皆有余哉?子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夫伤寒至于极期,病势严重极矣,好转恶转,所以决胜败于旦夕也。当斯时也,正邪各为其生存而作殊死之战。壮热无汗,或汗出不畅,是生温多而放温障碍也,麻桂所必用,清表则汗愈少而热愈壮矣。神昏有由于中枢疲劳太甚,抗力之不振,宜有以振奋之,附片所必用,清而下之,抑低其抗力,愈虚其虚矣。谵妄无度,神经虚性兴奋也,宜镇静之,龙磁所必用,无可清下也。血液上冲于脑,神经紧张,血逆有升无降,则镇静中佐以苦降,如酒连之属。清上太过,则郁血不得下行;清中太过,则败气伤中,自戕胃运;下之太激,则刺激溃腐之肠,而有洞穿之虑。夫气为血帅,气升则血升。伤寒始终有汗,长令濡湿,所以导令气机向外也。血行循环,盈此者绌彼。血流趋势向表,则上无血逆之患,脑部何致充血?下少壅郁之瘀,肠部何致洞穿?医之工者,知病之所趋,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患未然也。彼舌如龟裂,每多津不上升,脉如釜沸,显见心劳力绌,将温壮之不遑,岂可以亢温为热象,而用清下哉?是伤寒极期,壮热神昏,谵语无度,舌形龟裂,脉如釜沸,不定热盛也。其邪气已却,抗力太过者,虽有可清可下之证,而无必清必下之理。吾子情感偏重于证候,而忽略于病理,是以其治有应有不应,咎在于不知其所以然也’。”[1]
 
3
强调全面考虑,“一举而数善备”
“发汗酿溺,引吐转下,各有利弊。顺逆之势,因证而异。医之用药,举一法而兼数善者,工之上也;举一善而进一弊者,工之下也;未能兴善,而惟知戕贼者,是为陷阱下石之流,不足以言工也。······伤寒之机转在表,故汗液重于小便,汗法可以排泄秽毒,可以调节亢温,可以诱导血行向表,可以协助自然疗能,一举而数善备,此法之上者也。利尿而绌汗,是一得亦一失也,寒凉直清,渗利无度,馁其气而掣其肘,是害人之尤矣。”[2]
 
总之,祝味菊先生的“治未病”理论新颖、经验独到,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蒋文跃,鲁兆麟.被忽视的中西医汇通大家祝味菊[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3):243-246
[2] 邢斌,黄力主编.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69
 
作者:黄力
改编自:近代名医祝味菊“治未病”学术思想特色浅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